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口角外后上方有一类似钟表的轴轮为蜗轴(modiolus以下简称M)的肌纤维结构,其复杂的功能活动,赋予人类特有的发音和肢体语言功能[1].虽在古希腊经典雕塑中,已经把M作为青春美的象征,但有关M的解剖及组织结构方面尚有争议,因此在解剖书中记载甚少.近年来,许多学者[2~6]强调M解剖存在的同时,又注意了在功能和对面部表情影响方面的重要性,为此,笔者从胚胎、比较和功能解剖着手,阐述M的解剖存在及其在唇功能和在面部表情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面部蜗轴的相关解剖及其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网络上的相关文献,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结果共检索到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英文文章210余篇,中文文章36篇,将符合标准的21篇文献纳入本文的参考文献。结论面部蜗轴是口周肌肉的止点,与鼻唇沟的形成、SMAS、面部表情的表达、发音和语言等关系密切,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面部蜗轴的相关解剖及其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网络上的相关文献,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结果 共检索到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英文文章210余篇,中文文章36篇,将符合标准的21篇文献纳入本文的参考文献。结论 面部蜗轴是口周肌肉的止点,与鼻唇沟的形成、SMAS、面部表情的表达、发音和语言等关系密切,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解剖学角度对鼻唇沟做出准确描述和定义,为解剖学和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颌面外科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10具(20侧)成人新鲜尸头行福尔马林血管灌注固定后,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 (1)鼻唇沟是面中部多脂肪区与无脂肪区的分界.(2)鼻唇沟起于鼻肌横部在鼻翼上缘皮肤的止点,终止于口角降肌在口角外下方皮肤的止点.(3)从解剖学角度可将鼻唇沟分为上、中、下3段,上段(Ⅰ):为鼻肌横部区,长(20.38±0.74)mm;中段(Ⅱ):为上唇提肌区,长(17.13±0.57)mm;下段(Ⅲ):为蜗轴区,长(20.81±0.70)mm.(4)鼻唇沟是7种表情肌在皮肤上止点形成的连线区域,表层肌腱膜系统(SMAS)与组成鼻唇沟的7块表情肌同属同一层次.结论 鼻唇沟是7种表情肌在皮肤上止点形成的连线区域,不分年龄.永恒存在.不同于面部老化形成的鼻唇沟皱褶和面部老化或表情变化形成的鼻唇沟脊.  相似文献   

5.
口角蜗轴的解剖功能及其对面部表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口角外后上方有一类似钟表的轴轮为蜗轴(modiolus以下简称M)的肌纤维结构,其复杂的功能活动,赋予人类特有的发音和肢体语言功能。虽在古希腊经典雕塑中,已经把M作为青春美的象征,但有关M的解剖及组织结构方面尚有争议,因此在解剖书中记载甚少。近年来,许多学者强调M解剖存在的同时,又注意了在功能和对面部表情影响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面颈部解剖学理论中层次解剖学、结构解剖学、功能解剖学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刊2019年30卷第6期和10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笔者重点描述了面颈部的重要组成结构,如面部韧带、间隙、脂肪垫(团),也简述了SMAS中的重要表情肌与面部年轻化和面部老化的关系。然而,组成结构包含在解剖层次中,若要了解和应用面颈部解剖学结构,需要从层次解剖学入手,即,若想掌握面颈部解剖学知识,就要从认知软组织层次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入手;若要熟练应用各种面部年轻化的方法(手术和非手术),更需要掌握详细的面颈部软组织层次解剖学、结构解剖学和功能解剖学知识。现将面部皮下脂肪层、SMAS、面部间隙和深筋膜的重点知识点和理论基础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面部年轻化和整形美容临床实践中,面中区、颊脂肪垫区和蜗轴区等均是热点和重点部位。此部位实施的手术项目较多,解剖结构多而复杂,年轻化效果的优良率较低,重复率也较低。故本讲重点叙述上述部位的局部解剖学,以供同道参考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表明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各种面部表情具有十分相似的意义和作用,而产生这些面部表情的结构基础就是表情肌。表情肌在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始终承担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1933年,Carl G.Hartman和William L.Straus,Jr.编写了《猕猴的解剖学》,另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是由W.C.Osman Hill’s编写的《灵长类:比较解剖和分类》,此书被多次出版,并且至今仍是非人灵长类动物解剖学方面被最广泛引用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要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的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和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由于外伤或者手术操作不当,常造成面神经尤其是面神经腮腺外分支损伤,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功能减弱甚至瘫痪,出现面部表情功能障碍,影响面部正常功能[1-3]。本文就近年来面神经腮腺外分支损伤部位的定位及诊断综述如下。1面神经腮腺外分支的解剖学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后,穿行于实质深浅两部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颅骨内外、面部、颈部肿瘤或面神经肿瘤手术后,因肿瘤侵犯面神经抑或肿瘤病灶清除手术的需要,或手术过程中意外切除或损伤面神经,都可导致面神经瘫痪.而手术时因面部表情肌被切除,必将造成面部表情活动的丧失.面瘫是以面部自主运动丧失、表情功能丧失为主的综合病症的统称.面瘫的病人,由于失去对面部表情肌的支配,病人不仅无法表露情感,而且造成面部的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面瘫的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病人常因表情怪异,造成心理扭曲、性格孤僻,严重影响病人的社交活动.对于肿瘤术后的面瘫病人,修复尤其显得重要,因为除了原有的肿瘤手术造成的伤害以外,继发的面瘫后果,更加重了对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而及时修复肿瘤术后病人的面瘫,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状况,修复心理的创伤,而且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眼眶区域以眼部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部分结构和器官,往往是面部老化最显著的部位。依据解剖和功能特点,美容解剖学可将眶区定义为四周以眶缘为界的区域,即眉区、上睑区、颞区、下睑区和颧区,其老化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可归结为皮肤质地的改变,皱纹和沟壑的出现及增多,以及软组织和骨骼容量、形态、位置的动态变化。