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职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重庆市涪陵区某综合医院在岗职工健康体检中HBV标志物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694人,检出HBV感染者308人,感染率为44.38%.其中,HBsAg阳性率为6.34%,抗~HBs阳性率为36.74%,HBeAg阳性率为0.29%,抗~HBe阳性率为6.77%,抗~HBc阳性率为13.69%.HBsAg阳性率,男性为7.19%,女性为5.77%(P>O.05),~39岁为5.00%,40岁以上为8.97%(PO.05).308名HBV感染者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2人,HBsAg、抗~HBe、抗~HBc阳性的33人,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的11人,抗~HBs、抗.HBc阳性的32人,单纯抗~HBs阳性的212人.[结论]某综合医院在职职工HBV感染率~般,但HBsAg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市献血员抗—HBc感染状况,对献血者随机抽样检测272人,进行血清抗—HBc、HBsAg、ALT的调查。抗—HBc阳性77名,阳性率28.30%,同时HBsAg阳性14名,其余63名是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23.16%)。在HBsAg阳性的27名中,同时HBeAg阳性11名,抗—HBe阳转6名,ALT大于40单位13人,抗—HBc阳性与血型无明显关系。输血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对血源的管理,预防输血后肝炎的传染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抗—HBc阳性可作为HBV感染的标志,抗—HBc高滴度  相似文献   

3.
用SPRIA法对滇南多民族集居区个旧市部份城乡903个“正常个群”进行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HBsAg、抗—HBs及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9.%、33.0%及60.5%,HBV总感染率为66.9%,表明个旧市为乙型肝炎高发区。以上各率不同民族间均有显著差异,乡村均显著高于城镇。HBsAg阳性率男高于女,抗—HBs、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男女差异不显著;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各年龄组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个体供血者HBV、HCV 感染状况,更好地控制病毒性肝炎的经血传播,我们于1996年对凌源市和喀左县的个体供血者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以供血超过1年的农民个体供血者为调查对象,年龄20~50岁.1.2 调查方法 按统一调查表登记,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检测HBsAg、抗—HBs和抗—HCV.1.3 试剂及检测方法 抗—HCV试剂由沈阳惠民医药试剂研究所提供;乙肝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实业公司提供.采用ELISA方法检测.2 结果与分析2.1 合计检测400名个体供血者,HBsAg阳性19例,占4.75%;抗-HBs阳性114例,占28.50%;HBV总感染率为33.25%(133例).抗—HCV阳性19例,占4.75%.2.2 检测供血5年以上者152人,HBsAg、抗—HBs和抗—HCV阳性者分别为9例(5.92%)、46例(30.26%)和12例(7.89%);检测供血不足5年者248  相似文献   

