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富秀  高凤莉 《护理研究》2006,20(16):1422-1424
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强调应做好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的教育工作,减少各种不良刺激,注重家庭护理,预防或延缓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60例A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痴呆程度进行护理,积极预防处理患者躯体并发症及精神异常,锻炼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患者痴呆程度、精神异常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躯体并发症恢复。结论轻度AD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给予适当的情感和精神支持;中度AD患者要加强安全护理及生活护理和能力训练;重度AD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加强精神症状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7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AD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AD腔内隔绝术患者,术前加强疼痛及血压控制等,预防夹层撕裂,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表现、病因和现有治疗手段,综述了目前预防、延缓AD病症的主要措施如日常预防保健、药物预防保健及非药物预防保健等方法。提出应提高全民预防保健意识,预防或延缓AD的发生、发展,减轻照料者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玮  王新高  矫黎东  索爱琴  张健 《临床荟萃》2006,21(19):1394-1396
轻度认知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障碍但并未发生痴呆,其发病与患者当时神经、精神及内科疾患无关。流行病学研究,Johnson等报道MCI2年后有40%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McKelvey等报道3年后是53%;Krasuki等报道4.5年后是100%,而相同年龄的正常个体每年发生AD的几率为1%~2%,因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AD)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为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我国老年福利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大部分AD患者是由家属作为主要照顾者开展家庭护理。由于照顾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AD患者的家庭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寻求切合实际的对策,从而提高AD的家庭护理质量,延缓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家庭护理的概念,分析其中所涵盖的基本元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 2015年7-8月,通过检索1990-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医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中有关老年AD患者家庭护理的文献,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文献中有关老年AD患者家庭护理的定义,从研究对象、时间界定、地点、传播工具、主要目标及主要内容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出最能代表老年AD患者家庭护理内涵的要素。结果老年AD患者家庭护理模式中的研究对象包括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或照护者;时间界定为AD患者出院后;地点一般在家中或在福利院或是各种养老机构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科普书籍、电话、电脑及随访等;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饮食护理、家居安全指导、情绪开导、心理安慰、健康知识宣教、日常机体康复锻炼、预防长期卧床形成的并发症(如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等;其主要目标是为提高AD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其获得最佳照护效果,以促进AD患者身心安全和舒适。结论相关部门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老年AD患者家庭护理模式,优化老年AD患者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星  郜玉珍  刘晓英 《护理研究》2006,20(7):1711-1712
简要叙述急性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发生、预防及护理,主要阐述了护理干预的重点是加强循环监测及呼吸道管理,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痴呆(AD)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缓慢进展。由于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极易发生跌伤、走失、烫伤等不安全事件。2008年我院在对住院AD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安全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现将AD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Alzhcimer 病(AD)是一组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化学改变,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AD的核心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性空间障碍、失认、失用、运动障碍,其伴随的精神症状主要有情感淡漠、抑郁、焦虑幻觉、妄想、人格改变AD病人的核心症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而伴随的精神症状随时间的推移无明显加重 AD病人,早期应做好心理护理,给予适当的情感和精神支持;中期应注意安全护理、生活护理、能力训练、给药护理及精神症状的护理;晚期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英  江芹 《现代护理》2001,7(3):27-29
Alzhcimer病(AD)是一组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化学改变,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AD的核心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性空间障碍,失认,失用,运动障碍,其伴随的精神症状主要有情感淡漠,抑郁,焦虑幻觉,妄想,人格改变,AD病人的核心症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而伴随的精神症状随时间的推移无明显加重,AD病人,早期应做好心理护理,给予适当的情感和精神支持。中期应注意安全护理,生活护理,能力训练,给药护理及精神症状的护理,晚期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以整体护理观预防急诊护理的医疗纠纷。方法:从急诊护理角度人手,以整体护理观为出发点.分别把患者视为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人来加以分析和揣摩,并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结果:整体护理观在临床急诊护理中可提高医护质量,减少或避免护患矛盾发生.预防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预防医疗纠纷的作用。结论:整体护理观在预防急诊科的医疗纠纷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的大脑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语言、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障碍。近年研究发现,AD的发病与雌激素有一定的关系,雌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和环节影响AD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作为预防和治疗AD的方法已日益受到重视,可望雌激素在AD的预防及综合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岑美珍 《护理学报》2002,9(4):29-30
笔报道在采血15593人次中发生重度献血反应15例的诱因及预防护理,分析其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疲劳,饥饿,重复采血间隔时间短,阐述其发生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献血环境,做好对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或抽搐,饥饿发生反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提高早中期老年性痴果(AD)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41例早中期AD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1年,包括认知干预、综合能力训练干预、心理干预、家居安全指导干预、膳食中药调理干预、穴位针灸推拿干预,预防并发症护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干预前后AD患者的ADL、SF-36、HAMA、HAMD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本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AD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延缓病情进展。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温开水、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液常规口腔护理或不进行口腔护理对能自动进食的足月新生儿预防鹅口疮发生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10月在本科普通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53例足月新生儿,在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或使用以上3种不同口腔护理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时,观察鹅口疮发生率。结果能正常吸吮的足月新生儿不执行口腔护理或用温开水、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从预防新生儿鹅口疮发生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病儿注重洗手,注重奶具消毒和喂奶无菌过程,鹅口疮的发生能得到很好控制。因此,建议新生儿专科护理中将鹅口疮的预防的重点转移在奶具消毒及奶液供给的无菌化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腔内覆膜支架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6例AD腔内覆膜支架术病人临床资料,记录病人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影响AD腔内覆膜支架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结果]106例AD腔内覆膜支架术病人精神障碍发生率为22.64%(24/106),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手术时间120 min、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5 mg/L、术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分是AD腔内覆膜支架术病人精神障碍发生危险因素,而病人自我效能是AD腔内覆膜支架术病人精神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影响AD腔内覆膜支架术后精神障碍发生因素较多,尽可能缩短病人手术时间,术前对病人加强心理指导,增强病人自我效能将有助于预防AD腔内覆膜支架术后精神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的前瞻性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采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前后,由于脑的器质性病变,致使智能各方面普遍衰退。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社交或职业功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A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AD的患身心崩溃.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及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患AD也不能长年住在医院.这就要求我们的社区护士熟悉AD的早期症状,以期做到早期发现。有献[3]报道,记忆力和智能可以通过一系列训练来进行提高和恢复。显然,社区护士通过提前护理干预,改变老年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和延缓发病进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护患沟通对护理纠纷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的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是微乎其微。为此,本文依据医学心理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或许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保持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的通畅,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感染。方法回顾分析80例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的护理。结果无导管堵塞出现,未发生并发症和感染。结论做好锁骨下静脉留置管的护理对于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尤其对于抢救时静脉给药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