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支架(internal ifxator,INFIX)固定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采用经皮小切口双侧髂前下棘部位置入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观察手术时间,通过骨盆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Majeed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状态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6个月,平均11.4个月。手术时间28~47min,平均35min。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3周。Matta复位标准结果,优7例,良4例,中2例。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症状,2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最终恢复正常;3例偏瘦患者术后尿频,其中2例男性诉性生活受影响。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2.30±8.15)分,其中优6例,良5例,中2例。结论 INFIX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损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可接受、疗效肯定,但术中应防止医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骨盆前环皮下钉棒内固定系统(internal fixator,INFIX)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探讨操作技巧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19例Tile B/C型骨折采用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同时骨盆前环骨折采用INFIX固定,骨盆后环损伤采用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骨盆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功能评分采用Majeed功能评分量表。结果本组患者术中Starr复位架复位时间15~39min,INFIX置入的时间19~27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术后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3个月。术后无休克,无切口感染。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主诉性生活不适。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2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骨折愈合时间7~15周。采用Matta等标准评定骨折复位结果优12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89.45%;Majeed功能评分优8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89.45%。结论 Starr复位架辅助复位INFIX内固定系统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技术操作简便灵活,患者功能改善度高,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及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前环外固定架固定(anterior pelvic external fixation,APEF)与皮下前环内置外架(internal anterior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由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1例骨盆不稳定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PEF固定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6~58岁,平均为(46.2±2.2)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4例,C型16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前环。INFIX组31例,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7~60岁,平均为(47.1±2.4)岁。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B型13例,C型18例;均采用皮下前环内置外架固定前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或术后并发症(包括医源性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松动、骨不愈合等)及疗效等。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2.3)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APEF组优1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INFIX组优9例,良1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APEF组优15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为83.3%;INFIX组优16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骨折均全部愈合。APEF组3例(10%)患者股外侧皮神经损伤,5例(16.7%)出现螺钉松动,4例(13.3%)发生钉道感染;INFIX组4例(12.9%)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3.2%)出现皮肤感染,无螺钉松动发生。APEF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较INFI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F组患者螺钉松动、钉道感染率高于IN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F和INFIX均能提高骨盆的稳定性,但INFIX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支架(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15例不稳定型骨盆前、后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4个月。切口总长度10~14 cm,手术时间80~100 min,术中出血量60~100 ml。术后根据Matta et al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8例,良7例。术后3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症状,1例切口感染。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3~12周。术后4~8周骨痂开始形成,10~20周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完全下地行走14例,1例扶拐行走;采用Majeed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4例,良1例。结论 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手术简便,安全系数高,符合骨科微创医疗原则和精准医疗原则,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应用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17年9月,采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40.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骨折根据Tile分型,B1型2例,B2型6例,C型11例。前环损伤包括双侧耻骨坐骨支骨折12例,单侧耻骨坐骨支骨折5例,耻骨联合分离2例;后环损伤包括骶髂韧带损伤2例,单侧髂骨骨折3例,单侧骶骨骨折11例,单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骶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1 d,平均6.1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47~123 min,平均61.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15 mL,平均61.1 mL。