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歇性畏寒、发热伴上腹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宏市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44-1045
1 病历摘要患者男 ,32岁。因间歇性畏寒、发热 8个月 ,伴上腹疼痛2 0d入院。自诉 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 (自测体温为 38.9℃~ 39.5℃ ) ,每次发作 1~ 2h ,未用药可自行退热 ;每月发作 1~ 5次 ,伴乏力 ,无午后潮热、盗汗 ,至今体重减轻 15kg ;近 2 0d来无原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隐痛 ,每次持续1~ 2min ,每天 2~ 3次 ;伴嗳气 ,无反酸、恶心、呕吐及腹胀 ,腹痛与发热无明显时间关系。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及大小便正常。于 2 0 0 3年 7月 16日以慢性胆囊炎收住内科。既往史 :2 0 0 0年发现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 ,2 0 0 1年 2月因合…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5岁.因发热8个月,于2002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0C左右,以午后为著,伴明显乏力、纳差、盗汗,无畏寒、寒战、咳嗽、尿急、尿痛等.阵发上腹部绞痛,持续半分钟左右自行缓解,无放散,无恶心、呕吐、反酸.大便有时干燥,有时每日2~3次,不成形.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女 ,13岁。 2岁时开始常述腹痛 ,腹痛剧时哭闹、呕吐 ,多在医院诊治后缓解。 7岁后能述清腹痛位于脐周 ,有时在全腹部。腹痛前精神不振、不思饮食 ;发作时呈隐痛及阵发绞痛 ,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 ,极少伴有呕吐 ,但无腹泻 ;用药、不用药腹痛均可缓解 ,缓解后能如常活动与饮食。腹痛发作无规律性 ,有时 4~ 5次 / d,有时 1个月 4~ 5次。曾到多家较大医院就诊 ,作过 3次胃肠钡剂造影检查 ,5次腹部 B超与彩超检查 ,先后诊断为肠蛔虫、胆道蛔虫、先天性肠道狭窄等 ,而作过相应的治疗。此次因腹痛频繁发作 9d,每次约 10 min,5~ …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2001/2009年收治的腹股沟管炎症误诊为腹股沟嵌顿疝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岁、25岁、70岁(平均32.3岁).发现腹股沟区肿块12 h~3 d急诊入院(其中2岁患者既往有腹股沟疝病史2 a,未手术治疗).左侧腹股沟肿块2例,右腹股沟肿块1例.所有患者起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已婚,农民.因上腹部疼痛4个月,加重伴呕吐10 d于2006-10-23人院.患者于2006年6月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发作,无向腰背部放射痛,疼痛以餐后为甚.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5岁,因腹部胀痛24 d入院,曾因恶心、呕吐5 d,乏力1 d住院治疗,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体格检查: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5次/min,未闻及明显高调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女,49岁.因肠梗阻术后3 d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由外院转入.患者1周前进食黑枣后出现肠梗阻,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3 d排气,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无发热,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对肝脏肉芽肿性病变合并出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0岁.以间断右上腹痛2个月加重伴发热2d为主诉入院.患者2个月前于劳累后出现乏力,右上腹痛,呈隐痛,无放射痛,当时未在意,未予系统治疗,入院前2d因腹部受较大外力(孩子在其腹部蹦跳),右上腹疼痛加重,为针刺样,伴后背痛、发热及寒战.无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8 a前车祸致腰椎损伤已行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女,30岁,G3P3.既往月经规律,1mp 2010-05-20.因发现盆腔包块3a,阵发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10-06-06入院.患者3 a前体检时B超发现右附件包块,定期监测包块直径约3.0~5.0 cm,内回声欠均匀.患者无不适主诉,未作特殊诊治.1d前无诱因阵发性右下腹隐痛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查体:T37.2℃,P 84/min,R 21/min,BP 105/70mm Hg,腹部平坦,右下腹腹肌稍紧,压痛,麦氏点无局限固定的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妇检:宫体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直径约6 cm的肿物,与宫体相连处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10.
婴儿回盲部肠内囊肿型肠重复畸形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婴儿回盲部肠内囊肿型肠重复畸形误诊为肠套叠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月龄。因间断便血、呕吐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呕吐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3~6次/d,伴腹胀及血便,2~4次/d,无脓液及里急后重,阵发性哭闹时,按揉腹部可稍缓解,无发热、腹泻、抽搐及皮疹等。精神食欲可,尿量不少。  相似文献   

11.
韦德英  刘鸣  颜磊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2977-2977
患者27岁,因孕33+2周上腹部疼痛1d,以原发性高血压并重度子痫前期,腹痛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情况: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1d,最初位于剑突下,渐扩散至左上腹,以至整个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间歇性加剧,向后背放射;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  相似文献   

