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的CT诊断结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78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行常规X线检查,并于损伤发生后的1-3d内对其实施CT检查,观察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分析二者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78例患者经X线检查后,均可在患侧膝关节处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关节内积液的情况,10例疑为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其中57例有关节内骨折的情况。经CT扫描后,所有患者均可见髌上囊内存在中量或者大量的关节积液,其中68例患者的膝关节损伤处可观察到单液-液平面征,其余10例患者在损伤处可观察到双液-液平面征现象,最上层均为低密度脂肪成分,患者均伴有关节内骨折,7例为隐匿性骨折。结论:CT诊断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时可以通过其特征性表现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能为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间接征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CT诊断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对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检查和CT检查进行诊断,对所有患者的X线片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确诊率,分析对关节骨折诊断的价值。结果:200例参与本研究的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中,经X线检查诊断为骨折的有165例;经CT检查诊断为骨折的有192例,均出现"脂肪-液平面"特征。X线与CT检查的骨折确诊率分别为82.50%、96.00%,CT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CT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脂肪-液平面"特征,有效提高了骨折确诊率,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对关节骨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56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所有患者实施MRI检查,回顾分析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存在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其中24例左膝关节,30例右膝关节、2例双膝关节;病因为外伤,MRI检查中32例单液-液平面、18例双液-液平面、6例为混合异常信号,MRI检查能够较好的显示各类损伤。结论:MRI在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不同合并损伤类型,为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膝关节14例,髋关节4例,肩关节2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1h~3d内行CT检查,观察关节内骨折及其关节积脂血征的CT表现.结果 20例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患者均存在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表现为关节囊内特征性的脂肪密度或脂?鄄液平面,后者上层呈脂肪样低密度影,下层为液体样低密度影.结论 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常与关节内骨折并存,临床依据其CT特征性脂肪密度即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相关技术因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相关技术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52例单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在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其中26例膝关节伸直位,16例下肢轻度外旋休息位,10例分别取膝关节伸直位和屈膝45°位检查;对22例行动态检查.以MRI或CT表现为金标准,将超声检查结果与其相对照.结果 52例积脂血症均获正确诊断.超声检查积脂血症的最佳位置是髌上囊.仰卧膝关节伸直位显示最佳的是髌骨上缘,其次为髌骨水平,最差为髌骨以下水平.在少量积液时,最佳检查体位是仰卧屈膝45°位,优于膝关节伸直位,前者显示各层液体厚度大于后者,能显示少量液体及脂肪.下肢轻度外旋休息位时,三层液体常不能同时显示,须结合内外侧面才能确诊.动态检查液体由一层逐渐变为二层、三层,界面由模糊逐渐变清晰.结论 关节积脂血症的超声表现与检查的位置、体位、制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关节积脂血症(TLH)是关节创伤后血和脂肪进入关节囊内而形成的一种病症,可发生在任何关节,膝关节损伤机会较多,约40%的膝关节囊内骨折后存在积脂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结果:9例中,关节囊积液9例,其中6例为中等量,滑腱增厚8例,关节内软组织结节9例。关节面下骨侵蚀3例。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位能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面下骨侵蚀及其周围硬化。CT除能显示平片的表现外。可以显示关节囊内突向关节腔的滑膜增生结节,表现为近似或略高于肌肉密度,其内可见磨玻璃样钙样高密度。MRI时显示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尤其敏感,滑膜增生结节T1WI,T2WI均呈低信号5例。T2WI等信号2例。T2WI低信号中伴有高信号2例。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关节内脂肪垫受侵8例。软骨下骨质受侵2例。结论:X线平片时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CT仅能反映部分特征,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可从病理学角度反映其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ABC术前诊断正确率,同时评估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0~65岁,中位年龄30岁,病程1周-2年,其中有外伤病史3例。15例均有平片检查,7例同时有平片和CT检查,4例同时有平片、CT及MR检查资料。结果:发生部位:股骨4例,脊椎3例,骨盆、胫骨及肱骨各2例,肩胛骨和跟骨各1例。其中2例合并巨细胞瘤,1例合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均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伴骨包壳形成。CT检查能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小骨嵴、骨包壳中断情况及囊性低密度区。MRI 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囊状或片状高信号,3例CT和MRI显示出病灶内液-液平面。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外伤病史,吹气球样改变,液-液平面是其比较特异性征象,平片、CT及MRI检查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x线及MRI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MRI表现,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平片9例关节间隙及关节周围可见高密度游离体并伴有关节软组织肿胀,6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例x线平片未见异常,x线平片的诊断正确率为53%。MRI检查16例表现为关节内游离体,1例表现为滑膜明显增生呈结节状,并可见滑膜内结节信号略低。17例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及多少不等的关节积液,MRI的诊断正确率为94%。结论:X线平片检查是诊断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最简便方法,而MRI检查对于早期病例及术前病例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摄平片,6例CT检查,2例MRI检查,1例DSA检查。结果:21例ABC发生于长管状骨16例,脊柱2例,骨盆2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液平面,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8例中有3例出现液-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CT特别是MRI对ABC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BC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