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与脓毒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价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130例健康人和130例脓毒症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PCT和IL-6含量。结果PCT和IL-6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组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显着高于恢复期,死亡组大于存活组。结论PCT和IL-6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清前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感染新生儿30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血清PCT,hs-CRP和IL-6,对其临床诊断意义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PCT,hs-CRP与IL-6在感染早期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三者相比,PCT和hs-CRP的特异性高于IL-6,IL-6的敏感性高于PCT和hs-CRP。结论:PCT,hs-CRP,IL-6三者联合测定能够更早、准确、灵敏地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在骨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骨科细菌感染患者54例,未感染患者60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5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抽取血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后,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骨科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47-149
目的分析血清IL-6、TNF-α在早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10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根据感染不同时期将患儿分成感染急性期和感染恢复期,其中急性期组(n=50)和恢复期组(n=50),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炎性因子与感染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对照组受检者TNF-α、IL-6均明显低于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P <0.05);急性期组患儿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患儿(P <0.05);10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中,急性期死亡5例。结论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来说,急性期病情严重,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恢复期和正常新生儿,提示临床发生感染症状后,患儿炎性因子将呈现高表达状态,不同时期炎性因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急性期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 C 肽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0月来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并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期收集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清sICAM-1、PCT、IL-6及 C 肽水平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sICAM-1、PCI 和 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C 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患者血清 sICAM-1、PCI 和 IL-6水平显著降低,而 C 肽水平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sICAM-1、PCI 和 IL-6水平较高,而 C 肽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急诊监护室(EICU)感染是永远的课题,及时正确的病原学判断是有效降低感染死亡率关键之一。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是临床常用感染标志物,临床常用于是否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的判断,本研究通过对上述感染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水平在EICU感染患者中的变化特征,探讨PCT,IL-6,CRP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结合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新生儿55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患儿以及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恢复期的CRP、PCT和IL-6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CRP、PCT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CRP、PCT和IL-6水平均高于恢复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PCT和CRP三项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15例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1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含量,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MD患儿急性期TNF-α、IL-6和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恢复期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和IL-10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HFMD患儿急性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和TNF-α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化脓性中耳炎病程早期IL6及Hs CRP的变化,寻找联合检测对极早发现及治疗新生儿化脓性中耳炎的意义。方法将40例化脓性中耳炎新生儿作为感染组,取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做为测定对象,采用免疫比浊及ELISA法测定,将同期40例正常新生儿相同时间段血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所得结果。结果结合临床检查发现,感染组血清IL-6和hs-CRP急性期结果分别为IL-6(34.71±13.62)ng/L,hs-CRP(11.75±3.08)mg/L,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IL-6和hs-CRP其敏感度83.2%,特异度达79.9%,与单独检测IL-6和hs-CRP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中耳炎病情早期,IL-6的检测结果会比hsCRP更敏感,IL-6和hs-CRP的联合检测其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单个指标,结合耳科检查可以明显可以为判断化脓性中耳炎提供早期依据,减少新生儿化脓性中耳炎的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