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牙周组织和牙髓组织通过侧枝根管、牙本质小管和根尖孔相互沟通,因此感染和病变时可互相影响和扩散,导致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常见的有牙髓引起的牙周病变和牙周引起的牙髓病变,或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并存。由于该病常累及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致预后不佳。通过对179例患者的192颗患牙进行牙体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和临床疗效观察、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15例牙周病患者先行牙周病基础治疗和牙槽嵴上纤维环切术(CSF),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正畸治疗,并对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咬合关系及颜面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正畸治疗,牙周状况好转,颌关系及颜面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能够促进牙周组织愈合,恢复咬合关系改善颜面美观。  相似文献   

3.
周子琪  杨森  郭丽娟 《华西医学》2022,37(1):140-145
淫羊藿苷(icariin,ICA)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促进成骨、抑菌消炎及调节免疫等.牙周炎是牙周支持软硬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的最终目的 是牙周组织的重建和骨缺损修复.目前牙周炎的常规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牙周组织再生.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迅猛发展,为牙周病治疗及骨缺损修复带...  相似文献   

4.
<正>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其中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牙周病,是侵犯牙周支持组织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慢性炎症性口腔疾病,以牙周袋形成、袋壁炎症、压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为主要特征表现,牙周组织破坏主要因过度的宿主反应产生细胞因子的间接破坏造成,如白介素-6、TNF-a、白介素-10起着重要作用,白介素-6是牙周炎中最重要的致炎因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6水平高于健康牙龈沟液,IL-6与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过程密切有关[1],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永磁性材料固位体已较多地用于上下颌多数牙缺失的固位中,可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但用于重度牙周病与牙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目的:观察重度牙周病全口覆盖义齿磁性材料固位体基牙,修复牙周组织1年后的组织相容性的状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病例观察,于2007—01/2008—01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和民航总医院完成。 对象: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18例。采用日本生产的Magfit Ex400磁性固位体和注射型寒天琼脂印模材;美国生产的齿科钴铬合金。 方法:患者上颌或下颌仅余留1~4个磨牙,选择1~2颗基牙安置磁性固位体,余牙作为覆盖基牙,共选择基牙32颗。患者先进行根管治疗,再经1~2个月的牙周治疗,使患牙情况相对稳定后行修复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牙周治疗后3个月及磁性固位体修复后12个月观测基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的变化。 结果:磁性固位体修复后12个月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低于牙周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8例患者中1例义齿在磁性固位体设置处折裂,4例覆盖基牙龈缘处有炎症。无继发龋发生。 结论: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全口覆盖义齿可以使用磁性固位体进行固位,1年后牙周组织状态良好,未发生生物相容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再植脱位牙进行连续临床观察,探讨影响再植牙成功的几个因素.方法 选择50例患者58颗切牙,记录其牙周组织及牙根发育情况,离体时间及保存情况,而后每隔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门诊复查,连续观察5~10年.结果 本组共治疗58颗牙齿,成功47颗,失败11颗,其中脱位前有牙周病症状10颗.结论 脱位牙牙周组织情况、是否有牙周病是再植牙成功的关键;脱位牙的牙齿生长情况、牙髓有无感染、脱位牙的贮存情况、脱位牙的牙根处理情况好坏也是影响再植牙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凤伟 《天津护理》2011,19(3):181-183
牙周病(Periodontitis)是细菌引起的炎症破坏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高患病率疾病,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组织的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感染,可能激发一系列的免疫性和炎性改变,牙周病发生、发展受宿主的敏感状态左右,因宿主个体状态差异而有所不同〔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牙周炎是侵犯3种牙周组织以及牙骨质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多数病例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发展而来,且常侵犯同一个体的大多数牙齿,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的炎症,由于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造成明显痛苦,患者常不及时就医,使支持组织的破坏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的丧失,牙周炎是造成成年人丧失牙齿和老年人全口缺牙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属烤瓷冠桥治疗牙周病松动牙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中度牙周病导致牙松动保存修复的新方法。方法54例牙周病松动牙患者,预备牙体作金属烤瓷冠桥固定,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月至5年,优52例(96.30%),120个牙列(98.30%),377颗牙位(95.44%);良1例(1.85%),1个牙列(0.82%),5颗牙位(1.27%);差1例(1.85%),3个牙列(2.46%),3颗牙位(3.29%)。优良率98.10%。结论金属烤瓷联冠桥治疗牙周病松动牙,能保存松动牙,控制牙周病的发展,恢复牙列形态和功能,美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寻找MHD患者口腔疾病与透析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85名,健康对照组85名。记录一般情况,测取hs CRP、实验室指标及口腔状况检查。对MHD患者组的牙周病指数(PDI)与hs CRP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牙列健康和轻度龋病组(A组)和严重龋病组(B组)、牙周健康和轻度牙周病组(C组)和中、重度牙周病组(D组)。2种分组方法,分别比较MHD组和健康对照组实验室检验指标。结果 MHD患者龋病患病率68.2%。MHD患者组龋齿患病率、已龋损尚未充填的牙(D)、缺失牙(M)、和龋失补指数(DMFT)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组充填牙(F)1.3(1.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牙周病患病率83.5%、软垢指数(DI)2.1(1.2)、牙石指数(CI)1.5(0.8)、PDI 3.9(1.9)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HD患者牙周病加重与性别、糖尿病、与透析时间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时间和糖尿病是MHD患者牙周病加重危险因素(P0.01)。透析时间与PDI之间呈正相关(P0.05)。MHD患者hs CRP水平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s CRP(16.0±6.9mmol/L)高于C组(11.1±7.4mmol/L)(P0.01)。hs CRP与PDI水平呈正相关(P0.05)。营养状况指标中D组BMI24.2±1.3、ALB 40.8±4.5g/L低于C组BMI 22.1±1.5、ALB 38.7±3.6g/L(P0.05)。结论 MHD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牙周病发生率明显增加,程度较重。随透析龄增加,其牙周病程度进一步加重。慢性严重的牙周炎可能是引起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已丧失的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骨质、牙槽骨和牙周膜在内的牙周组织的再生。为提高牙周组织疾病治疗中组织再生与新附着的形成,促进组织再生技术(AcceleratedTissueRegeneration,ATR)成为牙周修复再生领域研究的重点。ATR不同于传统的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就其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不同病因引起的牙周炎,经牙周病基础治疗后进行错[牙合]畸形矫治。结果 在牙周炎症和感染消除的基础上进行矫治能使牙周组织的健康得到进一步恢复,巩固牙周病的疗效。结论 正畸治疗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牙周病是一种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1]。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但对牙周病的危害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口腔医务工作者对牙周病的预防与宣教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日本,从孩  相似文献   

