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唐英春 《当代医学》2000,6(12):51-53
2000年11月10日由《当代医学》杂志社邀请广东地区30多位医学专家在广州市白天鹅宾馆,由锺南山院士主持进行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研讨会,会上5位专家从不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6~2008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年用药金额及比例均增大;第3代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DDDs比例最大,但有下降趋势;口服仍以第1代为主、第2代增长幅度较大。结论:我院头孢类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第3代头孢菌素类DDDs应用比例较大,有必要加强头孢类抗生素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病人2005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为计算单位,对住院病人2005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DDDs、日用药金额等进行临床应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为三代头孢及其复方制剂:DDDs排序前3位的为头孢派酮/他唑巴坦钠、氟氧头孢钠、头孢呋辛钠等。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应控制第3代头孢及其复方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常建力 《吉林医学》2011,(6):1141-1141
<正>头孢菌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在组织体液中浓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过敏少等特点。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各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科学、合理地在临床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7年我院头孢菌素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9.57%;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量最大,用药金额占当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75%以上;2007年的第一代、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明显高于2005年。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明显增加,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防止滥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将我院近几年采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类,将给予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给予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54例患者作为讨论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详细情况,并对应急措施进行讨论。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77%,讨论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讨论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可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由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低于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使用,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7.
杨俐 《中外医疗》2008,27(19):154-155
目的 了解头孢茸素类抗生素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促进抗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静滴使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65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关医院感染率为2.75%,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率高,相关医院感染率也较高.原发病情严重.年幼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较大.结论 掌握头孢茸素类抗生素的性质并合理选用.对用药时同长、病情重、年幼志者进行严密监控,医院相关部门为临床及时提供头孢茸素类抗生素信息是控削其相关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合理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使用的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库情况、药物使用频度、主要药物使用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各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第三代销售金额和使用频率明显比第一代、第二代、复方制剂第三代和第四代药物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较常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等,主要使用方式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各药物的药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处于合理标准内,为确保治疗效果,需明确把握各药物使用方式和药理作用等,并按照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合理给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分类与合理应用。方法分析和总结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分类及特点、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合理应用和应用误区。结果与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加以掌握,针对具体疾病对头孢类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将该类药物的应用误区进行避免。头孢类抗生素的优点包括抗菌谱广、具有较强的杀菌力、较高的组织体液浓度、较少发生过敏反应和β-内酰胺酶稳定等,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该地区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该市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40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2例报表中涉及11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发生ADR头孢菌素抗生素以头孢曲松最多.结论 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的检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柯红玲 《实用医技》2007,14(35):4844-4846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过敏少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003年上海医院药品销售额前10位的药物中有三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分别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由于临床上出现了扩大使用范围和滥用现象,导致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增多,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现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陈方  乔一诚 《华夏医学》2005,18(2):296-298
随着头孢菌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迅速增长,笔者就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现状,临床分离致病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防治对策以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而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很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其中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本文结合8例患者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情况。方法对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头孢菌素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较强,服用后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但不宜长期、频繁使用。结论长期或频繁应用头孢菌类抗生素不仅不会获得显著抗菌效果,还会增加患者体内的病菌抗药性会逐渐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因此,临床上需要合理应用头孢菌素,降低病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体液浓度高、对β-内酰胺酶稳定和过敏反应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临床上出现了扩大使用范围和滥用现象。导致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增多,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每一代头孢菌素的品种均具独特的药理特点.只有使用得当才可获得最佳疗效。为了使患者能够更合理地选择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理论积累及用药经验,将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肖志刚 《中原医刊》2007,34(5):78-79
目的 评估本院的门诊药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121张,收集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2013张。进行科室、年龄分布、药物利用指数、用药天数、抗微生物药物联合用药等统计分析。结果 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分别为48.1%、13.2%、38.7%;病人年龄分布广泛(1d~82岁),人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天数为(4.73±3.79)d;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人均联合使用数为(1.38±0.57)种;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利用指数偏低。结论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婴幼儿较普遍;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欠合理,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不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性及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作为首选。近年来,由于临床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出现许多剂型。其中以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最为普遍[1],存在安全用药隐患。临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否做皮试有争议[2],我国尚无明确统一的规定,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具有法律效应的《中国药典》上并未明确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3]。因此,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静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的耐青霉素酶 ,临床疗效高 ,毒性低 ,过敏反应较青霉素低等优点。因而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生素。但应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以做到合理应用 ,使临床用药达到高效、安全、量小的目的。1 皮 试随着头孢菌素类第三代的出现 ,其过敏反应降低。据最近日本报道 ,头孢唑肟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万分之二。卫生部尚未对头孢菌素类的使用规定作皮试 ,但各医疗单位为了对病人负责 ,预防万一 ,均纷纷规定作皮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的浓度 ,通常为 30~ 60 0 μg/0 .1 ml。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