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宁 《天津药学》2002,14(5):47-47,71
高脂高黏血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高脂高黏既是独立病种又可作为病理现象对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其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学瘀血证范畴,活血化瘀是该病的主要治则.本文对使用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高脂高黏血症报道.  相似文献   

2.
近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除极少数的研究,几乎发表的文章都指出高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可经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而纠正。现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些新生儿疾病的首要表现之一,其病因包括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及部分原因不明者。笔者收集了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20例,并分析其发病的感染因素,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高危因素,以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26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与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高度近视、是否有眼外伤及是否有炎症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2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共发生高眼压34例,发生率为2.23%,其中年龄65岁及以上发生率高于65岁以下,合并基础疾病者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者,高度近视者高于其他患者,眼外伤者高于无眼外伤者,合并眼部炎症者高于无合并疾病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内障术后高眼压的原因较多,在围术期应引起重视,以尽量降低高高眼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石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45-2945
心脑血管疾病在国内外均属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自新版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出台后,国际复苏联合会制订推荐了一套新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与复苏的  相似文献   

6.
杨红梅 《河北医药》2012,34(12):1874-1875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多注意胆固醇血症的危害,对高三酰甘油(TG)血症则认为"不要紧"或"危害性不肯定".如今随着对代谢综合征的深入了解,发现高TG血症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控制TG水平异常升高是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防早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病因分析明确的占66.7%(140/210),主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G-6-PG缺陷症、早发母乳性黄疸、头颅血肿、肝胆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与围产因素相关的占33.3%(70/210),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粪染、高龄初产、剖宫产、出生后体重明显下降、母乳缺乏、肝内胆管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胎龄以及母亲产前使用催产素、镇静剂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催产的比例,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监测,积极喂养并及时处理新生几期的并发疾病,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天津医药》2003,31(5):301-301
世界老年人群的增长会使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以及随之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发生率上升。从而不可避免地使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增高。近几十年来已知某些维生素 (特别是维生素B 12)缺乏会使神经功能障碍 ,包括认知能力减低 ,而纠正维生素缺乏可使情况逆转。缺乏维生素B 12 和叶酸以及维生素B 6 可降低甲基化功能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处的一些代谢过程。高高半胱氨酸血症或血清总高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与血管疾病 (一般包括脑血管疾病 ,特别是有明显颈动脉狭窄者 )有关连。阿尔滋海默病(A…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 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叶酸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复发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初发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发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明确患者疾病后可给予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预防脑梗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粘滞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微循环障碍 ,使心脑肺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临床上有很多疾病 ,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等都与高粘滞血症有着密切关系。在心血管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 ,往往一种或数种血液粘滞因素即已开始升高 ,它标志着无症状病程已经开始。所以 ,积极治疗高粘滞血症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和预防高粘滞血症的有效药物 ,副作用少。作者对 80例高粘滞血症病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 ,取得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1.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慧芹 《北方药学》2011,8(6):26+5-26,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严重性危害性疾病之一,其主要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在出生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0ummoL@L,早产儿≥256ummoL@L,使之出现听力下降、智力下降、视力异常、运动障碍甚至脑瘫等毒性作用[1],增加了新生儿高残率和高死亡率,存活者三分之二留有永久性神经后遗症,为此引起了社会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杨玲 《淮海医药》2004,22(2):122-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高粘滞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 ,防治高粘滞血症可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提高该类疾病患者的生存率。笔者 2 0 0 0年 1 0月~ 2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主要是研究影响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因素。方法通过对已有的在我院住院过的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婴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感染、围生期因素、血液因素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分别占了639/6、15%、13%、9%。结论通过分析这个病症的发病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吉红  李代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35-273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1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10例病例中,由围生期因素所致64例,占58.18%,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窒息、剖宫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早产、高龄初产、产妇患妊娠胆瘀及产前使用催产素、镇静药等;新生儿自身疾病所致26例,占23.64%,主要包括感染、溶血、畸形等.其中感染16例,占总数的14.55%;母乳性黄疸14例,占12.73%;原因不明6例,占5.45%.结论:围生期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新生儿自身疾病,尤以感染为主.做好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预防控制感染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Hcy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有关,Hcy代谢相关基因形态性如MTAFR,CBS等突变可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导致高Hcy血症,进而与脑血管疾病相关联,补充叶酸,VitB6和VitB12可以治疗和预防高Hcy,至关重要,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敏红  刘小红 《中国药业》2008,17(15):75-7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其对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合并高黏血症33例,用阿魏酸钠3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另选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高黏血症患者全血黏度有明显降低(P〈0.01),血浆比黏度也有降低(P〈0.05)。结论阿魏酸钠对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宣自华  戴敏 《安徽医药》2009,13(3):233-236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的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的疾病,是引发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为了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动物模型开展实验研究已成为科研攻关有效手段。高脂饮食所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最为常见,本文就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和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某社区2816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天津市劝业场街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方法 2010年4月至8月期间对社区内281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电图、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尿素、肌酐.结果 主要疾病为高血压(58.91%),高胆固醇血症(26.49%),空腹血糖偏高(15.66%),高甘油三酯血症(14.99%),高尿酸血症(7.49%)等疾病.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在社区内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各项预防保健工作,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9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红 《安徽医药》2010,14(6):704-70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围产因素、头颅血肿、代谢性因素、其他或原因不明。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平 《首都医药》2000,7(10):36-36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患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人数逐年增多,直接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治疗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是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我科于1997年1月~1998年11月对101例此类老年人采用血脂康治疗,并追踪观察停药后血脂及血粘度的变化,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