14.
促进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牙周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已丧失的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骨质、牙槽骨和牙周膜在内的牙周组织的再生。为提高牙周组织疾病治疗中组织再生与新附着的形成,促进组织再生技术(Accelerated Tissue Regeneration,ATR)成为牙周修复再生领域研究的重点。ATR不同于传统的牙周组织再生技术,就其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牙周较深层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其特点是牙周支持组织的进行性破坏,可造成牙周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1]。有研究发现[2],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氧源性自由基在牙周损伤的分子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分析紫景天对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注射一氧化氮(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研究实验性牙移动大鼠牙周组织中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的表达。方法取雄性的6周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20只),采用50g力拉右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建立牙移动动物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L-Arg,给药剂量为300mg·kg~(-1)溶解于0.5ml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再分别分为加力1、3、5、7、14d组,每组4只,分别在实验的规定时间处死大鼠并制作以右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的、近远中方向的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CD1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D133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图象分析并统计数据。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牙周组织中均可见CD133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实验组CD133阳性反应灰度积分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CD133阳性反应灰度积分在加力3、5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观察到CD133表达阳性的新生血管,实验组在加力3天时CD133阳性的新生血管表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133在成骨细胞及其前体中表达明显。结论 L-Arg通过上调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中CD133的表达,促进CD133阳性细胞参与实验性牙移动的牙周组织改建,从而在促进实验性牙移动牙周组织的血管改建与骨改建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付秀立  赵浞  毛红 《临床荟萃》2009,24(19):1707-1708
牙周病是牙周组织最常见的感染,是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生的风险大大提高,血糖控制不佳加速牙周病的进程,牙周病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研究显示牙周病能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及肾病的死亡风险,然而牙周病与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牙周病8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是引起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对牙周病有了新的认识,对保留牙齿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是晚期牙周病也不限于以拔牙为主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内科综合方法治疗中晚期牙周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炎症反应不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决定着它的稳定性[1]。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能够通过被感染的牙周组织释放炎症介质,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AS[2]。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参与了AS的炎症反应过程,在促进斑块进展和保持斑块稳定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3-4]。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减少或者功能下降、甚至其分化及分布的异常都会导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见的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的炎症,由于发展比较缓慢,初期无任何痛苦,往往难以引起人的重视,但随着牙周炎深入发展,牙齿逐渐松动,出现口臭,严重时牙齿将要脱落,甚至不限于个别牙齿,而是多颗牙同时受损害,波及到全口牙齿,这也是牙周炎被称为“牙齿杀手”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