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输液的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294例,针对本组病例均开展不良反应情况的统计,并针对不良反应表现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共发生59例(20.1%),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26例(8.8%),静脉炎及静脉渗漏19例(6.5%),循环负荷过重10例(3.4%),热源反应4例(1.4%)。结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在保障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还需给予预防干预,以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不良反应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病患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琴 《大家健康》2013,(15):158-159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90例门诊输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用药情况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长、基础疾病增多以及抗生素应用过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本组试验9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通过积极地护理,症状得到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掌握药物知识和操作,密切注意用药反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在用药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门诊输液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娟  熊会林 《吉林医学》2011,(30):6483-648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门诊输液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输液的老年患者86例,进行心理状态分析,总结出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时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时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恐惧紧张、寂寞孤独、焦虑忧虑、消极自卑、易怒急躁等,通过采取各自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上述心理问题得到缓解。结论:在门诊输液工作中应着重对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特点实施护理,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 2003年 1月~2009年9月发生输液反应的396例患者从人群结构、药物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输液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输液反应发生与性别因素无关,各年龄段以 55岁以上发生率最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加入抗生素粉针剂或中草药制剂输液反应发生率增加;引发因素以不溶性微粒超标最多;高发因素还包括内毒素阳性、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 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药物、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外科患者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社区卫生院收治的1 58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老年组患者)和102例普通胃肠外科患者(普通组患者)出现的输液不良反应及对其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在158例老年组患者中,有49例患者出现了输液不良反应.在102例普通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输液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外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在此类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期间应对其进行高质量的护理,严密监测其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应急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输液室出现的45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急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45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与其他药物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伤、消化功能损伤以及全身性伤害等,其中皮肤损伤的发生几率较高,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常见的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抗菌药物,患者皮肤损伤、全身性损伤等发生几率较高,故而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应急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几率,保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98例老年患者,其中发生ICU综合征患者42例,ICU综合征发生率42.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个体因素、疾病及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治疗因素等,经过相关护理措施,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所有精神症状在住院期间痊愈。结论针对老年ICU综合征常见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积极预防ICU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方法 通过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调查,回访,分析其睡眠障碍的原因.结果 病理、生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因素、生活习惯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状态.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办法进行纠正,如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配合药物等多方面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9.
郑丽娟 《吉林医学》2012,33(4):868-869
目的:分析108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制定提高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方法:对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服药物费用与患者自身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是影响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结论:分析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给予个体化护理对策是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确保降压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了2011年1-12月到我院输液的老年患者8395例,分析了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的输液中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老年患者面临着很多风险,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能防止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行输血的患者1 587例,分析出现57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探讨有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输入血液成分、输血次数以及输血操作人员、操作器具消毒情况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要参照以上原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结论:对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诱发各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6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结果血压控制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采取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夏芳 《当代医学》2013,(7):120-121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64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并针对跌倒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率7.7%,跌倒高危因素包括生理与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夜间看护不周等。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高危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积极改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夜间护理,采取合理锻炼和饮食,以降低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引起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探讨防治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对策.方法:以10 450例外周静脉输液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记录输液渗漏病例的血管状况、静脉使用药物情况、渗漏发生的可能原因、渗漏范围及症状.结果:186例患者出现静脉输液渗漏,占1.78%,其中55例(29.57%)因药物因素引起;51例(27.42%)因疾病因素引起;32例(17.21%)因血管因素引起; 28例(15.05%)因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引起;20例(10.75%)因护士技术因素引起.所有输液渗漏患者经处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提高静脉输液技术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合理选择血管,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掌握正确的输液技巧及用药知识,加强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过程巡视,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29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观察组患者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的方法后,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要及时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如此可使门诊输液效果明显提高,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应颖 《大家健康》2016,(5):253-253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3月某院10万人次输液中发生不安全的因素。结果:药物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患者不配合、护理人员粗心大意、护理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为门诊输液室的不安全因素。结论:针对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提高输液安全性,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杜伟伟  李妮娜 《吉林医学》2011,(5):1021-1022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方法:由医生、护士共同完成输液患者的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机制。结果:通过医护合作,降低了输液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论:只有加强工作责任心,作好医护配合,输液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才能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10月门诊输液患者12 000例,按输液时间顺序将前6 000例作为对照组,后6 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58例,发生率为9.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 328例,发生率为22.1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意外危险因素及防范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意外危险的对策。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意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探讨。结果未采取防范对策前,服用药物后发生跌倒者4例,上厕所因站立不稳发生跌倒者2例,在陪护人员走开时发生坠床者2例,发生低血压休克者1例。在掌握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意外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防范对策后,1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跌倒,未发生护患纠纷。结论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极容易发生跌倒、噎食、自伤或伤人、低血糖休克以及猝死等意外事件,这些都是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意外危险因素。为了确保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安全,要及时掌握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意外风险因素,加强巡视力度,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轻老年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211例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