随着面部解剖学研究和对面部衰老变化认识的发展,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对眶区老化的形态学表现和相关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眼眶区域以眼部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部分结构和器官,往往是面部老化最显著的部位。依据解剖和功能特点,美容解剖学可将眶区定义为四周以眶缘为界的区域,即眉区、上睑区、颞区、下睑区和颧区,其老化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可归结为皮肤质地的改变,皱纹和沟壑的出现及增多,以及软组织和骨骼容量、形态、位置的动态变化。随着面部解剖学研究和对面部衰老变化认识的发展,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对眶区老化的形态学表现和相关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面部老年化的解剖学特征,在除皱术中应用多切口充分矫正面部老年化所带来的解剖学的改变,以达到年轻化效果.方法行除皱术同时应用下睑缘切口、颏下切口或鼻翼缘切口以矫正面部老年化解剖学的改变.结果自1999年以来完成手术18例,随访半年至1年,效果满意.结论在除皱术中应用多切口可更有效地矫正面部老年化解剖学的改变,以获自然、持久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郭伶俐  邢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38-1243,I0006
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一直是整个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点、难点。随着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对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和面部解剖学的发展,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着演变:最初的面部除皱术只是单纯去除松弛的皮肤,但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为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面部提升术,包括:各种SMAS提升术、颧脂肪垫提升术,扩大的颈阔肌上面部提升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提出为获得和谐的面部容貌应进行骨膜下面部除皱术;而到21世纪初LittleWilliam提出了“青春曲线”的概念,并实施了容量雕刻技术,即三维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本文综述了对中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及与其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和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胸三角区皮肤血供的性别差异及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三角皮瓣一直被认为属于轴型皮瓣,因其具有血管恒定、提供面积较大、质地颜色与面部相近似等优点而广泛用于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有时因血供不足而出现远端坏死或需行延迟手术,从而增加了手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为了寻找发生供血不足的原因,我们对男女两性皮瓣内血管走行方向和吻合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予以比较,初步得出了与以往解剖学研究有所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下面部面瘫常表现为口角歪斜,不能形成正常的笑容。下面部面瘫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要达到面部静态的对称和比较自然的笑容,尽量恢复面部表情功能。神经吻合术、跨面神经移植及肌肉转移术是常用的动力性修复方法。本文就单侧下面部面瘫的动力性修复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秋婵  李漓 《护理学杂志》2019,34(12):49-53
目的设计适用于我国新生儿的疼痛评估量表,提高临床评估效应和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拟动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123例,其中20例于动脉穿刺操作过程中,以每隔3 s 1张的速度连续视频截图共1 053幅,用于设计新生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另103例于动脉穿刺操作前、中、后3个时间点录像,用于评价该量表信度、效度及一致性。选取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量表进行参照评价。选取NICU 43名护士对3种量表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新生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包括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两部分,总分0~10分。评估者间一致性ICC为0.994,重测信度r值为0.989,面部表情、生理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1.000、0.717,聚集效度r值为0.530~0.951,效标效度r值为0.952、0.944;与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新生儿疼痛量表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78,1.47)、(-2.05,1.52)。新生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可行性和临床实用性评分得分高于另2种量表(P0.05),临床护士应用首选率为79.1%。结论新生儿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实用性,可用于评估新生儿的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18.
面部是人类重要的外观和功能解剖学单位,因其位置暴露且有重要的美学器官,因此,对面部的整复手术应在恢复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美学效果,这也是目前整形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颏下动脉岛状瓣因其位置隐蔽,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且皮瓣厚薄适中,供区皮肤与受区皮肤的颜色、质地较匹配,是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老鼠与人类相似,也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表达痛苦的感觉.通过构建小鼠痛苦表情指数,可为人类提供一个测量疼痛层级的系统,并改善实验室动物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0.
骶髂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光学、电子、激光、超声、组织免疫化学、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使我们对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的形态解剖学、组织解剖学、功能解剖学、影像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对SIJ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研究现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