术后1例发生植钉处切口浅表感染,1例发生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无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肠道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1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9.5周;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2例术前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功能完全恢复,1例残留轻度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100%;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功能,获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微创治疗骨盆环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的疗效、特点及手术 方法。方法 2009年 3月至 2010年 12月, 治疗 17例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 男 9例, 女 8 例;年龄 21~75岁, 平均 42岁。根据 Tile分型, B1型 7例, B2型 3例, B3型 2例, C1型 4例, C2型 1例。 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 15例, 合并会阴部损伤 2例, 合并四肢骨折 12例。应用经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 架复位和固定治疗。采用 Cole等及 Matta和 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全部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18个月, 平均 6.5个月, 所有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 8~12周, 平均 9.2周。术后 3 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 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 1个月后缓解;5例发生软组织内钉道 感染, 经换药、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 4例愈合, 1例在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愈合。根据 Cole 等提出的骨盆骨折效果评分表进行功能评价, 优 15例、良 1例、可 1例, 优良率为 94.12%。按照 Matta 和 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 优 12例、良 3例、可 2例, 优良率为 88.24%。结论 经髋臼上方 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 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坐骨神经进行桥接,一期修复同侧股神经;B组:行桡神经与桥接神经吻合,术后3个月再切断同侧股神经并与桥接神经吻合。观察指标为电生理、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截面积恢复率。临床上应用C7神经根为动力神经源,将胫神经自小腿远端切断并向近端游离至臀部,应用带血管蒂的胫神经反转至颈部与C7神经吻合,待胫神经自颈部再生到臀部后,再将胫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来治疗2例截瘫患者。结果B组股四头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均优于A组;两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截面积恢复率及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例随访41个月,左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右侧3级;另1例随访24个月,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2-级。结论周围神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C7移位分期修复股神经可重建截瘫患者下肢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选择性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治疗14例Tile B型骨盆骨折,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Matta复位标准及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18 ml。术后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 ,优7例,良5例,中2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1.50±8.05)分,其中优5例,良7例,中2例。结论 :应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前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盆前环INFIX内置支架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10-2018-12诊治的19例Tile 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19例骨盆前环均采用INFIX内置支架系统固定,12例骨盆后环采用S1半钉联合S2贯穿钉固定,7例骨盆后环采用单一S2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对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5~66岁,平均42.8岁。骨折根据Tile分型:B2型9例,B3型6例,C1型7例,C2型3例,C3型1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6~43分,平均18.3分。合并脑外伤4例,四肢骨折7例,血气胸3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2 d,平均6.4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8个月。手术时间为65~142 min,平均72.5 min;术中出血量为42~124 mL,平均64.2 mL。术后出现2例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1例股神经麻痹、1例切口浅表感染,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价标准评定:优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骨盆功能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supra acetabular spinal pedicle screws and a subcutaneous connecting rod,INFIX)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INFIX手术内固定治疗12例骨盆环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6~65岁,平均38岁;病程均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ess分型,其中LC型5例,VS型3例,APC型4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1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按照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10例,良2例。结论:INFIX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经皮改良固定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治疗17例Tile B型骨盆骨折(B1型10例,B2型5例,B3型2例),男9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应用钉棒系统经两侧髂前下棘及任意一侧耻骨结节置钉后皮下套入长连接棒固定。对于单纯耻骨联合分离,则在两侧耻骨结节置钉后皮下套入短连接棒固定。结果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10~35mL,平均18mL。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骨折均I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为优8例,良6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2.70±8.05)分,其中优7例,良8例,可2例。结论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 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坐骨神经进行桥接.一期修复同侧股神经;B组:行桡神经与桥接神经吻合.