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显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 探讨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在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6排CT血管分析软件显示的检查结果。结果 容积重建显示10例均海绵窦扩大、动脉早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7例动脉早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血管分析软件分析显示直接型瘘7例,其中3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1例位于海绵窦Ⅲ段,2例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位于海绵窦Ⅴ段,瘘口呈线条状5例,呈非线条状2例。间接型瘘3例。结论 高级血管分析软件技术能清楚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同时可以有效地评价Willis环的功能,可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5 1岁 ,因视力减退、右侧眼球凸出逐渐加重半年入院 ,患者无外伤史。查体 :搏动性窦眼 ,眼睛周围听到血管杂音 ,球结膜充血 ,眼球运动受限 ,视力减退 ,余无阳性体征。临床诊断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 :右颈外动脉的颌内动脉分支与海绵窦相通 ,造影剂迅速进入海绵窦 ,以致于颌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因海绵窦瘘的窃血而不能充盈 (图1) ,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和左侧颈外动脉未见与海绵窦相通。DSA诊断 :右颈外动脉海绵窦瘘。讨论 颈动脉海绵窦瘘 (carotidcavernousfistula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64层CTA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行64层CTA检查的结果。结果:①常见CT表现: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眼眶内斑片状阴影及眼外肌肥厚。②容积重建显示20例动脉早期眼上静脉显影并扩张,13例动脉早期大脑中静脉显影并扩张。③血管分析软件技术显示直接型瘘12例,其中5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Ⅱ段,2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Ⅲ段,4例瘘口位于海绵窦Ⅳ段,1例瘘口位于海绵窦V段,瘘口呈线条状8例,呈非线条状4例,间接型瘘5例。显示眼上静脉及大脑中静脉直接与海绵窦相通。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海绵窦痿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其中女性14例,男3例;Banow A型1例,B型1例,C型1例,D型14例.结果经岩下窦人路栓塞海绵窦9例,经眼静脉人路栓塞6例,经两种人路栓塞1例(双侧瘘).12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4例虽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少许岩下窦的引流(2例为眼静脉人路者)和翼丛引流(2例).1例面静脉-眼静脉人路,插管过程中面静脉痉挛,手术失败,患者在5 d后自发症状缓解,7 d后动脉造影显示CCF已自愈.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特别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效果确实,操作风险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影像资料。结果: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在低场MRI表现上有增粗扩张的眼上静脉及增宽扩大的海绵窦。结论:低场MRI对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术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眼部护理、栓塞前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8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病例1,男,45岁,颅脑外伤后,头痛、左眼球突出、复视。查体:搏动性眼突出,有血管杂音,眼球表面静脉迂曲扩张,呈深红色,眼压增高,眼底增高,眼底静脉压增高,血管迂曲扩张,眼球运动性麻痹、复视。病例2,女,60岁,面部外伤6个月,右眼软组织肿胀,结膜充血,视力减退;查体眼压略增高,眼底静脉充血迂曲。2影像表现3讨论见图1~5。3.1疾病概述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一般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少数颈动脉海绵窦瘘主要或完全由颈外动脉供血,特称为颈外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海绵窦瘘75%以上的由外伤引起,称为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其余无外伤史者,称为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表现: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与海绵窦充血、压力增高以及回流静脉的方向有关。常有搏动性突眼,患侧眼眶、额部、颞部、耳后血管杂音,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1]。3.2影像学表现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有时眼下静脉也可同时增粗),海绵窦增大,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技术要点。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结果:7例中一次性栓塞成功6例,其中保留颈内动脉通畅4例,假性动脉瘤并鼻出血行颈动脉闭塞1例。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可作为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入路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6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为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经静脉入路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8例,另2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结果1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组中15例达到完全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3.3%(15/18),3例部分栓塞,血管造影示瘘口仍显影,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本组栓塞术后短期并发症有:暂时性眼眶内胀痛、头痛,短暂性眼外肌麻痹。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2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组中,治愈率为62.5%,其栓塞术后并发症相对较经静脉入路栓塞组多。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风险低,且优于经动脉入路栓塞;对部分用球囊或弹簧圈经动脉入路栓塞失败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选择静脉入路用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9例10眼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B超、CT和/或MRI检查。结果 三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均发现眼上静脉扩张、眼外肌肥大、眶内脂肪垫增厚;部分CT或MRI检查还显示扩张的海绵窭。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海绵窦瘘检查中有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
择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
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1~6月,平均恢复时间为33.32±16.76 d。年龄、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
度、从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到接受治疗时间、球囊使用数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瘘
口流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负相关。结论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
功能恢复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管铸形法作海绵窦区的铸形血管解剖及选择典型的能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的病例资料,做对比研究,以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鲜颅底标本,从动脉和静脉分别注入铸形剂,获得海绵窦血管铸形标本。选择6例包括典型的能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的病例资料的DSA影像资料及特殊合并脑干感染的临床病例。结果:海绵窦及其交通窦显示良好,颈内动脉及微小血管显示完全。显微结构显示清晰,且骨骼被漂白,铸型美观。临床典型病例能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作出分类,并与形态学基础良好对比。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基础和临床对比研究对临床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结果:33例均一次性治愈,1例在等待手术过程中因致命性鼻出血而死亡。33例成功地闭塞了瘘口,32例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1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33例获随访6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应用经股静脉-岩下窦人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人路两种静脉人路对25例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28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经股静脉-岩下窦人路16侧,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人路12侧。用电解可控弹簧圈(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术后3到24个月对10例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复查。对其他15例进行了电话随访。结果 2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5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3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5例残留瘘口的患者中4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其中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残留岩下窦引流,1例残留翼丛引流。6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复发,其余14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经电话随访未出现症状。结论 经静脉人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对于经动脉途径治疗失败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入路栓塞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体会。介入治疗是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颈动脉压迫实验,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术后精心护理和防治并发症,为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方烂基  王大健 《微创医学》2005,24(5):852-854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颈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断裂,造成动脉血经瘘道直接进入海绵窦,致颈动脉与海绵窦的异常交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弹簧圈介入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适应证及治疗技术要点。方法:所有病例经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插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弹簧圈介入治疗。结果:经动脉途径成功栓塞5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途径成功栓塞2例颈动脉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畸形,1例为岩下窦途径,1例为眼静脉和岩下窦途径。结论: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以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6例复发性、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其中2例结合开颅手术治疗。结果:6例复发性、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主要症状消失,1例患侧失明未恢复。结论:可脱球囊手术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或结合开颅手术进一步孤立瘘口的方法对治疗复发性、难治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一定的价值。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以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多见,其诊断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已不成问题,但少数的复发性、难治性CCF治疗往往很困难。我院于2000~2005年来收治了6例复发性、难治性CCF,4例通过可脱球囊技术堵塞颈内动脉,1例通过可脱球囊 开颅颈内动脉夹闭,1例通过可脱球囊 开颅颈内动脉夹闭海绵窦瘘内注NBCA胶等治疗。现就复发、难治性CCF的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眼部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比较直接型和间接型CCF的临床特点。结果结膜充血水肿(93.8%)、眼球突出(81.3%)是CCF最常见的体征。易误诊为青光眼、眼眶炎性假瘤以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直接型比间接型CCF更易引起颅内血管杂音(P=0.014)。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者眼部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眼部表现多种多样,结合病史、特征性眼部体征以及DSA等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改善眼部表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