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 . 方法 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腩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本方法 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 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相似文献   

9.
一种大鼠脑内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稳定、制作过程创伤小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研究其行为、脑组织水肿及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取大鼠自体动脉血注入尾壳核不同时间对行为评分、测定脑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出血后,。6h出现行为异常,2周行为异常好转脑含水量;24h增加(P<0.05),48~72h达高峰(P<0.01);1周血肿开始吸收,4周血肿大部分吸收镜下,血肿侧早期脑室受压、细胞肿胀晚期胶质增生结论此模型制作方便创伤小血肿形成稳定脑出血病理生理变化接近临床患者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脑室出血后,不同部位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差异。方法 18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侧脑室注血法制备大鼠脑室出血动物模型,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制作热休克蛋白70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阳性细胞;采用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HSP70阳性细胞数和含水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分别为0.015和0.013),而且HSP7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层和皮层下,室周也有表达。结论 大鼠脑室内出血可引起远隔部位的皮层和皮层下组织HSP70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nd safety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hematoma (IVH) in rats. Adult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autologous blood into the left lateral ventricle to establish IVH. Two hours later, Ringer's saline or 0.25-2 microg of tPA were administered directly to the IVH over 3 h. The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on the surface of the left parietal cortex was measured with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build-up of IVH, the brains were removed for morphometr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ies. A dose of 0.5-2 microg tPA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the IVH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p < 0.001). However, only the dose of 0.5 microg tPA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the reduction of rCBF 24 h after IVH (p < 0.01). TPA did not improve the ventricular dilatation on the side with IVH. Instead, 1-2 microg of tPA caused additional injuries, including intraventricular leukocytosis and edema of periventricular tissues and choroid plexus on both hemispher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 doses of tPA may hav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the brain. The dosage rate of 0.5 microg seems beneficial to treat 5 microl of IVH (equals to a dose of 0.1 mg/ml blood) in our model in terms of the satisfactory fibrinolysis and less damage to the b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