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行麻醉诱导联合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化钠麻醉诱导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诱导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诱导方式下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结果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的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诱导方式,在行气管插管时其平均动脉压情况高于对照组,且气管插管后心率升高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患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诱导方式,能有效避免血压下降,有利于手术治疗顺利展开,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评价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3、5 min两组患者SBP、DBP、MBP以及HR的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各时段SBP、DBP、MBP、HR相比,观察组均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插管后1/3 min与诱导前相比,SBP、DBP、HR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对照组麻醉后各时段MBP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段SBP、DBP、MBP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与诱导前相比,HR在麻醉后各时段均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1,对照组则静脉输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组均应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全麻诱导。记录2组患者在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诱导麻醉后,2组患者的心率均减慢,试验组尤为显著(P<0.05);插管即刻至插管成功后的5min,试验组心率与诱导前比,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与诱导前相比,心率在插管成功后1min显著升高,在插管即刻、插管成功后3与5min维持诱导前水平;对照组心率增快强于试验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2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前的血压下降,插管即刻2组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尤以对照组显著(P<0.05);插管成功后的1~5min试验组血压水平与诱导前相差不大,但对照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诱导前,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人气管插管前后,可显著减少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降低心肌耗氧,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手术的冠脉搭桥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2组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HR)、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观察2组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T2与T3比较对照组HR、SAP、MAP,观察组SAP、M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和T4 HR、SA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胸壁肌肉僵直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右旋美托咪啶组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对照组使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插管时和插管后1min、3min的MAP、HR比对照组低(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当(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发生心动过缓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对插管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高血压病史需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右美托咪啶组(n=2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第1、3、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同时刻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很好地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妊娠心脏病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通过全麻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诱导进行麻醉,实验组即右美托咪啶组是在常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试验中需要记录行麻醉诱导前、后和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妊娠心脏病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右美托咪啶组在给予右美托咪啶后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的抑制妊娠心脏病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由于全身麻醉诱导和术中气管插管所较容易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右美托咪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 4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不给予术前用药,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15 min泵注完毕后给予0.5μg/(kg·h)维持直至手术完成。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其他麻醉过程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PP)在给药前、给药后5、10、15 min、插管前(T4)、插管后即刻(T5)、插管后5 min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各个时间段上,同一项目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4与T5 SBP、DBP、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4与T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很好的起到稳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保留呼吸的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1~2级,拟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或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5例。右美组:按1μg/kg剂量,采用微量注射泵于10~15 min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分3次以2%利多卡因进行舌根、会厌部表麻;环甲膜穿刺,以2%利多卡因2~3mL气管内喷雾麻醉。对照组不予右旋美托咪啶,表麻及气管内喷雾麻醉同右美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1min、3min、5min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气管插管前的MAP、HR、SpO2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气管导管插入后1min、3min右美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 86%,P<0.05)。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张口行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表麻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气管插管,可减少插管时的循环波动,可安全用于此类插管。  相似文献   

10.
江伟群  陶晓三 《江西医药》2012,47(7):621-622,637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咪达唑仑(Ⅰ组)和右旋美托咪啶(Ⅱ组).记录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 HR、MAP、和SpO2,结果两组患者均插管成功.但Ⅱ组患者类似自然睡眠,各时点MAP、HR、SpO2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Ⅰ组T2时MAP、HR、SpO2有明显变化,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配合清醒插管合作度有差异.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表面局部麻醉可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