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认识海绵体的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bundle,NVB)的解剖结构,探讨保留性神经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保留NVB的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5例患者及伴侣于术前、术后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调查评估勃起功能状况。12例行开放性保留NVB的全膀胱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保留NVB的全膀胱切除术;其中保留双侧NVB者12例,保留单侧NVB者3例。结果:15例保留NVB的患者术后60.0%(9/15)可获得满意勃起,IIEF-5评分为(18.3±3.7),ED发生率为40.0%(6/15)。结论:熟悉NVB的解剖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勃起神经,对减少医源性阳痿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D腹腔镜在保留性神经膀胱全切术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2D腹腔镜的差别与优势。方法:收集2012~2015年112例行保留性神经膀胱全切及开放下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的资料,其中3D腹腔镜作为辅助方式的有34例,我们通过比较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时间,闭孔神经保留率,腹腔镜下膀胱摘除手术时间,腹腔镜手术出血量,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勃起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者术后疲劳评分情况来评价3D腹腔镜相对传统2D腹腔镜的优势。结果:与传统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有更少的腹腔镜下膀胱摘除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得到更好的保留以及术后术者眼睛疲劳指数更低。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术前IIEF-5评分、年龄60岁以及使用3D腹腔镜作为辅助技术与IIEF-5评分独立相关。结论:相对于传统2D腹腔镜而言,3D腹腔镜在保留性神经膀胱全切手术中能有效缩短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手术时间、降低术者手术疲劳的程度以及能更好的保留血管神经束,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神经电刺激技术进行盆腔自主神经的监测及保护,探讨该方法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及勃起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应用神经电刺激技术进行盆腔自主神经监测及保护,对照组采用肉眼神经辨认及保护。采用超声测定膀胱残余尿(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二次导尿率等指标评估排尿功能;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评估男性勃起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增加[(146±24)min vs(125±28)min,P0.01]。实验组术后RUV值[术后7 d:(32±16)ml vs(52±19)ml,P=0.005;术后1个月:(26±13)ml vs(40±18)ml,P=0.026]及IPSS值[术后7 d:(8±4)分vs(12±5)分,P=0.008;术后1个月:(6±3)vs(8±4),P=0.021]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IIEF-5数值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10.7±2.2)vs(9.3±2.4),P0.01;术后6个月:(15.4±1.8)vs(13.2±2.0),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使用神经电刺激技术辨识保护盆腔自主神经是可行的,能更有效保护患者术后的排尿及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4.
膀胱全切术后阴茎勃起障碍调查及西地那非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及西地那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5年2月53例膀胱全切患者临床资料。年龄35~62岁,平均51岁。32例行原位回肠膀胱术,21例行Bricker回肠膀胱术。保留血管神经束者28例,未保留血管神经束者25例。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估术前、术后及西地那非治疗前后勃起功能状况。结果随访16~47月,53例膀胱全切患者ED发生率为73.6%,其IIEF-5评分由术前(21.6±3.8)下降至(4.3±5.1)(P<0.05)。保留血管神经束膀胱全切ED发生率为57%,而未保留血管神经束者ED发生率为92%。39例ED患者中,13例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其中9例保留血管神经束者治疗前后IIEF-5评分分别为(5.3±1.2)和(20.6±2.3)(P<0.05);而未保留血管神经束者治疗前后IIEF-5评分分别为(2.0±1.4)和(2.6±1.7)(P>0.05)。结论勃起功能障碍是膀胱全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保留血管神经束可保留部分患者的勃起功能,同时也是应用西地那非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享经膀胱路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vRARP)的技术要点及体会。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vRARP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术式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即刻尿控率、术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问卷(IIEF-5)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1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2±39)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为(76±40) mL,无患者输血。术后中位IIEF-5评分16(12~22)分,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2~5) d。术后中位拔除尿管时间7(5~14) d,其中12例(92.3%)患者拔除尿管后实现即刻尿控。无Clavie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ClavienⅠ~Ⅱ级并发症4例(30.8%)。