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护理学综合性实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初步构建护理学综合性实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专家咨询和论证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确立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1项及其权重;4项一级指标及21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是0.945,0.851。[结论]专家对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意见协调程度好、可信度高,可用于对护理学综合性实验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郭红霞  陈红  朱丹 《护理研究》2009,23(33):3094-3096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对初拟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构建出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相应权重的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为我国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红霞  陈红  朱丹 《护理研究》2009,(11):3094-3096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对初拟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构建出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相应权重的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为我国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晓红  段志光 《护理研究》2008,22(28):2609-2611
[目的]为适应本科护理学教材发展需求,构建本科护理学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择有本科护理学教材编写或管理经验,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57名,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tech-nique)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赋值情况,运用专家排序法原理设置指标的权重.[结果]构成框架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本科护理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专家赋值均满足均数>3.50分,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专家意见达成一致.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7、0.31、0.22、0.20.[结论]构建了科学可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本科护理学教材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便于实际应用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护理发展进行客现评价,并为完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经过两轮Delphi(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加权均数法、专家评议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及权重.[结果]确立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构建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共41项,并赋予了相应的权重.  相似文献   

6.
林芳  郭杰敏  杨璐  陈倩  魏秀红 《护理学报》2019,26(23):11-15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和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21,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0.266(均P<0.01),构建的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资源),13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权重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柯氏模型为导向,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可行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陕西、吉林、广东、山东等省份3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构建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构成。3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l00%、96.6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40、0.361和0.384(P<0.05)。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均较高,该评估体系为科学、全面地评价继续护理学教育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许丽杰  孙宏玉 《护理研究》2013,27(12):1065-1067
[目的]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实用且符合我国护理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护理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专家讨论等方法初步确定指标草案,并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修改.[结果]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护理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内容及权重,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德尔斐法(Delphi)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论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选择来自上海、广州、重庆等5省10所医学院校,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教育学3个领域的28名专家;三轮筛选调杏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9%、96.8%和10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70以上;第三轮专家在指标覆盖面的一致率上达100.0%,各指标表述一致率达96.4%;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指标内涵,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结论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确定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保证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较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立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进行了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统计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内在逻辑一致性.[结果]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均满足逻辑一致性检验,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结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急诊专科护士的任用、培训、考核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杏  杨敏  高伟  李雪萍 《护理研究》2014,(12):4392-4394
[目的]初步构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深度访谈法形成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雏形,选取全省18名护理专家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采用 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应用Yaahp 0.5.2软件进行层次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 Cronbach’s α测量指标信度。[结果]Delphi 专家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4,变异系数0.028, Kendall W 协调系数0.222(P〈0.01),分层分析法(AHP)结果显示量表中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0.2949,0.2652,0.2121及0.227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910。[结论]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量化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评价指标,完善了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我国湖南、辽宁、山西、贵州等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9名肿瘤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确立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6个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熟悉程度系数0.88,判断依据系数0.89;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29、0.213、0.211。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信度高,可以为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临床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立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德尔菲法咨询护理专家28名,对评价指标进行论证。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5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权重值。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的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为制定专科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和专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工作室的运行与评价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 2021年5月—2022年2月,以“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横断面调查、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8和0.947,变异系数为0.05~0.29和0.02~0.2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6和0.210。最终构建的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9项和评价细则87项。结论 构建的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对其长期运行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具有专科特异性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应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1、0.862,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9.47%、100.0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12、0.506(P0.01),专家对所有指标的意见集中程度高,最终确立了由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一致性程度高,结果可信度强,可促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全科护理》2022,20(3):289-292
目的:构建养老类专业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第一阶段运用文献回顾构建核心能力的框架,专家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对各项能力指标进行打分和排序,得到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果:得到综合照护能力、人文素养、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教育培训能力5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结论:该结果具有较高的专家协调性和一致性,可为职业教育养老照护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结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可靠性高,可为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与我国当前优质护理服务rT作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相适应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各级护理管理者横向或纵向比较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4所和河南省郑州市5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的6名护理部主任、3名护理部副主任、10名责任护士和9名住院患者进行了半结构访谈,采用持续比较法进行资料分析,以SERVQUAL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现行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初步拟定了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体系: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上述医院不同管理层次的15名护理专家进行了三轮意见征询。结果:确定了由环境设施、‘争业技能、人文关怀、患者安全和综合评价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体系,紧扣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工作要求,为评价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对25名护理专家针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问卷调查,确定评价体系分层结构模型,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最终确定包含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69个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指标为“在评估、实施、评价和健康教育中能运用沟通技巧”,最低指标为“科研点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科研查新符合要求”。结论该评价体系科学、可靠,可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构建评价指标初稿,2021年3月—5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增、删及修改,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结果 共对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58、0.9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6、0.340(P<0.001),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90~5.00分,最终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能够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