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91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391例急性脑血管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5.9%。上消化道出血随年龄增长而多发,≥70岁者,占51.6%,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P<0.01),丘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高于其他部位出血(P<0.05,P<0.01),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其他脑梗死(P<0.01,P<0.05),重型脑血管病高于轻、中型(P<0.0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高(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标志,病死率高,其发生与脑血管病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组症状,常由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疾病所致,而在上消化道出血基础上并发脑梗死则较少见。笔者在最近3年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的病例。复习有关文献,现对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该院2008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该组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肝硬化占35%,大出血占60%,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占80%;出现脑梗死的时间平均为上消化道出血后的3.6d;大面积梗死患者中60%使用抗纤溶药。结论对于老年人并伴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的疾病,且既往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3d左右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概率最高,医护人员应当认识到该类危险,治疗时应当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4.
白彦君 《现代保健》2009,(35):76-7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68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病灶特点、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者比较,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者表现为小灶性梗死、多发为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异常,神经功能损伤以重型为主,治疗显效率差,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以小灶性、多发、常合并血脂异常、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及预后差为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并发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义乌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3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入选患者脑微出血发生情况,分析其并发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微出血132例,发生率为33.9%。并发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非并发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9,P〈0.001)。并发组患者的合并高血压比例、脑卒中史比例和吸烟史比例等均明显比非并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5,P=0.001;χ2=27.435,P〈0.001;χ2=7.461,P=0.006)。并发组患者的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比非并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5,P〈0.001;t=3.210,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脑卒中史和吸烟史以及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及治疗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1)本组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使用过抗纤溶药止血,提示应用这类药物可能是诱发脑梗死的原因之一。(2)本组上消化道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76.0岁,其中33例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提示继发脑梗死可能与年龄、基础疾病相关。(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后继发脑梗死多在1周内发生,提示出血后1周内治疗十分重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度。(4)脑梗死多见于基底节区,提示这是颈动脉、脑动脉硬化、斑块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治疗前及时判断,可避免不必要事件发生。(5)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可能因出血量大,使用治疗药品多,特别是与大剂量应用抗纤溶止血药物有关。(6)老年人存在消化道溃疡,更容易发生出血后脑梗死,本组患者有50%存在消化性溃疡病史。结论老年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治疗不当,易继发急性脑梗死,临床上应密切观察,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梗死后出血的病因、机制、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死亡9例,其余好转或不治出院。其中合并梗死后出血18例,4例临床死亡。结论梗死后出血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预后主要是取决于梗死后出血的部位、范围等,应动态CT观察,进行病因干预和综合治疗将有助于减少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累积logit模型分析了2330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依次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冠心病、基底节梗死、腔隙性梗死、大面积梗死、专科治疗,OR值分别为0.551、0.331、0.633、0.728、1.761、0.228、2.659。合并有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冠心病的患者或大面积脑梗死、基底节梗死的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而专科治疗和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较好。结论临床上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等合并症,并尽可能做到专科治疗,以提高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48 2%),急性胃黏膜病变占30.3%,恶性肿瘤占17.8%.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明显增多,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非痉挛发作(NCS)及NCS持续状态(NCSE)的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 对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病程第1周内做3~4次脑电图检查,对首次发现有NCS及重症脑梗死患者重点监测,延长描记时间.结果 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异常脑电图78例(60.0%),并发NCS42例(32.3%),其中17例为NCSE(13.1%).并发NCS患者梗死部位在脑叶35例,皮层下7例.本组重症脑梗死患者56例,并发NCS 27例,其中11例为NCSE.NCS及NCSE均在急性脑梗死病程第1天检出.结论 NCS及NCSE可通过脑电图监测实时反映出来,NCS和NCSE的发生与脑梗死病情轻重及梗死部位有关,重症脑梗死及脑叶梗死患者发生率高,疾病早期并发NCS及NCSE发生率较高,越早行脑电图监测,发现NCS及NCSE几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