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新鲜羊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22例(22眼)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后行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新鲜羊膜重建结膜缺损,修复睑球粘连。术后观察植片生长,角膜创面修复,角膜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复发和睑球粘连。结果:术后3~5d,角膜缘移植片成活,角膜愈合良好,稳定,角膜无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1例翼状胬肉复发和睑球粘连。结论: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用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较单纯用角膜缘移植或羊膜移植更安全,疗效更显著,起到了防止翼状胬肉再复发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欣 《国际眼科杂志》2004,4(2):354-355
目的: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26例(2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结果:在26眼中显效25眼,复发1眼,有效率为96%。结论:采用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维持角膜上皮与结膜上皮之间的屏障途径,阻止结膜上皮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并使结膜下成纤维增殖抑制,睑球粘连松解,从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 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及合并睑球粘连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对25例(27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其中,5例(6只眼)并发睑球粘连,1例(1只眼)合并上皮囊肿,施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囊肿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8.76±8.05)月,观察眼表上皮修复、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结果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03±0.46)天,无睑球粘连及上皮囊肿再发,翼状胬肉复发7.41%(2/27),视力提高74.07%(20/27),症状改善88.89%(24/27)。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能够有效重建眼表,修复角膜缘缺损,改善角膜缘基质微环境,促进上皮修复,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功能衰竭、减少复发性翼状胬肉再发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薇玮  谢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86-2288
目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的疗效分析。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伴睑球粘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组,每组40例。术后随访6mo,观察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的复发率。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2例复发(5%),羊膜移植组有8例复发(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显著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戴红蕾  邹留河  王荣光 《眼科》2003,12(4):221-223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AMT)联合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多次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择多次复发性翼状胬肉20例,进行复发翼状胬肉局部切除,放置丝裂霉素c后取患眼或对侧健眼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进行移植,其余缺损部分应用羊膜进行修补。结果:其中19例翼状胬肉未见复发,20例羊膜无排斥反应发生,睑球粘连患者恢复眼球运动功能,复视消失,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结论:羊膜移植联合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多次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及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重建眼表治疗眼表疾病的疗效。方法眼表疾病43例46眼(瘢痕性结膜囊狭窄、睑球粘连6例6眼,角结膜化学、热烧伤10例13眼,原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结膜缺损27例27眼)进行羊膜移植、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及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观察植片及角结膜上皮愈合、组织浸润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羊膜移植术重建结膜囊效果满意,睑球粘连松解。羊膜、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角结膜烧伤均可使眼表上皮化,基质炎性浸润减轻,新生血管明显减少;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对角膜缘干细胞损伤严重的患者效果显著。自体和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有良好效果,术后不适症状轻时间短,角膜创面愈合快,随访(1~2)y两种术式各复发1眼。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较大的结膜缺损更为适合。结论羊膜移植、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和自体体外培养角膜干细胞移植对重建眼表都有重要的功效,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角膜干细胞损伤的程度、范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01/2005-01在我院接受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32例患者中12例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 丝裂霉素 睑球粘连分离术,20例接受了翼状胬肉切除 睑球粘连分离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术.结果:接受翼状胬肉切除 丝裂霉素 睑球粘连分离术的12例患者中,术后6例翼状胬肉、睑球粘连复发;接受翼状胬肉切除 睑球粘连分离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术的20例患者中,术后2例患者翼状胬肉、睑球粘连复发.结论:接受翼状胬肉切除 睑球粘连分离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术后刺激症状较轻,翼状胬肉切除 睑球粘连分离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睑球粘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30例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分离睑球粘连,创面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观察羊膜溶解及上皮修复情况。结果随访3-6月,2眼(6.7%)翼状胬肉复发,1眼(3.3%)睑球粘连复发。结论采用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 14 2例 (15 0眼 ) ,随机分为A、B两组。A组 92例 (98眼 )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B组 5 0例 (5 2眼 )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观察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角膜愈合情况、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增生。结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联合羊膜移植术后不适症状轻时间短 ,角膜创面愈合快。随访 1~ 2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胬肉复发 7眼 ,睑球粘连 1眼 ,羊膜移植组胬肉复发 7眼 ,其它并发症 3眼。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 ,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良好术式。但两者相比较前者术式明显优于后者 ,是处理翼状胬肉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翼状胬肉33眼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复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再复发率及并发症。方法:我院2006-11/2009-02对31例3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伴有睑球粘连,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者12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创面贴敷、自体结膜(带蒂或游离)移植或羊膜移植手术,手术方式:彻底切除净胬肉组织,裸露巩膜创面以0.2g/L丝裂霉素C溶液浸湿的棉片贴敷3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巩膜创面覆盖方法:上或(和)下方结膜转位移植26眼,颞上方结膜游离移植2眼,羊膜移植5眼。