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崐是新安医学名家之一.1584年,吴崐撰成《医方考》6卷.1594年,撰成《素问吴注》24卷.1618年,撰成《针方六集》6卷,由程标捐资刊刻.吴崐尚撰有《脉语》2卷,成书年代不详.《医方考》有明刊本、日本及朝鲜刊本、旧抄本、现代版本4类版本.《吴注素问》有明清刊本、日本刊本、旧抄本、影印本、现代版本5类版本.《针方六集》有明刊本、抄本、影印本及现代版本4类版本.《脉语》多与《医方考》合刊,除部分现代版本未附《脉语》之外,《脉语》的版本大致同于《医方考》.  相似文献   

2.
流传至今的《类经》版本不少,有些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明刻本可能为目前所知《类经》的最早版本。《类经》之版本流传有两大类型,即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和不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金阊童涌泉本、天德常本等明刻本为国内诸清刻本之源,日和刻本源于带有“《内经》原目”的明刻本。  相似文献   

3.
现存《金匮要略》直接源自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16卷中杂病部分的可能性较小,实应成书于北宋时代。包括日本版在内,《金匮要略》现存版本均由元代之后至明代的五版本系统而派生,属大字本系统;新近发现仅藏于上海图书馆、与原体系不同的小字本吴迁抄本,是值得重视的版本。将邓珍本与吴迁本相比较,发现北宋政府并非单纯将大字本改为小字本再版,而是实施了第二次大规模校订。  相似文献   

4.
《医学入门》为明代重要的综合性医书,由李梃编著.研究发现《医学汇函·本草分类》中的大量内容录自《医学入门》,但其所依据的版本与今日通行本《医学入门》中的个别词句略有不同,经考证后认为通行本《医学入门》存在疏漏之处.以《医学汇函》首刻本崇祯年间跃剑山房本为对校本,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对《医学入门·卷之二·本草分类》中“治湿门”与“治燥门”中的错误进行校勘,为防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千金方》的版本源流作一疏理,在将其历代版本归为“未经宋改本”及“宋臣校定本”两大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宋臣校定本”(即《备急千金要方》)经历代分化而成的三个版本系统:即据北宋治平本的影印本系统;据宋西蜀经进官本的复刻本系统;据明正统《道藏》本衍化的刊本系统。全文以历代书目解题及序跋为依据,阐明了以上三个版本系统的源流,并对三个版本系统的特点作了简明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晦明轩本《政和本草》与刘甲本《大观本草》的药图在继承《本草图经》药图的基础上,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对2个版本《证类本草》中矿石、植物、动物三大类药部图谱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南北殊域的影响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刊刻者秉持的不同刊刻态度,呈现出外轮廓形似而具体细节存在差异的特点;在刻工艺术水平的影响下,呈...  相似文献   

7.
北宋苏颂主编的《本草图经》引用孙思邈文献原文18则,涉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月令》,均为北宋本或更早的版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和辑佚价值。《本草图经》所引《备急千金要方》与今传本《备急千金要方》及古本《孙真人千金方》互有异文,这些异文有些是苏颂等人化裁所致,有些则是因为所据版本不同所致,据前者可校正、补...  相似文献   

8.
《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本草发明》,所据影印版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刊本,为残本.除此版本外,《本草发明》另有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及日本抄本,均为足本.上海图书馆藏明刊本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刊本实为同一版本,仅书中“明《本草》类辨”一文所在位置不同.日本抄本当为据明刊本抄成.  相似文献   

9.
张志聪医学全书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版本1.1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封内首页写“钱唐张隐庵先生集注黄帝经世素问合编聚锦堂梓行”,有黄帝内经序、宋序,目录(无篇章排号),半页9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上下黑线,版心有《素问》、卷次、页码;版框高19.3cm,宽12.8cm,共9卷2函10册。1.2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科院本与故宫本为同一年代的刻本,其版框相同,但内容有不同处,尤以“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明显。经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其他版本比较“四气调神…  相似文献   

