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液对脱矿釉质中钙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液和去离子水处理牙面后进行脱矿,ASCA生化分析仪对釉质脱矿后的脱矿液进行钙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 2 mg/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去离了水(P<0.01)、<1 mg/ml大黄提取液组(P<0.05),>2%氟化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g/ml大黄提取液处理后釉质钙溶出量>2%氟化钠组(P<0.01),<去离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g/ ml和4 mg/ml大黄提取液具有抑制脱矿釉质中钙溶出作用:2mg/ml大黄提取液为抑制钙溶出的起始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伊犁黑蜂蜂胶对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作用,评价其作用效果。方法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釉质样本60个,随机分为3组:氟化钠组(阳性对照)、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和蜂胶组。分别进行体外脱矿和再矿化实验,应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形态,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釉质脱矿程度,通过测量釉质切片的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和病损平均荧光量对抑制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的效果进行量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脱矿后三组都可见釉质表面不平整,但氟化钠组和蜂胶组可见釉质表面颗粒的再附着,去离子水组釉质表面凹凸不平且未见颗粒附着;再矿化后三组釉质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形态恢复,氟化钠组的釉质表面较脱矿后更加平整,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细密颗粒沉积,而去离子水组和蜂胶组仍可见釉柱中心发生脱矿所形成的凹坑。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示:脱矿后氟化钠组和蜂胶组的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和平均荧光量较去离子水组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胶组的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和平均荧光量均较氟化钠组大,作用虽弱于氟化钠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矿化后氟化钠组的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和平均荧光量较去离子水组和蜂胶组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胶组的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和平均荧光量虽均较去离子水组小,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犁黑蜂蜂胶能够有效抑制牙釉质脱矿,但不具备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缘拟层孔菌子实体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水层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中获得的化合物A(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进行了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凋亡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白介素-2(IL-2)的含量,检测了各提取物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氯仿提取物和化合物A对H22荷瘤小鼠具有较高的抑瘤率,当氯仿提取物剂量为200 mg.kg-1.d-1时,抑瘤率为52.97%,胸腺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TX)组(P<0.05),而接近于正常组(P>0.05);脾脏指数接近于对照组和CTX组而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IL-2的含量明显升高;化合物A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各剂量组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关系;且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剂量为10mg.kg-1.d-1时,抑瘤率最高可达到52.31%。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77.63%和90.29%,IC50分别为213.80μg/ml和123.03μg/ml。化合物A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仅为23.2%,接近阴性对照组的20.9%,促进细胞凋亡效果不明显。结论结合体内外实验可推断化合物A(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为红缘拟层孔菌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