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水提取过程中酸枣仁粉碎前后其所含有效成分酸枣仁皂苷h的溶出以及安神功效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2.4 L/min.采用协同睡眠、自主活动等指标,观察粉碎的酸枣仁与未粉碎的酸枣仁对小鼠的作用.结果 未经粉碎的酸枣仁在其水提样品中未检测出酸枣仁皂苷A,粉碎后的酸枣仁在其水提样品中的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0.009 0%;粉碎后的酸枣仁对戊巴比妥钠有较好的协同睡眠作用.结论 临床应用酸枣仁宜粉碎.  相似文献   

2.
酸枣仁作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3个方面进行文献报道的总结整理,以期为保证酸枣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建立酸枣仁完善的质量控评标准提供一些依据。目前研究发现酸枣仁皂苷、黄酮类、脂肪油等为酸枣仁的主要化学组分;其中酸枣仁皂苷为主要药理活性组分,关于酸枣仁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酸枣仁质量控制手段目前有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整体控制。然而关于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酸枣仁及其炮制品炒酸枣仁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对失眠大鼠脑电图、下丘脑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生酸枣仁及炒酸枣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研究其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通过观察生酸枣仁及炒酸枣对失眠大鼠脑电图的影响,研究其对失眠大鼠的治疗作用;通过测定下丘脑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5.46g/kg生酸枣仁及2.73g/kg炒酸枣仁具有缩短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潜伏期及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作用,其作用随服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同剂量炒酸枣仁的作用有优于生酸枣仁的趋势,说明生酸枣仁通过炒制后,其镇静、催眠作用增强。与模型组比较,7.80g/kg生酸枣仁及1.95g/kg炒酸枣仁能使大鼠脑电图觉醒期显著缩短,慢波睡眠期显著延长;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增强;其作用随服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同剂量炒酸枣仁的作用有优于生酸枣仁的趋势,说明生酸枣仁通过炒制后,其作用有所增强。结论:生酸枣仁及炒酸枣仁能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及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生酸枣仁及炒酸枣仁能缩短失眠大鼠觉醒期时间,延长大鼠慢波睡眠期时间,具有治疗失眠大鼠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下丘脑一氧化氮(NO)含量及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进行蛋白质电泳鉴别。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酸枣仁的生药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对酸枣仁与其非正品、伪制品进行鉴别。结果:性状鉴别中,枳椇子略小且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理枣仁及酸枣仁伪制品平坦的一面无纵线纹;剥去外皮后,酸枣仁为黄白色,而其伪制品为桃红色;三者在颜色方面有明显差异。显微鉴别中,酸枣仁子叶表皮细胞含草酸钙结晶,且油滴较少;理枣仁与酸枣仁伪制品的胚乳及子叶细胞均无草酸钙结晶,且油滴众多;枳椇子的种皮栅状细胞比前三者明显较大,其外胚乳细胞含簇晶、方晶,子叶细胞含簇晶。结论: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电子舌技术对炒制前后酸枣仁滋味进行定量表征,建立生、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方法:采用电子舌技术对生、炒酸枣仁本身味道进行检测,通过配对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获取的各味道特征值进行处理,分析酸枣仁炒制前后各味道的变化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酸枣仁炒制对AHS(酸)、CTS(咸)、NMS(鲜)、ANS(甜)、CPS(通用)、SCS(苦)味值的变化均有影响,对PKS(通用)味值影响不明显,其中SCS、NMS、CPS、AHS、ANS味值上升,CTS味值下降,炒制对各滋味的影响程度为SCS>NMS>CPS>AHS>ANS>CTS>PKS;通过PCA可以区分酸枣仁与炒酸枣仁;通过OPLS-DA可以建立酸枣仁与炒酸枣仁滋味判别模型,该模型对X矩阵的解释率(R2X)=0.900、对Y矩阵的解释率(R2Y)=0.967、预测能力(Q2)=0.965,表明该模型拟合度、预测性良好。结论:电子舌技术可以从数值上客观化体现炒制对酸枣仁滋味的影响,可以对生、炒酸枣仁滋味进行鉴别,为生、炒酸枣仁差异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守勇  谢鸣  王欣 《中成药》2011,33(1):142-145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杏仁核、下丘脑神经肽Y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的机理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杏仁核、下丘脑神经肽Y及血清IL-1β、IL-2、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分配方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在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均显著升高;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组大鼠杏仁核神经肽Y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酸枣仁汤Ⅵ组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含量显著降低(P<0.05),酸枣仁汤1组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分配方组与地西泮组一致;酸枣仁汤Ⅵ组大鼠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P<0.05).酸枣仁汤Ⅰ、酸枣仁汤Ⅵ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在抗焦虑方面,酸枣仁汤组分配方与地西泮具有某些相同的作用机制,提高杏仁核神经肽Y含量可能是地西泮、酸枣仁汤Ⅰ和酸枣仁汤Ⅵ发挥抗焦虑作用的机制之一;同时,组分配方对大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提示其可能较地西泮有着更广泛的调节机制;酸枣仁汤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提高大鼠杏仁核神经肽Y含量和影响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熟酸枣仁治疗失眠的临床及药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生、熟酸枣仁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中的安神作用对比。方法:临床观察87例失眠患者,生服、熟服及生熟交替服用观察,其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对60只小白鼠生、熟酸枣仁煎剂灌胃,镇静安眠作用观察;表现亦未出现差异状况。结论:生、熟酸枣仁在镇静安眠功效中,是相类似的,传统记载酸枣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的功效,似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 近来发现有用滇枣仁代替酸枣仁使用者。滇枣仁系地方习惯用药,本地未见代替酸枣仁使用,今将二者鉴别特征介绍如下。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spinosa)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中间可见有一条隆起的纵线纹。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时可见有裂纹。质坚硬,破开种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失眠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失眠的中医药临床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方剂92首,涉及中药120味;常用单药有酸枣仁、丹参、甘草、川芎、茯苓,常用对药有丹参-酸枣仁、川芎-酸枣仁、甘草-酸枣仁、茯苓-酸枣仁、川芎-甘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有远志→酸枣仁、知母→酸枣仁、川芎,甘草→酸枣仁,进而演化得到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核心药物8个、核心组合18个和新候选处方9首。结论 通过对高频药物、组合、新候选处方的挖掘,发现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重视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与安神药的配伍使用,标本兼顾,共同增强冠心病和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冠心病合并失眠的临床遣方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炒酸枣仁催眠作用的异同;方法:采用阈剂量的戊马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实验方法,观察生、炒酸枣仁水煎剂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生、炒酸枣仁煎剂均能延长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但二者催眠作用起效时间不一,生枣仁较炒枣仁起效时间快;结论:生、炒酸枣仁不煎剂均有催眠作用,生枣仁催眠作用比炒枣仁起效快。  相似文献   

12.
