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产前子痫综合征行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4年-2000年收治重度妊高征产前子痫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全部治愈,无孕产妇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分娩新生儿54例(4例双胎),平均体重2400g,存活51例,占94.4%,死亡3例,占5.6%,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并及时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产前子痫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并比较分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124例临床资料,其中71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设为剖宫产分娩组;53例产妇行阴道试产,设为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术后严重黏连及子宫破裂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析阴道试产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均无新生儿死亡及子宫破裂发生。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剖宫产组产妇术后严重黏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行阴道分娩53例产妇试产成功48例,试产成功率为90.6%;阴道试产失败5例,其中1例子宫先兆破裂,2例宫缩乏力,1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主动要求改为剖宫产分娩。结论剖宫产并非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唯一分娩方式;在严密产前体格、影像学检查及全产程系统监护条件下,对于符合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可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3.
范书芳 《中原医刊》2005,32(12):14-14
目的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在农村开展围产期保健,对于子痫病人及时治疗,并抓住手术时机,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措施,术后继续综合治疗,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结果临床治愈35例,产妇死亡1例,分娩新生儿37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2例,其中腹壁子宫瘘1例。结论产前子痫已由单纯以产科指征逐渐扩大以子痫为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引产和择期剖宫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09年2月1日~2011年3月31日,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71例足月子痫前期产妇的病例资料。引产组52例,阴道内放置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或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择期剖宫产组119例,根据病情和产妇意愿,由医疗组选择择期剖宫产。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因素。结果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择期剖宫产率分别为57.3%和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程度、产妇血压和既往分娩方式等是决定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引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入住NICU率、羊水Ⅲ°浑浊发生率以及母亲产后出血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引产不影响分娩结局,对病情平稳且有引产指征的产妇鼓励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探讨妊娠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终止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妊娠期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病例,观察母儿病死率。结果:剖宫产36例( 6 7.9% ) ;阴道分娩1 7例( 32 . 1 7% ) ;产妇全部存活,产前子痫7例,产时子痫2例,产后子痫1例,重度子痫前期4 3例,并发胎盘早剥3例,子宫胎盘卒中1例,颅内出血1例,产后出血1 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7例,死亡4例(包括2例死胎)。结论: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极其有效的重要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探讨子痫病人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子痫病人的分娩方式剖宫产17例,其新生儿窒息6例(35.29%),阴道分娩7例,其新生儿窒息4例(54.14%),结论:子痫病人分娩剖宫产优于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产时影响新生儿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32例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相关指标及产前禁食时间等资料加以收集,分析新生儿血糖变化情况。结果38例产妇产后即时血糖≥11.1mmol/L,94例产妇产后即时血糖<11.1mmol/L,新生儿出生后即时血糖平均值二者差异显著(P<0.05)。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血糖水平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132例新生儿中共有低血糖新生儿24例,其产妇产时酮体阳性率为83.3%,其余血糖正常新生儿产妇产时酮体阳性率为37.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产前禁食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即时血糖、产时酮体阳性率均对新生儿血糖有一定影响。为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医护人员应鼓励孕妇采取适当分娩方式,剖宫产产妇应将产前禁食时间适当缩短,顺产产妇产程中鼓励其进食,确保产妇产时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产科诊断技术的提高,产前B超诊断脐带缠绕的符合率越来越高,为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了客观依据。我院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产前经B超诊断、产后证实脐带缠绕156例产妇中,正常分娩73例,剖宫产分娩66例,产钳术分娩17例,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现就这些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程的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 6小时内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需行剖宫产的 10 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各 5 2例。治疗组剖宫距末次抽搐时间小于 6小时 ,对照组剖宫产距末次抽搐时间 6 - 12小时。观察术中、术后子痫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子痫产妇的病情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2 9% ,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15 %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子痫抽搐控制后 ,尽早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对子痫患者病情恢复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子痫患者剖宫产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 6小时内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需行剖宫产的 5 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各 2 6例。治疗组剖宫距末次抽搐时间小于 6小时 ,对照组剖宫产距末次抽搐时间 6~1 2小时。观察术中、术后子痫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子痫产妇的病情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2 9% ,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1 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子痫抽搐控制后 ,尽早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对子痫患者病情恢复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杏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48-94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和子痫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及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54例子痫前期和子痫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4例产妇全部存活,子痫前期48例,子痫6例,剖宫产率88.89%.新生儿窒息5例(9.26%),围产儿死亡7例(12.96%).结论: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陈丽珠 《中外医疗》2016,(36):76-78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整群选取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产科分娩的209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209例产妇分为自然分娩组(阴道试产成功后经阴道分娩,72例)和剖宫产组(137例),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回顾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发现,自然分娩组产妇的产前BMI值较剖宫产组产妇小(P<0.05),既往有自然分娩史的产妇所占比例较剖宫产组(P<0.05)高,产后失血量和住院费用均较剖宫产组产妇少(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较剖宫产组产妇的12.4%低(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的体重较剖宫产组轻(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选择自然分娩对母婴健康产生的影响更小.临床应加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产前宣教,指导孕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3.
