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口腔鳞癌患者(观察组)20例纳入研究,检测口腔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和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血CD3+、CD4+、CD8+、CD5+ 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下降(t=7.908、7.282、2.428、4.360、4.329,均P<0.05),观察组术后血CD3+、CD4+、CD8+、CD5+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t=3.994、6.159、2.401、2.446、2.102,均P<0.05),但CD4+T淋巴细胞和CD4/CDs比值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t=2.741、3.133,均P<0.05).观察组术前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3.175、2.747、43.000、3.137、16.160、46.750,均P<0.05),观察组术后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较术前均有改善.结论 口腔癌患者较健康人存在着免疫抑制现象,主要变现为辅助性T细胞显著减少,而抑制性T细胞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赵伟  吴引伟  姚文虎  刘伟 《江苏医药》2008,34(3):222-224
目的 探讨有机锗多糖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患者辅助受体CCR5/CXCR4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HAART,治疗组在HAART基础上,另加用有机锗多糖,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辅助受体CCR5/CXCR4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外周血CD8 CCR5 及CD4 CXCR4 T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t=2.40,8.53,P<0.05);治疗组CD4 CXCR4 T细胞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CD4 T细胞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 有机锗多糖治疗可降低艾滋病患者T细胞部分激活亚群的表达,对艾滋病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艾滋病后的免疫重建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以20例正常人同期监测结果作对照.结果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分期越晚,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I、II期宫颈癌患者与III、IV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临床病理分期越晚,其免疫功能越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化痰解毒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化痰解毒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HOP方案治疗.两组均以化疗3个周期为观察时间.分析两组化疗疗效、化疗前后KPS评分、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及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RR(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48.72%)(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明显低于治疗前,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损害及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解毒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的变化,分析其对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HAART,选择同期10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段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分析治疗后两种计数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淋巴细胞最佳治疗切入点。结果 (1)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及12个月后的CD4+T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2)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 0.05),与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治疗前后的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 0.05),有效亚组及无效亚组的CD4+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计数均有高于治疗前(P 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相关趋势;(3)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ΔCD4+T淋巴细胞与ΔB淋巴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396,P 0.05);(4)ROC曲线显示,治疗前外周血B淋巴计数在101.28个/μl时,曲线下面积为0.853,治疗有效的敏感度为81.93%,特异度为83.47%。结论 HAART可明显提升艾滋病患者机体CD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同时治疗前B淋巴细胞计数对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CD+3、CD+4、CD+25)、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25)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及其与AA发病、免疫抑制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初诊AA患儿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并与正常儿童35例对照.病例组分为免疫正常组和免疫异常组,均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再障患儿外周血CD+8、CD+25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1),CD+4T细胞(P<0.05)、CD-3、CD+16、CD+56细胞(P<0.01)、CD+4/CD+8比值(P<0.05)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型患儿的免疫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大多数AA患儿存在CD+4/CD+8比值失调,CD+25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参与了发病,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了解发病机理、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8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结果 (1)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是95.12%,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8.05%相比较高(P <0.05);(2)护理前,研究组、对照组的CD_4~+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CD_4~+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免疫功能均有正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探讨哮平方在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采用哮平方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玉屏风颗粒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并且与正常组的40例小儿对照.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在治疗前外周血CD3、CD4以及CD8均低于正常组(P>0.05),CD4/CD8的比值也均低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以及CD8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以及CD4/CD8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CD3、CD4以及CD8均趋于正常数值.结论 哮平方能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降低了哮喘发作的频率,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实验组(32例)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DC(多西他赛+卡铂)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DC方案化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免疫状态.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疾病控制率(CR+PR+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40周,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31周,实验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比值有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反应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应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能减轻化疗某些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获益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PT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5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用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21%)(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PTB,能有效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12.
惠红霞  石超  薛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6-261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CD4+CD2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则明显升高(P<0.05);重型再障组与慢性再障组比较CD4+CD25+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D3+,CD4+,CD4+/CD8+,CD4+CD25+无统计学意义.(2)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CD4+CD25+明显升高(P<0.01).(3)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s+,CD4+CD25+明显升高(P<0.01).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CD4+CD25+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且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咽部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病例选自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受诊治的复发性咽部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思密达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治疗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10 d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比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愈合时间为(8.59±2.13)d,显著快于对照组的(19.84±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增加,而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4+[(39.81±3.18)%]和CD4+/CD8+(1.76±0.39)高于对照组[(34.28±2.6)%、(1.34±0.24)],而CD8+低于对照组[(22.67±2.09)%比(25.6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10 d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咽部溃疡患者疗效显著,且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均明显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值明显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 CD25+ 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6.
逯艳梅  李海峰  曹甦 《江西医药》2009,44(8):778-780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P-IgM阳性3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18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支原体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的含量.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患儿外周血Th1及Th1/Th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Th2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失调,Th1亚群功能低下以及Th1/Th2平衡的紊乱可能存其发病中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8例活动期IBD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分为UC组(溃疡性结肠炎,50例),CD组(克罗恩病,48例)。每个疾病种类下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静脉滴注英夫利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口服硫唑嘌呤治疗。另将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5例列为健康组作为参照。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UC组(96.00%vs.72.00%),CD组(91.66%vs.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及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CD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能显著提高IBD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缓解患者淋巴细胞分布异常,恢复受损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江苏医药》2012,38(4)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第4、8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率、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4天,实验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第8天,实验组HLA-DR、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血必净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经实施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CD3+、CD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XELOX方案化疗过程中,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CD4+T细胞计数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CD4+T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研究组计数显著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项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其CD4+T细胞计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