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究甲亢与糖代谢功能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7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两组受试者知情同意下测定并比较其胰岛素、血糖、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利用Pearson检验对甲状腺激素与糖代谢功能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0例甲亢患者中糖代谢功能紊乱者51例(糖耐量异常36例、糖尿病15例)、糖代谢功能正常者19例;观察组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结果提示,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r=0.911,P<0.05),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抵抗无相关性(r=-1.243、-2.210,P>0.05)。结论:糖代谢功能紊乱为甲亢患者临床常见情形,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性,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抵抗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状态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浓度,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将测得TSH值,按四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范围内血清TSH水平与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TSH高水平组(TSH3.5—4.6mIU/L)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均较TSH低水平组(TSH0.3~1.4mIU/L)明显增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下,高水平的TSH对糖脂代谢紊乱、体重增加及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影响,临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选择10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给予甲亢药物联合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BG、FT3、FT4明显下降,TSH上升,(P 0. 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能改善糖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血糖状况。  相似文献   

4.
吴卫平 《山东医药》2010,50(13):82-8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5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空腹及餐后1、2h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糖耐量正常15例,糖耐量减低25例,糖尿病10例。甲亢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亢时可导致糖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n=46),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46)。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 PG)、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在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统计分析两组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的Hb A1C、2h PG以及HOMA-I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HOMA-IS指数、ISI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Hb A1C、2h PG以及HOMA-IR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ISI、HOMA-IS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合并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对胰岛素功能分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临床应常规进行检查,并定期随访,以便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变化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5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甲亢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血压、肝功以及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对各组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甲减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BMI、WC、WHR、TC、TG、LDL-C、TSH、FT3、FT4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腹型肥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叶学和  梁深  谭宗莲 《内科》2009,4(3):348-34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与肝功能的一些指标变化关系。方法对316例甲亢患者行甲功、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L);比较分析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两组之间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分析甲亢患者肝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甲亢性肝损害组TSH、FT3、FT4比无肝损害甲亢组高(P〈0.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时主要以ALP、ALT、AST的异常增高为主;并且FT3、FT4分别与ALP、ALT、AST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特别是ALP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能否用ALP来协助甲亢诊断和治疗观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TH)的关系。方法 甲亢组50例,来源于2008、2009年就诊于哈医大二院内分泌科患者,均为新确诊尚未服药病例;以同时间到医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排除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ELISA法测定血清抵抗素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AP)法测定空腹血糖;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H);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法测定甘油三酯(TG);均相酶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比较抵抗素与血糖、血脂、TH的关系。结果 甲亢组血糖[(5.2±0.7)mmol/L]、抵抗素[(132.1±41.3)μg/L]、FT3[(19.8±8.7) pmol/L]、FT4[(54.1±29.6)pmol/L]、胰岛素[(7.9±2.8)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3±1.0)]明显高于对照组[(4.7±0.5)mmol/L,(65.1±5.9)μg/L、(4.1±0.6)pmol/L、( 14.3±2.2)pmol/L、(6.4±2.7)mU/L、(1.5±1.2);t值分别为4.64、10.17、11.42、8.49、4.48、9.42,P< 0.01或<0.05]。甲亢组T-CH[(3.7±0.8)mol/L]、LDL-C[( 1.8±0.6)mol/L]、TSH[(0.01±0.01 )mU/L]明显低于对照组[(4.6±0.7) mol/L、(2.3±0.7)mol/L、( 1.80±0.90)mU/L;t值分别为5.30、3.33、14.48,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抵抗素与FT3、FT4、HOMA-IR呈正相关(r=0.719、0.790、0.396,P<0.01或<0.05),与T-CH、LDL负相关(r=-0.364、- 0.519,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甲亢组抵抗素与FT3、FT4、HOMA-IR正相关(r=0.756,P均<0.01)。结论 抵抗素水平的调节受甲状腺激素影响,甲亢患者血抵抗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糖尿病(DM)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血糖、血脂变化,探讨甲亢确诊前后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剂量及调整方法.方法 选择甲亢并DM患者24例(观察组)、甲亢继发DM患者26例(对照组),检查两组的甲状腺激素(FT4、FT3、TSH)、血糖(FPG、2 hPG、HbA1c)、血脂(TC、TG)水平,比较观察组确诊甲亢前后的胰岛素用量.结果 观察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5),TC、TG、FPG、2hP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确诊甲亢前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4.5 ±6.1)U,确诊甲亢后血糖指标明显升高(P均<0.01),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达标时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57.8±8.5)U,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 甲亢并DM与甲亢继发DM的临床表现不同,其甲状腺激素、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甲亢并DM患者在确诊甲亢后血糖指标明显升高,胰岛素用量较确诊甲亢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甲状腺功能、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50例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30例,测定其治疗前及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空腹血清胃促生长素、胰岛紊、血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以健康对照者30例为对照.