术后3个月再切断同侧股神经并与桥接神经吻合。观察指标为电生理、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截面积恢复率。临床上应用C7神经根为动力神经源.将胫神经自小腿远端切断并向近端游离至臀部,应用带血管蒂的胫神经反转至颈部与C7神经吻合.待胫神经自颈部再生到臀部后,再将胫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来治疗2例截瘫患者,结果 B组股四头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均忧于A组;两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截面积恢复率及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例随访41个月.左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右侧3级;另1例随访24个月.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2^-级。结论 周围神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C7移位分期修复股神经可重建截瘫患者下肢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34例)和B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与B组比较,A组的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拔除时间更短,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骨折复位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5.9%),1例出现神经血管损伤(2.9%),B组有3例出现伤口液化(9.7%),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3.2%),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3.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型通用锁定系统(GLS)钢板治疗复杂骨折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采用GIS钢板治疗10例复杂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3 ~52岁,平均35.2岁。其中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例,前臂骨干骨折3例(AO分型:22B2型1例,C2型2例),骨盆骨折4例(Tile分型:B2.2型2例,C2型2例),胫腓骨骨干骨折2例(AO分型:42B2型1例,C1型1例)。对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7个月(3 ~12个月)随访。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示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或融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0~ 28周),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肌腱激惹、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例Tile分型为C2型的骨盆骨折患者残留臀部后方疼痛伴跛行,其余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4例前臂骨折患者DASH评分平均为18.2分(0~38.5分);3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1例;2例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采用SF-36量表评定疗效:均为优。结论 新型GLS钢板为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尤其适用于骨干部多节段复杂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损伤早期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男性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尿道黏膜裂伤或尿道部分断裂患者行留置导尿,另28例尿道完全断裂患者均在伤后24h内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尿道会师加牵引,其余10例单纯膀胱造瘘。结果:随访6个月~5年,8例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通畅6例,尿线变细2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排尿正常。18例尿道会师加牵引患者,拔管后适时扩张尿道,排尿通畅15例,尿线较细3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后,1例排尿通畅,2例失败。10例单纯膀胱造瘘患者,术后均不能排尿,分别于伤后6~12个月行开放手术及尿道内切开治疗。结论: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是治疗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的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2月~2002年11月,对11例股骨近端瘤性病变行股骨近端切除、带部分股骨假体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7例,女4例。年龄40~69岁。左侧9例,右侧2例。其中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7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畸形性骨炎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例,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结果术后9例获随访1~5年,2例失访。1例术后创面渗血、股部近端连续加压包扎5d后股四头肌功能丧失,股前部感觉消失;术后5年随访股四头肌肌力0级,股前部感觉减退,绳肌及小腿伸屈肌群肌力3级,跛行,需扶拐行走。5例股四头肌肌力3级,其中2例感觉股部近端阵发性疼痛,尤以久站及行走后疼痛明显,均为双极杯股骨头假体置换者;3例股四头肌力4级。8例髋关节外展10~27°,髋关节屈曲,平均74°。采用Harris标准评定,良(80~89分)3例,中(70~79分)5例,差(70分以下)1例。术后无感染,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及假体松动。结论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术后股四头肌无力发生率较高,与股四头肌上部附着处丢失有关。术中将股四头肌,特别是其附着的内、外、后肌间隔贯穿固定于假体体部,可望有效改善股四头肌肌力。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以来,我们采用腹外斜肌、腹直肌为动力肌,重建股四头肌功能,治疗儿麻后遗症股四头肌麻痹无邻近肌可供转移的患者235例,经1~3年随访,效果较满意。临床资料一、性别:男144例,女91例;年龄:6~27岁,平均15.5岁。肌力:一侧下肢肌广泛麻痹98例,双下肢肌广泛麻痹40例,屈髋肌、内收肌、股四头肌等麻痹9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THR相关的股神经麻痹的危险因素及基本对策。方法:总结2001年-2005年作者经历的3例THR后股神经麻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例1麻痹产生或加重,可能与手术难度大、拉钩牵拉、挛缩神经被拉伸、血肿压迫和术后脱位等多种因素相关。例2麻痹由血肿压迫引起,止血不良、引流不畅和抗凝药物是血肿原因,与肢体延长不直接相关。例3麻痹也有手术时间长、过度牵拉和肢体延长等多种因素,休克后麻痹加重与神经缺血相关。分别随访4个月、4年和3年,例1经16周基本恢复,但偶有膝内侧烧灼痛;例2经6周肌力恢复,28周感觉恢复,但内踝感觉轻度减退;例3经18个月肌力恢复,感觉经3年才基本恢复。结论:手术困难、拉钩牵拉、肢体延长、血肿和脱位等是常见危险因素:认真手术设计、规范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损伤:保守治疗是基本方法,恢复期长,运动恢复快,感觉恢复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例采用构建肌肉组织床行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股神经长段缺损的经验。方法 2015年3月及2017年10月共收治2例医源性股神经缺损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48岁及52岁。股神经缺损长度分别为11、12 cm,股四头肌肌力均为M0级。分别于前次术后1、2个月行腓肠神经移植术,术中于髂肌、腰大肌肌间隙制备通道作为移植神经组织床。术后常规康复锻炼。结果术后2例患者分别获随访34、26个月,股四头肌肌力均恢复至M4+级,步态恢复正常。结论将移植神经植入肌肉组织床可以获得较好营养供给,有利于移植神经再生,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