10.
《喉科秘钥》为清代流传较为广泛的喉科著作之一,因原题“古歙西园郑氏原辑,许佐廷乐泉增订”,所以一直被视为新安郑氏喉科世家的重要著作.但通过考证发现,《喉科秘钥》实际是对清代医家张宗良所撰《喉科指掌》略作增删而成:删去了卷2“制药法”部分,补入吴氏(名已不可考)的“喉科24症歌诀”及丹药12首.因而可以断定,《喉科秘钥》并非西园郑氏所作,作者当属张吴氏,书中反映了张宗良与吴氏的学术思想.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喉科秘钥》现有14个版本存世,而通过调研得知,现存版本实为12个.另外《中国医籍志》、《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对本书作者、书名、版本的著录有误,当予纠正.  相似文献   

11.
《素问》王冰注使用祖本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王冰序,王冰在整理《素问》时使用了不同的版本,但并未说明以何本作祖本。根据对王冰序、《素问》新校正等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的分析,认为王冰所用祖本虽源自梁代传本,但不是全元起本,似应是张公秘本;今存《素问》中有些篇文结构应是祖本旧貌;祖本与全元起本、《针灸甲乙经》及《太素》应属不同传本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杨上善与《太素》类编的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文类编注释《内经》之作,为杨上善奉敕编撰。近年来,有学者对《太素》一书是否为杨上善所类分编撰,提出了异议。但是,从注文中的有本、一本非指《太素》的别本;注文援引《素问》、《九卷》并非用于校勘《太素》;对杨上善撰与注的分析;对《太素*水论》注文“太素经论”的分析等4个方面,对《太素》的经文与注文进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太素》的类编,确系出自杨上善之手。  相似文献   

13.
《妇人良方》系南宋陈自明所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成书于嘉熙元年 (12 37年 ) ,至今已有 76 0余年历史 ,流传既久 ,版刻纷杂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 ,其各种版本多达 30余种。今亲考存世的各种版本 ,以元·勤有书堂本为底本 ,经与众多版本比较 ,认为元·勤有书堂本保存良好 ,字迹工整且很好地反映了陈氏原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素问释义》由张琦著于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素问》校注本。该书共有校文570余条,其中理校之文占到其所出校文的半数以上。据理推断为《素问释义》校勘的一大特色,这与清代朴学兴盛、重视考据的学术背景有关。张琦在运用理校法时,不仅校《素问》原来的经文,而且对王冰注文也出校。他具体使用的理校方法主要有据文理校、据医理校及据文理与医理两方面相结合校等。张琦这些理校之文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国内外的《内经》研究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晚清经学大家黄以周,以考据学方法校勘《黄帝内经》。现其书多不存,通过查阅史志文献,探索其研究过程,发现其先后校本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本》、《黄帝内经素问重校正》、《内经针刺》和《黄帝内经九卷集注》、《黄帝内经明堂》、《旧钞太素经校本》等;并有多名弟子于民国时间成为著名医家。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揭示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有“初刻”“补刻”之别,是本文最重要的意义。初刻本藏于日本枫山秘府,有讹字阙文,书口紊乱;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崛川济摹刻之。崛川济本(又称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极大。赵开美在原版板木上IE其讹字,补其阙文,划一书口,是为“补刻”本,补刻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为台湾本的缩微胶卷。1923年恽铁樵以安政本为底本影印之,侈称宋本《伤寒论》,迷惑国人多多。1990年刘渡舟首次以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缩微胶卷为底本校注之,国人始见宋本全文。今对诸本穷尽校读之,不仅发现初刻本与补刻本有较多差异,就是补刻本之间亦多不同,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日本内阁本与中国北图本互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北宋所刻《伤寒论》大字本、小字本的考证 ,确证杨守敬所谓“影抄北宋本”为其所伪造。日本崛川济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深远 ,恽铁樵本系据崛川济安政本影印 ,而非据赵开美本影印。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伤寒论》与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进行穷尽性校读比勘 ,并对书首题记、书末《伤寒论·后序》等详加考查 ,首次发现同一宋本竟有如此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南宋医家陈自明《外科精要》一书,于外科之创设,有发凡起例之功,是中医外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系统梳理该书传世诸版本的源流承递,并实地考察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的3种版本,经研读比较,认为以日本津轻氏校刻之《真本外科精要》为最佳。此本较好地保存了陈氏原著旧貌,且校勘精审,洵为研究陈自明及宋代中医外科学术思想之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