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甘肃省酒泉地区计划免疫两个85%效益分析何鹏图,雷发鸣笔者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以全区疫情资料汇编为依据,对1986~1990年完成两个85%阶段投入费用、产出效益与未实行计划免疫的1971~1975年进行了比较分析。1986~1990年期间由地到县、...  相似文献   

2.
论卫生投入行为的比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投入行为的比较效益无处不在,在当前卫生资源有限,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的现实形势下,讲究卫生投入行为的比较效益,意义更大。但卫生投入行为的效益产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估需综合考虑许多相关因素,作多角度的分析,评估过程实质也就是分析、把握如何实现最大效益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莆田市加速麻疹控制目标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对莆田市1951—2013年麻疹免疫资料按实施麻疹免疫策略分为计划免疫前期(1951—1981年)、计划免疫期(1982—1997年)、消除麻疹策略实施期(1998—2008年)和麻疹强化免疫期(2009—2013年),通过疫苗接种成本和麻疹经济损失,计算成本-效益,用EPiInfo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结果 4个时期中莆田市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年均发病率为526.78/10万、17.36/10万、2.19/10万、0.07/10万。与计划免疫前期比较,计划免疫时期投入成本50.67万元,产生效益1 574.07万元,成本效益比131.1;消除策略实施期投入成本88.26万元,产生效益1 639.8万元,成本效益比118.6;麻疹强化免疫期投入成本176.52万元,产生效益1 735.71万元,成本效益比19.8。结论莆田市消除麻疹免疫策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农村计划免疫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评价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采用了卫生经济学效益分析方法,从1991~1993年完成。以北京市昌平等5个县(245万人口)为样本,全面、系统地进行了计划免疫工作资金投入、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计划免疫工作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四种疫苗抽样调查接种率达到了98%以上,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大幅度下降,脊髓灰质炎、白喉基本消灭。1981~1990年10年期间计免相应传染病比预防接种前期和计划免疫初期分别减少380242人和32748人,绝对效益达1.5亿元和1041万元,效益比值为1:16.7和1:4.3。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原则衡量,计划免疫经费投入是保护劳动力的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卫生资源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资源是开展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卫生资源(主要指卫生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信息)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战略问题。本文从江苏省卫生资源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对拓宽卫生资源投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战略设想。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本报告将有待于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计划免疫工作至今已开展20余年,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文章通过对这些地区在计划免疫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滞后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走出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锐意改革者,愈益重视卫生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分析的探讨和研究。卫生费用分析是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前提,它不但为编制卫生计划与预算提供经济信息,而且也为制订卫生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山东省免疫规划时期麻疹免疫预防工作的效果和效益。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自我填报式问卷调查获得免疫规划工作的总成本,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非疫苗和注射器购置成本在不同针对传染病中的分配系数,用于测算控制麻疹的成本;将研究时期分为计划免疫前期、计划免疫时期和免疫规划时期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净效益分析。结果山东省免疫规划时期防控麻疹成本为254 727.55万元,免疫规划时期与前两期分别进行比较,成本效果比和成本效益比均为正值,每投入1万元,可以分别减少发病43.19和1.2例,减少死亡0.46和0.003例;每投入1元,可以分别产生总经济效益44.39和1.17元,净效益43.39和0.17元。结论山东省免疫规划时期麻疹免疫预防工作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本效果比和成本效益比,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9.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区域卫生规划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内容,是卫生经济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卫生计划财务部门的核心工作。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卫生服务市场、有效调节卫生服务关系、更好地满足社会人群健康需要的保证。在我国当前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卫生服务利用效率不高、卫生综合效益较低的情况下,研究和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其紧迫性。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天津市卫生资源基本情况以及卫生资源区域分布、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卫生资源分布和不同行政隶属机构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并对天津市卫生资源与全国12个城市及其他各国进行比较,探讨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滞后于城市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医疗机构隶属关系复杂及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不足等主要问题,为天津市卫生资源调整提出突出重点加快卫生资源总量增长,调整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二元结构,打破隶属关系建立大卫生观以及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及基层卫生资源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我们对龙游县卫生事业作了综合评价,现报告如下:卫生资源投入情况1953—1990年全县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1426.86万元。1990年人均卫生事业费为4.55元,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床位697张,医务人员769人,固定资产总值达1415万元。卫生资源利用及效益评价一、传染病防治与效益:过去龙游县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以白喉为例,1953年发病32例,其中死亡13人,病死率高达40.63%,自从加强了预防工作特别是1972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白喉、斑疹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996 2 0 0 2年湖南省精神病院卫生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 ,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区域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 ,对湖南省精神病院近 7年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技人员等卫生资源的利用及效益变化情况作动态分析。结论 :湖南省精神病院卫生资源比较贫乏 ,发展缓慢 ,同时卫生资源利用率较低。建议增加卫生资源投入 ,大力加强卫生人才建设 ,提高现有卫生资源质量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文应用卫生服务供需平衡法探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卫生服务投入对卫生服务产出的影响可划分为两级,一是投入对利用的影响,二是投入对效果的影响。把投入、利用和效果的指标作为供需指标,如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有:居民年均就诊人次、计划免疫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卫生水普及率;卫生服务投入指标有: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卫生服务效果指标有:计划免疫目标疾病报告发病率、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重权模型计算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卫生服务投入,尤其是加大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当前中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从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住时间、卫生资源投入的比重偏低等方面论述了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难的原因。此外还提出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对策,即加强部门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卫生经费投入、提高基层计免医生的素质、推广应用"金卡"及"多联多价"疫苗使用、加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专题研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应用卫生服务供需平衡法探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卫生服务投入对卫生服务产出的影响可划分为两级,一是投入对利用的影响,二是投入对效果的影响。把投入、利用和效果的指标作为供需指标,如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有:居民年均就诊人次、计划免疫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管监测覆盖丰、卫生水普及率;卫生服务投入指标有:每千人口医生数、每知人口医院床位数、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卫生服务效果指标有:计划免疫目标疾病报告发病率、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重权模型计算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卫生服务投入,尤其是加大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16.
一、制约因素分析 1.条块分割的卫生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企业医院卫生资源的效益。卫生管理体制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卫生行业管理运行机制,分属于中央、省、州的企业医院忽视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的供求关系、机构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卫生投入上各自为政,自觉与不自觉地搞大而全、小而全,造成卫生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卫生资源的部门所有,管理体制的条块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健康投资经济效益在国际间的位置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健康投资效益的大小、来评价我国卫生工作水平和国家卫生政策的质量,为决策机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和国内资料,结合其经济规模,从考察投入、产出、效益入手,比较它们在国际中的位置,以评判各国国民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 经实证调研,认识到我国几十年来的健康投资在国际间具有较高效率,位于世界前列。结论 从建国至90年代,我国的卫生政策是适宜的,有效的,符合客观规律。因此,未来卫生机制改革中,应把握优势,使有限资源发挥出较高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科学与规范地管理企业防疫站计划免疫工作。方法:对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卫生防疫站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企业效益滑坡,防疫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南化公司防疫站计划免疫工作健康持续向前发展,疫苗的接种率、覆盖率、及时率得到维持和提高,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结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走出困境,不断向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率较低,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已成为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要解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就必须完善卫生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制资源;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与宣传教育;强化医德教育,建立计划免疫服务供方与需方的互动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能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是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提高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需要的保证,也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卫生计划工作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用条块分割的方式管理和使用卫生资源,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计划管理的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