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曾德春  官德容 《护理研究》2004,18(2):314-314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1],在我国开展已有十余年历史^[2]。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3]。如何将切除的病变标本取出体外是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取出过程中一旦标本破裂,将会造成腹腔内污染^[3]。作者在358例腹腔镜手术中试用避孕套作标本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的概念由Kononen等[1]在1998年首次提出,是在一个蜡块上排列数百例组织标本,通过一张切片同时检测数百例组织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因此,组织芯片作为一种高通量、大样本的分子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但是在利用组织芯片检测肿瘤生物学标记物的过程中,由于制作所用的组织小,直径仅2mm,且同一患者的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异质性,因此组织芯片检测肿瘤标记物结果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通过对比组织芯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在检测胰腺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组织芯片(Tissuechip)是用大量组织标本高密度排列而成的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ssays),即微缩组织切片。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该技术自1998年问世以来,已经应用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研究中[1~4]。由于其具有高信息量,实验误差小,标本利用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又如同普通组织切片一样,可以做HE、特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故为寻找肿瘤基因、检测生物试剂、质控及标准化、甚至教学和考试等方面的有效方法[5~7]。虽然国内外已有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尝试,然报道不多[8~10]。我们采用组织…  相似文献   

4.
组织芯片技术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阳性对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芯片亦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yyay,TMA)是将数十个、数百个组织标本整齐地排列在同一张载玻片上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具有高通量、节约组织原材料和检测试剂、实验条件一致性及实验结果可比性好、实验误差小等优点,在病理学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阳性对照组织芯片,将阳性对照的组织芯片与待检测的组织裱在同一张玻璃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组织芯片制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芯片 (tissue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TMA) ,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地排放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 1998年 ,Kononen等〔1〕首先制作了乳腺癌的组织微阵列 ,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mRNA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 6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 )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 (genearray)和蛋白质芯片 (proteinarray)一起构成了生物芯片 (bio chips)系列 ,被誉为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1 组织芯片产生的背景早在 1986年Battifora等制作了多肿瘤组织块 (multitumortissueblock)用于病理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到 90年代中期国外的许多大的生物制品公司在不断…  相似文献   

7.
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琴  石群立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3):182-184,i057
组织芯片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固相载体上形成微缩组织切片。该技术实现了基因、蛋白质水平的研究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由于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有其自身复杂性,组织芯片技术在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慢性、阵发性的面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呈闪电样发作,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亦有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者^[1]。其病因尚未明确,“神经血管压迫学说”渐被广大学者6[2-3]接受。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通过局部封闭、射频治疗等方法减轻疼痛,但疗效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4]。  相似文献   

9.
鹿伟  成玉霞  孙青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153-153,i0018
组织芯片技术将数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按预先设计的顺序排列在一张玻片上,与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在基因、基因转录和相关表达产物生物学功能三个水平上进行相关研究,是一种高通量、多样本,并具有平行分析功能的工具,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崭新的病理学技术。我们将组织芯片与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用于检测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肾上腺&受体的变化,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范丽英  陈春兰  胡琳琳 《全科护理》2008,6(23):2140-2140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寻找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模式,降低成本,利用有效资源,提供最佳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五常法”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方面,是在日本企业内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措施^[2]。  相似文献   

11.
免疫芯片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物科学正迅速演变为一门信息科学 ,微型化分析系统正在对 2 1世纪的生命科学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物芯片技术[1 4]。综观生物芯片的发展 ,以微阵列技术为基础的检测用生物芯片的发展最为迅速[5 7]。如基因微阵列检测芯片和蛋白质微阵列检测芯片[8 10 ]。基因芯片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基础研究及临床医学各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完成 ,即将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对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功能研究 ,迫切需要蛋白质芯片技术。免疫芯片 (immunochip)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芯片 ,芯片上固定的蛋白质是特异性的抗体 (或抗原 ) …  相似文献   

12.
蔡群喜  诸溢扬 《护理研究》2008,22(3):802-803
不孕是特殊的疾病,是一种生殖功能状态^[1]。不孕症的发病率估计占育龄妇女的8%。由于治疗的不确定性和辅助生殖技术高昂的费用,使得不孕症夫妻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持续的压力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2]。不孕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3]。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微型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两年来微流控(Microfluidics)集成诊断技术逐步成熟并逐渐应用到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微流控是将样品分析从前处理到反应再到结果检测等一系列连续操作过程整合到一个微型芯片上,从而实现全分析过程自动化的一项技术[1]。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Notomi等[2]于2000年报道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肺转移瘤病人,病灶数为97个,病灶平均直径为2.5cm。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瘤灶内,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58例97个病灶,完全缓解(CR)48个,部分缓解(PR)21个,无变化(NC)19个,进展(PD)9个。15例出现气胸,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1周痰中带血33例,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瘤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殷艳  穆燕 《护理学报》2010,17(1):19-2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1]。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2]。由于老年人(年龄〉60岁^[3])自身生理特点和手术特点(术中灌洗液持续冲洗),容易引起围术期低体温  相似文献   

16.
黄鹤  芮景  吴佩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93-1394
异种胰岛移植可能是治疗1型糖尿病最有希望的方法,它不仅能逆转糖尿病动物和人的高血糖状态,而且能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1]。然而,排斥反应和生物安全性一直是阻碍异种移植的两个主要问题^[2-3]。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4],  相似文献   

17.
张焕君 《护理研究》2007,21(9):2405-24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与传统胆囊切除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1]且美观等优势。但由于腹腔镜手术其本身的局限性,创面出血、渗血的处理较开腹手术更难处理,反复电凝既加重了创伤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医用生物蛋白胶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腹腔镜手术中显示出有效的止血、封闭缺损组织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康复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肌筋膜炎是指由于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引起人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肌腱、韧带)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变化,又称肌纤维组织炎^[1]。肌筋膜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2]。近年来,各医家应用中西医康复疗法治疗本病进展迅速,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临床疗效已获肯定,各种疗法也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19.
组织芯片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1998年Kononen等〔1〕在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组织芯片在肿瘤分子高通量分析中的应用” ,给病理学及生物分析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组织芯片 (tissuemicroarray ,TMA)是将多个微小组织片汇集在一张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组织微阵列生物芯片 ,简称组织芯片〔1 ,2〕。TMA克服了传统病理学技术步骤繁琐、试验速度慢和效率低的缺点 ,具有小体积、多样本、大信息、可同时分析数百种组织样品的优点。TMA可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 ,设计出不同的排列组合 ,在疾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个体化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0.
栾凤兰  朱向帜 《护士进修杂志》2014,(3):288-288,F0003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中国城市中癌症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约有60万例患者死于此类疾病,其中759/6是非小细胞肺癌^[1-2]。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开展较少,而国外SBRT已成为I期不能耐受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3]。我院近2年已收治70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