甲亢患者治疗前血清胃促生长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63.2±9.6)ng/L对(80.9±13.9)ng/L,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HOMA-IR是胃促生长素的独立影响因素(r=-0.314,P=0.02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胃促生长素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本研究提示,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胃促生长素水平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20,(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甲亢伴房颤患者70例(观察组)和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单纯甲亢患者7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对甲亢伴房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T、FIB、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伴房颤患者的APTT与FT3、FT4呈负相关(r=-0.223,r=-0.250)。结论甲亢伴发房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凝血功能状态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单纯甲亢患者的差异不大,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Graves病住院患者254例,根据肝功能将患者分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组(A组,n=159)和甲亢肝功能正常组(B组,n=95),比较两组的基础代谢率(BMR)、甲状腺重量、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组的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TPOAb均高于B组,而TSH低于B组(t或z=-4.720~-2.276,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r=0.157~ 0.270,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OR=1.052,95% CI:1.001~1.105)、BMR(OR=1.019,9.5% CI:1.006 ~ 1,033)是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与FT3、FT4、TRAb、BMR、甲状腺重量有关.其中FT3、BMR为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密度特点及其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340例中青年甲亢患者及16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前臂、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比较2组间骨密度及Ca、P、ALP的差异。根据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对中青年骨质疏松诊断的不同定义分别将甲亢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ON1)和骨质疏松组(OP1)、骨量正常组(ON2)、骨量减少组(OD2)、骨质疏松组(OP2),比较使用2种诊断方法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TH)及TSH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桡骨全部、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均P0.05)。根据ISCD定义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6.8%,根据IOF定义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为27.1%,前臂较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更明显。甲亢患者骨质疏松组较骨量正常组的FT3、FT4明显升高(P0.05),TSH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桡骨骨密度与FT4、Ca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结论中青年甲亢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骨量丢失较明显的部位为桡骨,过量甲状腺激素及低TSH均可导致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选取T2DM患者103例,随机平分照组51例给予30/70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30/70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各指标[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 1个月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HOMA-β高于对照组,HO-M A-IR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69%(4/52),对照组为3. 92%(2/51),(P 0. 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可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病人甲状腺功能与24 h尿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脑梗死病人200例。按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40例[脑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正常]、轻度亚临床甲减组60例(FT3、FT4正常,4 m IU/L≤TSH10 m IU/L)、重度亚甲减组60例(FT3、FT4正常,TSH≥10 m IU/L)、临床甲减组40例(FT3、FT4降低,TSH≥4 m IU/L)。其中轻度亚甲减组及重度亚甲减组的病人均分别再随机分为服药亚组和未服药亚组,各亚组均为30例。2个未服药亚组采用常规治疗,2个服药亚组加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6个月。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比较4组24 h尿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4组病人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脑梗死合并重度亚甲减组、临床甲减组24 h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 05)。重度亚甲减服药亚组6个月时24 h尿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重度亚甲减未服药亚组降低(P0. 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应积极筛查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和干预重度亚甲减,以减少肾损害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选择70例26~58岁初发首次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配到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药物治疗组,半年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和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胰岛素组胰岛功能有较大的改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有助于β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甲状腺功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明确甲状腺功能是否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危险因素。方法MCI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人各80例,空腹抽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糖、血脂、血尿酸(UA),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分析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结果 TSH与老年人MMSE评分负相关(B=-1.6,P=0.000),FT4则与其正相关(B=2.2,P=0.04),FT3与其无显著相关;正常高TSH组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TSH中间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SH和FT4是老年人MCI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轻度降低可以影响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不同透析方案状态下C-反应蛋白(CRP)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将中老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分为两组:血液透析(HD)组(n=30),腹膜透析(PD)组(n=30);另外纳入3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RP、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之间的关系.结果 HD组和PD组FT3、FT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T3和FT4在HD组和PD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PD组TSH水平显著高于HD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组CRP与FT3呈负相关,但在PD组中没有发现相关性.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与低FI3综合征有关,但在PD患者中没有发现此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碘131对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密度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甲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基础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组基础上联合碘131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指标水平及骨密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治疗前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β-胶原蛋白(β-CTx)、Ⅰ型前胶原N端肽(PⅠNP)水平及桡骨、腰椎2~3、髋骨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基础组(均P<0.05)。结论 碘131可有效纠正老年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缓解突眼等症状,抑制骨代谢,提高骨密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和血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变化。比较两组心肌酶、血脂和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心肌酶和血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LDH、CK、CK-MB和α-HB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H、CK、CK-MB、α-HBDH、TG、TC和LDL-C与FT3和FT4呈负相关,而与TSH呈正相关;HDL-C与FT3和FT4呈正相关,而与TSH与负相关。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心肌酶和血脂明显异常,且与甲状腺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