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类肝脏疾病的统称,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严重时引起的肝硬化,它的主要特征为脂肪过度沉积在肝细胞内,NAFLD是一种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与酒精、药物、病毒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不同,NAFLD与遗传易感性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我院诊治1例舰艇人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丽萍 《药品评价》2013,(1):21-24,46
脂肪性肝病简称为脂肪肝,是一种遗传-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或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产生的病变称为脂肪性肝病。根据引起肝细胞脂肪变和肝脏脂肪浸润的原因不同,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以及特殊类型的脂肪肝。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其病情发展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SH的概念在1980年被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5.
陈洁 《重庆医药》2009,38(15):1956-195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印atitis,NASH)和NASH相关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一类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谱。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性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孙惠  赵彩彦 《河北医药》2009,31(15):1978-198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NAFH)3种类型。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NAFLD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性受到普遍关注。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广为接受的是Day等[1]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成志华  张学君 《河北医药》2013,(23):3634-363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则更高。在我国NAFLD患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排在第二位,约为1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132例,按临床分型标准分为NAFL组82例,NASH组50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hs—CRP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FINS与HOMA—IR在对照组与二组NAFLD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②NASH组hs—CRP比NAFL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的主要表现。②检测hs—CRP对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星冀  段贵芬  张宏  邢亚威  李宏 《河北医药》2011,33(10):1563-156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NAFLD形成过程中IETM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的一组肝脏慢性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脂联素为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增加葡萄糖摄取、促进脂肪酸氧化等作用,已有研究认为与NAFLD关系密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SH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趋于超过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改变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NAFLD患者有92例(95.83%)肝酶学异常,22例(22.92%)轻度胆红素增高,22例(22.92%)血脂异常。44例(47.83%)B超检查有脂肪肝的表现。22例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程度不同的小叶内炎症,部分病例有点状坏死和纤维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B超是最简单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迁西县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淑芝  田建荣 《河北医药》2009,31(20):2809-281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但病理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储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血清转氨酶及血脂的增高和B型超声(B超)改变。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肝硬化前期病变之一,并为健康体检人群肝功能酶学异常的常见原因,国内关于NAFLD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较多,但由于地域和病例选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共识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已成为一种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常见慢性肝病。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的增多。近10余年来亚太地区NAFLD患病率增长迅速。有限的研究资料显示.亚太地区NAFLD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其自然史与欧美人种相似。同样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整个疾病谱。然而欧美成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不适用于亚洲人种.并且至今在亚太地区尚无统一的NAFLD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忻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NAFLD患者有92例(95.83%)肝酶学异常,22例(22.92%)轻度胆红素增高,22例(22.92%)血脂异常。44例(47.83%)B超检查有脂肪肝的表现。22例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程度不同的小叶内炎症,部分病例有点状坏死和纤维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B超是最简单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抵抗(IR)为其发生、发展的基础。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我们应用祛脂愈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对其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效应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