酸枣仁汤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的定性鉴别方法以及复方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酸枣仁汤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复方中的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定量测定复方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观察到酸枣仁汤酸水提取液、水提取液与各单味药材的酸水提取液、水提取液在相应位置显示有相同颜色的斑点,TLC能专属定性分析处方中各单味药材;酸枣仁皂苷A的对数值在0.5275~3.1650μg之间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1.62%)。结论:该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酸枣仁汤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酸枣仁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黄酮对行为绝望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酸枣仁总黄酮抗抑郁活性。[结果]酸枣仁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仁 (ZizyphusspinosusHu) 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 ,长 5~ 9mm ,宽 5~7mm ,厚约 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平滑有光泽 ,有时显裂纹。一面较平坦 ,中央有一条隆起的线纹 ;另一面微隆起 ,边缘略薄。质坚硬 ,破开后内有种仁 ,淡色 ,带油腻性。枣仁处方用名有枣仁、酸枣仁、炒枣仁。其炮制方法取净枣仁用文火炒至鼓起 ,有爆裂声 ,声微变深 ,取出放凉 ,用时捣碎。气微 ,味微苦。成分 :含酸枣仁皂甙A和酸枣仁皂甙B ;皂甙B水解得酸枣仁皂甙元、皂甙元经硫酸水解得红子木内酯。另含桦皮酸、桦皮醇及脂肪油、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酸枣仁配方颗粒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研究,以客观评价酸枣仁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薄层色谱鉴别以酸枣仁对照药材和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混合对照品为对照,以水饱和的正丁醇为展开剂,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立即检视;含量测定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酸枣仁配方颗粒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样品中酸枣仁皂苷A峰分离度良好。结论:首次建立了酸枣仁配方颗粒中酸枣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进行了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控制酸枣仁配方颗粒质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酸枣仁饮片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漂移管温度115℃,氮气流速3.1 L·min-1,柱温25℃。酸枣仁皂苷A和B为参照物。结果酸枣仁饮片及其炒制品中有8个共有峰,确定其为指纹峰,生、炒品的指纹峰的峰形、峰数无明显不同,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自动处理软件计算8个共有峰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所制定的酸枣仁指纹图谱具有可靠性,能有效的控制酸枣仁及其炮制品的内在质量。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稳定,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酸枣仁饮片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AHP-CRITIC)优化酸枣叶拌蒸酸枣仁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辅料酸枣叶的加入倍量和蒸制时间,以酸枣叶的加入倍量和蒸制时间为因素,以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白桦脂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结合AHP-CRITIC优化酸枣仁的拌蒸工艺。结果 最佳拌蒸工艺为酸枣叶加入量是酸枣仁的4倍,1层酸枣叶1层酸枣仁交替平铺,上锅蒸制3 h。结论 多指标结合AHP-CRITIC优选酸枣仁拌蒸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酸枣叶拌蒸酸枣仁炮制工艺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上常发现将鼠李科植物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的干燥种子充酸枣仁销售。对二者的性状鉴别已见报道。本文对二者进行显微和理化鉴别,并补充性状鉴别的一些新内容。现报道如下。一、性状鉴别补遗取酸枣仁和滇枣仁各1g,分别置乳钵中压碎研磨,尝之,二者味均淡;嗅之,酸枣仁有油腻气,滇枣仁有香酸气。分别从酸枣仁和滇枣仁中挑捡出混入的残留破碎的果核(内果皮残片)观察:酸枣仁果核表面呈棕褐色,有细皱纹理,破断面厚约1mm,研成粉末后呈淡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产与市售野生酸枣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广璐  李国辉  李天祥 《中草药》2015,46(5):751-755
目的对天津产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研究,并与市售其他产地的酸枣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区域分层抽样法采集天津4个区域12批酸枣野生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的量。结果天津产野生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量分别为0.810~1.925、0.695~1.708、0.201~0.390、0.651~0.789 mg/g;河北承德酸枣仁白桦脂酸量最高,达到1.654 mg/g。结论天津产野生酸枣仁质量较优,其中八仙山酸枣仁质量优势尤为突出,其他3个区域与市场流通的酸枣仁药材平均质量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20.
酸枣仁不同炮制品中酸枣仁皂苷A和B及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定荣  杨梓懿  邹建武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F0003-F0004
目的考察酸枣仁不同炮制品中有效成分酸枣仁皂苷A、B及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方法通过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用浸提法测定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酸枣仁经炮制以后,各炮制品中的酸枣仁皂苷A、B及浸出物的含量均高于生品。结论在所测定的酸枣仁皂苷A、B及浸出物含量中,微波炮制品高于炒黄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