结论 TvRARP有较高的即刻控尿率和较佳的性功能保护作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适合经严格筛选的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中血管神经束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4年3至7月对42例TNM分期为T1b~T2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筋膜内剥离血管神经束技术行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要点:经筋膜内沿前列腺包膜锐性分离至前列腺尖部,保留尿道括约肌和尿道直肠肌;正确判断前列腺与膀胱颈交界部,保护膀胱颈环状肌环;横行离断膀胱颈后唇,在狄氏筋膜和膀胱肌外层之间向膀胱颈近端方向适当游离膀胱颈后唇;吻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将吻合口的前壁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术后随访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失血量80(50~210)ml。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拔出尿管时间平均10d,术后尿漏2例。随访时间平均11(8~12)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tPSA,均0.2 ng/mL。术后3、6个月控尿有效率分别为90%(38/42)和93%(39/42)。术后3、6个月,勃起功能评分:术前21分的31例分别为81%(25/31)、87%(27/31)。结论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经筋膜内保留血管神经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前列腺周围解剖组织结构的完全性保留可加快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一组行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中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物替代被切除的海绵体神经。共有 12例术前有性功能的患者 (平均年龄 5 7岁 )接受了手术。均为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 ,术中行包括双侧血管神经束在内的广泛切除和移植物替代。术后 3、6、12、18个月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 16个月 ) ,随访采用针对患者及其配偶的有关勃起障碍的问卷进行。另有一组 12例未行神经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在神经移植组患者 ,有 4例术后有自发勃起 ,不需应用任何医疗辅助手段 ,可插入阴道 ,完成性交。有 5例自我描述 40 %~6 0 %自发勃起 ,阴茎膨胀 ,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对特定分期直肠癌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对盆腔自主神经所支配的(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勃起、射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7例直肠癌男性患者,分为腹腔镜TME+PANP组(腹腔镜组)与开腹TME+PANP组(开腹组),对比分析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1年内排尿、性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储尿、排尿、勃起、射精功能均优于开腹组;而远期(术后1年)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T_3N_2M_0期及以下的直肠癌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最大限度地维持了男性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诊疗数据及文献回顾,探讨膀胱小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1997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13例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SCCB)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分期及治疗方式,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 13位患者平均年龄(71±10.12)岁。血尿为首发症状占92.31%。Ⅰ期(T_1N_0M_0)1例,Ⅱ期(T_2N_0M_0)5例,Ⅲ期(T_3N_0M_0,T_(4a)N_0M_0)3例,Ⅳ期(T_(4b)N_xM_x)4例。共随访12例患者,1例失访。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6.67%,3年总生存率33.33%,5年总生存率33.33%。保留膀胱手术联合PE(依托泊苷+铂类)化疗者,1年的生存率88.89%,3年的生存率44.44%,5年的生存率44.44%。结论 SCCB作为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预后普遍较差。综合文献及本研究,对于局限无进展期疾病,根治性膀胱手术加PE化疗治疗效果较好,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似乎更具优势,对于高龄、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及保留膀胱意愿强烈的患者可采取保留膀胱的手术联合全身PE化疗,但需要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阻断技术在腹腔镜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3例应用改良血管阻断技术开展腹腔镜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64~73(68.8±3.15)岁,13例均为常规体检提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术前PSA 4.71~16.12(9.71±3.50)μg/L。13例均经会阴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组织Gleason评分6分7例,7分6例。术前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运用改良分束浅表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联合前列腺外侧蒂血管阻断技术行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结果:1例术中一侧包膜破裂,快速冰冻提示切缘阳性,故该侧改筋膜外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3例均未发现切缘阳性。8例术后即刻恢复尿控,5例拔除尿管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1个月起开始使用小剂量他达拉非片(5 mg qd),术后1、3个月勃起功能恢复IIEF-5评分> 15分分别为31%(4/13)和62%(8/13)。结论:采用改良血管阻断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