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Mayo评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2例UC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更高(95.65%vs 80.43%)(χ2=5.059,P=0.024)。治疗后两组各项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yo与肠黏膜镜像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Mayo与肠黏膜镜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8.70%vs 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相似文献   

2.
孙建新  张相安 《新中医》2020,52(2):72-7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探讨修复肠黏膜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解毒方口服。治疗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叶因子3(TFF3)、黏蛋白2(MUC2)及肠黏膜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治疗前,2组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个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L-1β、TNF-α、TFF3、MUC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FF3、MUC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FF3、MUC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肠黏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黏膜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肠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解毒方可以提高UC治疗效果,且可以降低IL-1β、TNF-α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增加TFF3、MUC2表达量,保护肠黏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清肠化热祛瘀方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镜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急性期UC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中药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清肠化热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镜像积分、疾病活动指数、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两组各证候积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中药组各积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肠黏膜镜像积分和疾病活动指数均显著降低(P <0.05),且中药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且中药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  相似文献   

4.
敬秀平  宋小平  刘珊 《陕西中医》2021,(8):1060-1063
目的:研究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炎症机制。方法:选取102例慢性UC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8%与74.00%,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IL-8、TNF-β、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IL-13、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中医证候和肠黏膜征象,改善肠道菌群,其机制与下调IL-8、TNF-β和上调IL-10、IL-1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组织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h17、Th22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天津市南开大学医院和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收治的UC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结肠镜评分以及肠黏膜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外周血Th17、Th22细胞比例,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与对照组的75.0%(21/28)相比显著上升(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结肠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肠黏膜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IL-10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组织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Th22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温针灸治疗UC可取得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平衡以及Th17、Th22细胞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柳燕 《新中医》2023,55(4):59-62
目的:观察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D-IBS脾胃湿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08%,高于对照组82.69%(P<0.05)。2组腹痛、泻下不爽或急迫、胃脘胀闷、口臭口苦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4项细则积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7%、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枫蓼肠胃康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法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整体治疗以及深度缓解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在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温阳法中药复方,共治疗12周后通过观察结肠镜下黏膜变化、中医证候积分来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并检测肠道菌群、血清生化指标(WBC、ESR、CRP、STP)以及炎症相关因子(NO、TNF-α、IL-17、IL-23)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肠道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降低、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WBC、CRP、ESR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法治疗IBD的疗效确切,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外,还可通过改善黏膜愈合、影响生化血清指标以及炎症相关因子对炎症性肠病起到深度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小菲  王莹琼  叶海潇 《新中医》2021,53(23):59-6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 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UC 患者50 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 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汤治疗。治疗1 个疗程后评估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肠镜检查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检查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检查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及血清IL-6、IL-8、TNF-α 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治疗活动期UC 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结肠组织病理表现,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研究组采用白头翁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BP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4.55%(P<0.05)。治疗前,2组BB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BPS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毒愈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β-防御素(HBD-2)及血清促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对于中度患者反应不佳者加用泼尼松龙片,1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毒愈肠方,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虚湿蕴证评分、结肠镜及黏膜组织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肠黏膜NF-κB和HBD-2阳性表达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数-1(IL-1)、白细胞介数-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虚湿蕴证、结肠镜和肠黏膜组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NF-κB和HBD-2阳性表达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毒愈肠方能改善UC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