20例产前子痫的临床分析、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亚萍 《当代医学》2009,15(10):45-46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治疗护理分娩方式。方法对2006~2007年间收治的20例产前子痫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产前子痫,产前心衰2例、妊娠合并肝损1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1例、胎儿窘迫6例、新生儿窒息4例、早产儿5例、围产儿死亡1例、剖宫产11例、6例因孕周小于32W,病情控制稳定后转三级医院治疗。结论产前子痫的处理在对孕产妇积极解痉等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曾晓林 《中外医疗》2011,30(14):96-96
目的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产妇给予临床干预并观察产妇和胎儿结局。方法收集我科86例重度子痫的产妇病例,给予以积极降压、镇静、解痉为主的临床干预,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结果 11例(12.79%)自然分娩,4例(4.65%)采用臀位助产分娩,4例(4.65%)采用产钳术助产分娩,67例(77.91%)在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共15例(17.44%)出现并发症。围新生儿91例,死亡4例(4.40%),平均体重(3018.34±238.45)g,出生后5minApar评分(6.94±2.08)分。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给予产妇积极降压、解痉、镇静的临床干预,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5.
韦献琼  王克 《广西医学》2009,31(8):1147-1148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定期产前检查、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75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组53例、子痫组22例(11例产前子痫,5例产时子痫和6例产后子痫).结果 子痫抽搐控制后2 h终止妊娠14例(占产前产时子痫87.5%),产后出血11例(14.6%).新生儿窒息25例(33.3%),早产儿20例(25.0%),围产儿死亡5例(6.3%).剖宫产57例(76.0%).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及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积极作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处理在对孕产妇积极解痉等综合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前强化宣教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300例产妇中,接受产前强化宣教的150例孕妇为观察组,接受产前一般宣教的150例孕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孕妇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产前强化宣教可以降低产妇及母婴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周小燕 《当代医学》2013,(34):109-110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特征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从而为围产儿保健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30例分娩的高龄产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分娩的30例非高龄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死胎发生率、先兆流产率、产前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上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中子痫前期产妇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低于非子痫前期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高于非子痫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龄产妇新生儿阿氏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其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围产儿窒息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较高,新生儿阿氏评分较低,因此应对高龄产妇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确保母婴结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亲属参与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对产妇待产及分娩时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无绝对剖宫产指针的正常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产前宣教亲属参与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对照组实行正常倒班制的传统分娩模式,无产前宣教,无亲属陪伴。观察2组产妇待产及分娩时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待产及分娩时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自然分娩率高,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牢低,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宣教亲属参与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模式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为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对产妇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镇静、解痉、降压等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干预,8例产妇在病情控制后4至6小时内进行剖宫产手术,4例产妇在病情控制后48小时内进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4例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其中1例产妇出现产前子痫,该产妇经过经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产妇未出现产时以及产后子痫和其他并发症,16例产妇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存活16例。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进行护理,同时对产妇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并给以适当的治疗,视产妇情况进行终止妊娠,从而防止产妇病情进一步的发展,降低产妇围产期患病率以及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申素峰 《中原医刊》2002,29(6):15-16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05例重度妊高征的围产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胎龄达36孕周的围产儿无1例死亡及重度窒息,预后良好,而小于36孕周组和大于等于37孕周组的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均高于孕36孕周组,以重度妊高征为剖宫产指征有45例,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对产前子痫患者药物控制后再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可防止再抽搐。结论:重度妊高征达36孕周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应考虑终止妊娠,避免病情恶化。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重要措施,但并非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