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西医的病名,是指经化验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无变化者.  相似文献   

2.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中医病因属性是疫和湿,可以冠名为"疫湿",乙型肝炎病毒入侵人体后随脾功能而生变,因而健脾祛湿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核心是病证结合,包括在现代药理的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根据药理作用途径联用中药和中、西药物有机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3周便可在血清中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为突出.我国现在约有10%的人口感染HBV,感染者逾1.2亿[2],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目前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治疗,但存在病毒变异性和耐药性问题[3].近年来根据笔者临床经验,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由于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尚缺乏理想药物,致使许多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成为慢性乙型肝炎.形成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细胞仍可不断发生炎症及坏死,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肝内微循环受阻,直接影响受损肝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目前是我国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病情迁延,常易复发.病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只有得到科学的护理和自我保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减少复发,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机体对病毒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治疗上仍存在较大难度.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乙型肝炎采用西医诊断,中药保肝降酶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172例患者HBsAg阳性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LHBs、实时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对相同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血清LHBs阳性率与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相同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血清LHBs阳性率与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LHBs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出具有一致性,能够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对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拉米呋啶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最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特点[1].本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易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诱发为肝癌.  相似文献   

9.
王雷鸣 《中医正骨》2004,16(10):43-4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3亿人[1].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均为40%~6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0%,乙型肝炎的防治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HBV有多种传播方式,医源性传播是导致HBV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骨伤科患者因多有开放性外伤,介入性治疗等特点,院内交叉感染已不容忽视.作者对本院5662例骨伤科患者HBV标志(乙肝六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立华 《中医杂志》1995,36(10):621-623
据报道,我国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经达到35~61%(高寿征主编,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北京出版社,1993)。如此众多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种疗法与药物治疗肝炎,令人难以取舍和判断。因此,如何正确评估中医中药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就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报道最多,也最具有争议性,故本文以慢性乙型肝炎为评估重点。1 评价疗效的四大要素1.1 病毒指标: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是否获得根本治愈之效,在于病毒指标之是否阴转。目前检验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理论认为湿热是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生和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我们从1999年4月至11月间对本院106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使用美国AmpliSensor-DNA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测定,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进行了检测,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BV)含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尤其是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诊断湿热的客观指标,用以指导中医临床论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难治性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彻底地清除病毒导致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目前被认为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一个主要机制。免疫耐受包括了宿主和病毒两方面的因素,而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原因。因而调整紊乱的免疫系统,打破HBV感染后的免疫耐受状态,将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所在。对近年来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感染率高.流行区域广.对人体危害性大.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对此较有长足进展.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疗效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病毒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中医学将本病概括在胁痛、郁证、黄疸、鼓胀、积聚、痞块等病证范畴.本病起病缓慢,容易复发、迁延、慢性化,病程长,血瘀络阻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必然转化,活血化瘀应贯穿整个病程[1],本文就化瘀法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运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肝方治疗乙肝E抗原阳性198例徐仲宏主题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方/治疗应用,抗病毒药(中药)/治疗应用,补益药〔剂〕/治疗应用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流行的多发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我国有20%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组传染病,迄今已发现的七种型别的病毒性肝炎中,我国甲、乙、戊型肝炎的感染数字均以逾亿,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从中医理论出发,提出“邪气客肝”论作为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以探求病毒性肝炎的证治.  相似文献   

17.
阿昔洛韦(acycofvri)又名无环鸟普,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在细胞内经胸腺嘧啶激活酶转化为三磷酸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和灭活病毒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在临床上多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非洲淋巴细胞瘤(EB)病毒的感染及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林晓春 《光明中医》2012,27(7):1429-143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临床常见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识到,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中,湿热毒邪是致病的主要原因,正气虚弱、脾胃功能受损是发病的病机,肝郁血瘀是病理变化的核心.结合临床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由1组致病因子所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乙型肝炎危害最严重.HBsAg无症状携带者约占25%,最终导致肝癌.我国每年最少有16万人死于肝癌.可见危害是何等严重.为了进一步控制和减少乙型肝炎的感染和发病,我社区从1998年开始对新生儿和医护人员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的试点工作.几年来接种率逐年提高.2003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出现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灾区,约占全球乙肝感染者的1/3。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临床可表现为血清中存在乙型肝炎e抗原和高的乙肝病毒DNA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进程是多样的,可以自发性清除、长期潜伏或对肝脏进行性损害,儿童期感染者更易成为慢性感染。拉米夫定对病毒的逆转录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血液和肝脏中的病毒数量,改善肝脏生化功能和组织学病变,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004年6月-2006年3月,本院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肝功能不稳定、HEV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6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