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4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治疗组镇痛剂使用剂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腹腔镜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置管肠排列术对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排列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内置管肠排列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在肠梗阻手术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梗阻手术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置管肠排列术对患有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09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以2009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及畸形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其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加快骨折愈合,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0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64-1766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的胆囊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胆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26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均行开腹切除术,其中中药对照组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和中药观察组均行腹腔镜切除术,其中中药观察组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对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为41.46%;中药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中药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腹腔镜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少,对胆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除手术方式外,依据中医理论对术后患者进行中药辅助恢复治疗则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腹腔镜切除术和中药辅助治疗应得到更大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在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治疗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子宫肌瘤治疗为传统组。对患者的术后最高体温、手术中出血量、手术需要的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监测。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腹腔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最高体温、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三种基础信息,都要低于传统治疗组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进行了相关调查,腹腔镜治疗组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的患者,但具有更高的复发率。讨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出现并发症以及治愈后复发的概率极低,一定程度上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选择正确的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59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其中治疗组89例患者,对照组70例患者。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安全性较高,伤口瘢痕小,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46例根据Tile分型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组在术后6,12,18,24个月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组(P均0.05)。结论骨盆骨折应尽量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获得骨盆外形恢复好、功能恢复快的效果,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在2009年到2014年收治的30例胃穿孔患者,随机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保证两个组胃穿孔患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患者运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穿孔修补治疗.术后服用半夏泻心汤,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普通胃穿孔修补手术,对两个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分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29%,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是73.33%,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胃穿孔修补术的手术取得的疗效显著,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过后患者正常的运动时间都要比普通的治疗方式占优势.能够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患者的疼痛得到减轻,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的身体症状恢复的时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腹小切15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外科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患者37例,作为小切口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之前,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常规切口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是一种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阑尾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的对比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炎不同手术方法 术后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临床确诊的阑尾炎患者62例,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2组,观察切口疼痛程度、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 2组的术后观察指标(包括切口疼痛程度、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手术方式的阑尾炎患者,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磊 《中医临床研究》2017,(25):114-115
目的:探讨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术后6周、骨折愈合时、术后1年的Cooney评分情况。结果: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其恢复后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在前期恢复阶段的Cooney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后期两种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在恢复前期具有优势,从长期治疗结果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住院手术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花费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4.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能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普外科接治的92例胃穿孔患者纳入研究中,根据患者手术意愿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修补术治疗,探究组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48 h测定,探究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术后4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6、12、24、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的优点,同时患者的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2例则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与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等均显著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予以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极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腹部中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麻痹恢复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术后1、4、7 d的CPR水平,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采用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加味小承气汤在妇科手术后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手术期的概念愈来愈受重视 ,术后的恢复作为围手术期的一个重要阶段 ,历来亦受到重视。随着不孕症、肿瘤、异位妊娠等发病率的升高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亦越来越多 ,术后能否尽快恢复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非常重要。我们对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5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7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 ,治疗组在手术后予加味小承气汤调服 ,结果显示服中药组在术后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 ,年龄 14~ 70岁 ,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中药、针灸治疗及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手术前、后及术后随访1年依据脊椎骨折影像学测量指标与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及术后1年各影像学测量指标情况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具有神经系统症状4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无一例神经损伤加重者。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法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好的方法,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不同手术方式,即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证实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26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微创组)65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61例,两组进行比较,评价手术损伤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住院费用等方面。结果微创组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各阶段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开颅组,且住院费用低。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损伤小、费用低、神经功能恢复快、不留颅骨缺损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