12.
谭远宏  李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811-2811
1 病历摘要 女,30岁,G3R,既往月经规律,(1)mp 2010-05-20.因发现盆腔包块3 a,阵发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d于2010-06-06入院.患者3a前体检时B超发现右附件包块,定期监测包块直径约3.0~5.0 cm,内回声欠均匀.患者无不适主诉,未作特殊诊治.1d前无诱因阵发性右下腹隐痛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查体:T37.2℃.P 84/min,R 21/min,BP 105/70mm Hg,腹部平坦,右下腹腹肌稍紧,压痛,麦氏点无局限固定的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物.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孙均芳 《护理研究》2004,18(4):352-353
在临床工作中 ,经常遇到便块秘结致肠梗阻的病人 ,传统灌肠方法有时需要灌注多次才能达到目的。从 2 0 0 2年 6月至今 ,我们采用了新方法治疗便秘致肠梗阻病人共 17例 ,都一次成功。现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  病人 ,男 ,64岁 ,平素有便秘史 ,2d~ 3d大便一次 ,近 6d内未大便 ,出现腹痛、腹胀、恶心 ,呕吐 2d。因在家灌肠、输液等治疗无效来诊。查体 :体温 3 6.7℃、脉搏 72 /min、呼吸 18/min、血压 17.3 /10 .7kPa ,意识清楚 ,超力体型 ,心肺 ( -) ,腹部膨隆 ,无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未触及 ,左侧腹部触及长条形包块 ,轻度压痛 ,无…  相似文献   

14.
对以胸腹水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岁.发现腹部膨隆,呼吸促半月余,加重伴尿少2d入院.病程中偶有腹痛,可以忍受,无呕吐及腹泻,无发热,无咳嗽喘,无发绀及呼吸困难,无体重下降,无盗汗及乏力,伴呼吸增快,近2d腹胀明显,尿少.当地超声提示:腹水,双侧胸腔积液,弥漫性肝损害,来我院就诊.近半月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自服感冒药已愈.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自觉腹部膨隆1个月,突发下腹疼痛7h"于2009-9-17的17:00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初潮12岁,(6~7)d/30 d,量中,痛经(+),近1个月自觉腹部逐渐膨隆,伴上腹部闷胀不适,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排便习惯改变及黑便,曾就诊于消化内科,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部坠痛,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改变体位疼痛稍减轻,无放射痛,无发热、寒战.入院查体:T 37.6℃,P120次/min,BP 125/75 mm Hg.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腹部明显,肠鸣音弱.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光,举痛(+);因腹肌紧张,子宫、附件触诊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6日龄。因反复呕吐 40 d,腹泻 6 d入院。出生后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 ,呈非喷射性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吃奶后即吐 ,曾在当地医院住院 15 d,患儿呕吐减轻 ,6 d前又出现腹泻 ,7~ 8次 / d,为绿色稀水便 ,含奶瓣 ,在儿科门诊静滴头孢噻肟钠 ,口服思密达、米雅等治疗 2 d,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 :t38.1℃ ,P12 0次 / min,体重 3kg,神志清 ,精神不振 ,发育营养差 ,无明显脱水貌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皮下脂肪消失 ,腹软 ,不胀 ,未扪及包块 ,大便常规为黄稀便 ,镜检 WBC ,脂肪球 。血生化 :Na 119mmol/ L ,K 4 .37mmol…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11 个月.因反复呕吐1 个月于2008 年10 月22 日入我院就诊.患儿于1 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不伴胆汁,无咳嗽、发热、腹泻,当地诊所诊断为"感冒",服药无好转.此后几乎每天发作呕吐3 ~4 次,每次持续3 ~5 min,且无明显规律性.2008 年10 月12 日入住某省级医院,诊断为"周期性呕吐",相继给予阿莫西林、赛庚啶、多潘立酮治疗5 d 后呕吐好转出院.但是后来仍有反复呕吐,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13岁。因反复发作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入院,患儿从出生2个月后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每年发作3-5次,症状时轻时重,有时能自行缓解。查体:发育差,营养不良,腹部凹陷,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明显压痛。超声明显:胃及十二指肠稍扩张,上腹部横切扫查见肠系膜根部有一靶环状或螺旋状的中等回声包块(图1),实时观察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报告女,23岁。主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6 d、加重1 d入院。患者入院前6 d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以中上腹为主,为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可稍缓解;无寒颤、发热,无腹泻、便血,无心悸、憋气、呼吸困  相似文献   

20.
例1:男,58岁。上腹部疼痛5d,加剧伴呕吐10h入院。缘于5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恶心无呕吐,经抗感染、止疼及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入院当天进食油腻东西(猪肉)后腹痛加剧,继而出现全腹疼痛并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