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胃癌在全球虽呈下降趋势,但胃癌发病率在当前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肿瘤复发及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早期胃癌患者即使经根治性手术仍有50%左右术后因各种复发和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其中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占5%-29%[2],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沈林 《江苏中医药》2021,53(11):58-61
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约80%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中晚期[1-2].目前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35.1%[3],晚期胃癌的中位生存时间约为7~9个月[2],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胃癌防治中正不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肿瘤难治难愈,尤其病至晚期,难点很多,治疗棘手,需要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提高治疗水平.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是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体现形式.笔者针对胃癌治疗的难点问题,试从医案分析着手,使之贴近临床,探索辨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施俊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04-1605
魏品康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数十年,创立胃癌从痰论治理论体系[1],形成针对胃癌不同阶段不同兼证的消痰散结八法[2],其中消痰和胃法被应用于化疗后恶心呕吐(CINV)的防治,频得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管内肿瘤占全部神经肿瘤的14.3%~26.0%[1],椎管内肿瘤也称脊髓肿瘤,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组织,其中胸腰段脊髓肿瘤最为常见[2],其余分布于颈段、腰骶段及马尾.国内学者认为: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完全切除,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3].  相似文献   

5.
<正>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现已经成为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据相关调查~[2],胃癌在舟山海岛地区位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位,晚期胃癌的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姑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主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标准方案。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单用效果仍不甚理想。本  相似文献   

6.
正胃癌是全球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患者比例可达45%~[1],属中医学"癥瘕""积聚""胃脘痛""噎嗝"等范畴~[2],患者常表现有上腹部疼痛。癌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镇痛和原发肿瘤的治疗~[3],药物镇痛主要依据三阶梯治疗原则;而原发肿瘤的治疗又必须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进行。中医学认为,癌症疼痛主要是以瘀血、气滞、湿热、痰浊、寒邪、癌毒等"邪实"为主的"不通则痛"和以阳虚、阴虚、气血虚等"正虚"为主的"不荣则痛";治法主要有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7.
正胃癌为全球高发肿瘤,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转移[1],即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各种渠道,散播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新病灶[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参与多个环节干预胃癌的转移,在抗胃癌转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干预胃癌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对其干预机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大小约22nt的非编码RNA分子,通常定位于与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fragile site)。miRNA与肿瘤相关的证据最早源于染色体13q14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缺失的研究[1]。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与人类肿瘤相关的miRNA已有几十种[2],其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翔  叶人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8):618-620
胃癌是目前国内外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1]。对于中晚期胃癌,术后化疗是目前除手术外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但效果有限^[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减轻化疗后反应及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发挥了较突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发热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类,癌性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指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直接与肿瘤相关或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出现的发热,是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肿瘤患者发热病因中占第二位~[1]。研究表明~[2],癌性发热多见于老年男性,最常见于  相似文献   

11.
张莲香  刘玉文  陈领然 《河北中医》2008,30(10):1109-1110
胃癌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由于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疲劳、低氧等使能量失衡,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据专家统计,40%胃癌患者死于术后营养不良而并非本身治疗因素,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因此做好胃癌患者术后的情志及饮食护理极为重要.2006-01-2007-12,本院外科收治胃癌患者83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64例,术后通过加强营养、情志护理及营养药膳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士玲 《四川中医》2000,18(9):9-1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胃癌前期病变是指与发生癌的危险性相关的一类粘膜上皮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主要指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 0 2 % [1] ,轻度异型增生为 2 5%~ 1 1 % ,中度异型增生为 4 %~ 35% ,重度异型增生为 1 0 %~83% [2 ] ,肠上皮化生为 1 9% [1] 。由此可见 ,如能对胃癌前期病变及时发现和治疗 ,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胃癌前期病变的研究 ,是目前胃癌防治研究最活跃的领域。1 病因病机胃癌前期病变 ,一般归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纳呆范…  相似文献   

13.
<正>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1],治疗方法有多种,至今手术切除仍为首选,经颅和经蝶是2种常用术式。经蝶入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肿瘤切除彻底、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所以经蝶目前最为常用[2]。我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是消化道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约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4位[1],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2].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我国最觉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于此商者超过16万人,约占全站肿瘤死亡的1/5[1].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基因改变的多步矛过程.  相似文献   

16.
魏品康教授提出胃癌从痰论治理论[1],并根据胃癌不同兼证创立消痰散结八法[2],其中消痰和胃法用于防治化疗恶心呕吐[3],消痰和胃方是基于消痰和胃法的有效验方。笔者将其用于首次化疗患者,观察其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纳入病例为2011年4-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肿瘤科、呼吸科及中医科住院化疗患者。  相似文献   

17.
正恶性肠梗阻是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5%~43%[1],多见于卵巢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2]。中医治疗在恶性肠梗阻的姑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3]。我科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紫杉醇脂质体注射液和普通紫杉醇在治疗胃癌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方法:检索Pubmed,EBM,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等数据库,有关紫杉醇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种限于中文和英文。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紫杉醇脂质体VS普通紫杉醇治疗胃癌共纳入6个RCT,共计3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胃癌的有效率较高[OR=1.42,95%CI(0.92,2.18),P=0.11],受益率更高[OR=1.92,95%CI(1.14,3.22),P=0.01],受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紫杉醇脂质体不良反应关节痛[OR=0.09,95%CI(0.04,0.36),P0.000 01],肌肉痛[OR=0.07,95%CI(0.01,0.36),P=0.001],面色潮红[OR=0.06,95%CI(0.01,0.26),P=0.000 2]比普通紫杉醇发生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较普通紫杉醇所取得的胃癌治疗受益率效果效果明显,同时也能明显降低患者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相似文献   

19.
陈强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33-34
牙龈瘤是口腔外科门诊常见病,是以形态及部位命名的诊断学名词[1],它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炎性增生物或类肿瘤性病变[2],因其无肿瘤特有的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牙龈瘤有肿瘤的外形及生物学行为,如切除后易复发。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0.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西方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1],分别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十位[2].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主要为了达到以下3个目的:(1)切除现有病灶;(2)预防肿瘤复发;(3)预防肿瘤进展如肌层浸润、转移.TURBT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为了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演进和转移,在70年代以前,膀胱癌术后通常以塞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但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在3 a内复发,约有20%患者发展成为肌层浸润性肿瘤[1].70年代以后,大量研究显示膀胱肿瘤有免疫原性,并且动物实验也显示卡介苗(BCG)可用于模型动物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