结果:随访9mo~3a,胬肉未复发28眼;轻度复发(鼻侧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充血增厚,但未长入角膜缘或长入角膜缘内≤2mm)5眼,复发率15%,其中结膜转位移植4眼,羊膜移植1眼;睑球粘连轻度复发3眼;术后并发结膜肉芽肿1眼,眼部干痛、有时红卡等不适症状5眼,无1例发生角膜、巩膜溶解。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或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创面贴敷的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的继发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角膜溃疡患者46例(46眼)。仔细追溯患者术前全身及局部病史,翼状胬肉切除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等,记录角膜溃疡病变的大小、位置、深浅,角膜缘干细胞是否受损,有无睑球粘连,有无巩膜缺血及熔解,有无病原学感染等。观察患者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6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17例翼状胬肉切除术中行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仅1例术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病原学检测显示无菌性角膜溃疡26例(57%),感染性角膜溃疡20例(43%)。溃疡中心多位于原胬肉附着处,32例累及角巩膜缘,10例合并严重巩膜缺血、坏死。36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7例接受包括羊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角膜病灶切除术在内的非角膜移植手术治疗;3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后痊愈。其中非感染性角膜溃疡20例术中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感染性角膜溃疡11例将附近结膜移行覆盖。溃疡愈合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5.901,P<0.001)。结论:继发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角膜溃疡多发生于胬肉附着处,常伴有睑球粘连、巩膜缺血坏死。彻底清除局部病灶,恢复角膜的完整性及改善角膜缘干细胞功能是治疗角膜溃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昂  范忠义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65-1366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达到或超过瞳孔缘的35例36眼翼状胬肉患者,其中有4眼为复发性,其余均为原发性,于显微镜下做扩大的翼状胬肉切除,包括变性的球筋膜,联合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24.4mo,中位数为14.6mo,观察术眼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前视力为指数/眼前~0.6,中位数为0.25,术后1mo视力为指数/眼前~1.2,中位数为0.7(秩和检验u=5.325,P<0.01)。无1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0。结论: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视力提高显著,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其术后的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双层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10-06/2013-12我院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根据翼状胬肉分型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A组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双层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36mo,观察术后复发率。

结果:共有149例155眼纳入本研究。其中A组75眼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单薄型2级10眼中1眼复发,3级14眼中2眼复发; 肥厚型17眼中2眼复发; 复发型21眼中3眼复发。痊愈68眼,复发8眼,总复发率10.67%。B组80眼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双层生物羊膜移植,单薄型3级及4级以上无复发; 肥厚型21眼中1眼复发; 复发型37眼中2眼复发。痊愈77眼,复发3眼,总复发率3.75%。两组在肥厚型和复发型降低复发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提示不同类型的胬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手术复发率不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适合于无根型、单薄型2级以下的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双层生物羊膜移植适合于单薄型2级以上、肥厚型、复发型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假性胬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取自健眼的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外伤后发生的假性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假性胬肉应用取自健眼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4~12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术后植片、角膜上皮愈合、胬肉复发及供区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患眼术后植片水肿3~5d后减轻,7~15d完全消退,拆线后植片血供良好,角膜上皮愈合。仅1例(3.85%)术后13d植片溶解脱落,1月后行2次手术植片成活。3例(11.54%)术后复发;健眼供区创面均恢复良好,均在7d后愈合,1月后充血消退,未影响外观。结论取自健眼的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外伤后假性胬肉,术后复发率低,外观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杨秀梅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74-1276
目的:观察用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50例56眼,采取显微手术取同侧眼上方带角膜缘的游离结膜瓣进行移植。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进行移植,缝合时注意移植片移植床上角膜缘各自准确对位吻合,术后对角膜上皮化及植片生长情况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mo,角膜上皮平整光滑,泪膜正常,供区角结膜创面正常愈合,术后角膜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无新生血管长入,无1例复发。结论:用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巩膜暴露法、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30例138眼,分为三组:A组(45例,48眼):采用巩膜暴露法行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2例,45眼):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43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术后随访12mo。结果:三组复发率分别为27.1%,8.9%,4.4%。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肉芽肿形成:A组3眼,B组2眼,C组未见。C组泪阜的形态及位置明显优于A组及B组。结论: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能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肉芽肿的形成,有助于恢复泪阜的正常形态及位置,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0-01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7例3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mo,37例37眼均无胬肉复发,角膜上皮稳定,创面愈合正常。结论: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防止复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联合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患眼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加健眼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单眼双侧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24眼患者单眼双侧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鼻侧结膜瓣自患眼上方取,颞侧行结膜瓣自健眼取,随访7~16mo,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患眼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加健眼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单眼双侧胬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为解决单眼双侧翼状胬肉复发率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