5.
为搞好儿童保健工作,了解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于1996年对江浦县部分城乡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本县城镇、乡村抽取3~7岁儿童,每人采集手指血10μl,采用自身血球凝集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五项乙肝感染指标.试剂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卫生部单克隆抗体中试实验室提供.按说明书操作.2 结果与分析2.1 检测3116名儿童,HBsAg阳性101例,阳性率为3.24%;101例阳性者检测HBeAg,29例阳性,阳性单为28.71%,抗—HBs、抗—HBe均为阴性.2.2 乡村儿童检测1347名,HBsAg阳性60例,阳性率为4.45%;城镇儿童检测1769名,HBsAg阳性41例,阳性率为2.32%.农村儿童阳性率高于城镇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枣庄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枣庄市常住居民25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外周血标本采集,收集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及民族,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抗HBc)、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结果 250例调查对象中HBsAg阳性率为4.80%,抗HBc阳性率为40.80%,抗HBs阳性率为41.60%。男性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抗HBc、抗HBs阳性率在不同职业类型居民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枣庄市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防控效果较好,≤18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HBsAg阳性率已清零,但成年人的感染率仍需进一步降低,应针对不同性别和职业类型居民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人体血清中自然存在的抗—HBs的水平及分布状况,以探讨抗—HBs水平与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1990年3月和1993年3月我们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对2122份人群血清标本的抗—HBs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单项抗—HBs阳性(S/N≥10)543例,占25.6%;抗—HBs S/N值在2.1以下的有284人,占13.4%,S/N值在2.1—10之间的1126人,占53.1%,S/N值在10—50之间的688人,占32.4%,S/N值在50以上的仅24人,占1.1%。如果把放免测定的阳性标准定为≥2.1,那么该人群抗—HBs阳性率86.6%,如果把阳性标准定为≥10,那么该人群抗—HBs阳性率仅为33.6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S/N值在2.1—10之间者占整个人群的半数以上(53.1%),而以往把抗—HBs放免测定的标准定为S/N≥2.1,显然是不合适的。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人群血清抗—HBs时,应将阳性界值定为S/N≥10是合适的,这对我国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和方案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盐都县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方法 ] 2 0 0 2年 4月对盐都县 4个乡镇 164 6名 2~ 10岁儿童检测HBsAg、抗 HBs、抗 HBc ,对HBsAg阳性儿童检测其父母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 ,并进行HBVDNA同源性分析。 [结果 ]儿童HBsAg、抗 HBs、抗 HBc阳性率分别为 0 67%、72 66%、2 19% ,抗 HBs阳性率各年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同源性检测 ,11名HBsAg阳性儿童中 7名的感染来自母亲 ,1名来自父亲。[结论 ]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五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解福建省人群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福建省于 1992年进行五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采集福建省疾病监测点自然人群的 12 37户家庭中 1~ 59岁居民血样本 380 9份。采用 RIA法检测 HBs Ag、抗 - HBs、抗 - HBc,采用 EIA法检测抗 - HAV、抗 - HCV、抗 - HDV、抗 - HEV和 HBe Ag。结果显示各标化流行率为 HAV 76.60 %、HBV77.2 6%、HCV 3.99%、HDV 2 .10 %、HEV 18.80 %、HBs Ag 17.2 5%、抗 - HBs 34 .33%、抗 - HBc68.58%、HBe Ag 8.4 2 %。农村 HAV、HBV、HEV流行率均高于城市。 HBs Ag流行率出现儿童峰和成人峰而且男性高于女性。 HBV和 HEV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青壮年 HEV流行率高 ,城市儿童 HAV流行率低。提示福建省是 HAV、HBV、HCV、HEV的高流行区。预防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策略是免疫接种甲、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10.
何姗  庞超  胡南 《现代医院》2006,6(5):53-5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4年1月对141名医院工作人员进行HBsAg、抗—HBs和抗—HBc的检测,以了解其乙肝感染的危险程度。现报告如下。方法调查对象为莞城镇卫生院牙科门诊部、市妇幼保健院和塘厦区卫生院的在职工作人员,其中男性53名,女性88名,年龄17~63岁。乙肝三项感染标志物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采用夹心法,其试剂由上海市医学化验所制备。抗—HBc用竞争抑制法,试剂是上海市传染病院供应,效价以1:10判断为阳性。  相似文献   

12.
HBV-DNA与乙肝二对半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及乙肝二对半结果,以便为研究乙肝二对半的不同模式与病毒复制、传染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乙肝二对半及HBV-DNA.结果被试者HBsAg阳性 HBeAg阳性 抗HBc阳性及HBsAg阳性 抗HBc阳性的HBV-DNA的阳性率与HBsAg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及抗HBs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HBeAg与HBV-DNA的存在呈正相关.HBeAg阴性不代表没有乙肝病毒的复制.抗HBs阳性的少数个体,仍存在乙肝病毒复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是暴露于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为了解他们的感染状况,1995年对1所综合性医院职工进行了五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择我市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职工109人为调查对象.由其填写个案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从事临床工作时间、工作中皮肤破损情况、个人卫生习惯、肝炎患病史及个人手术、注射、输血史等.同时抽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抗—HAVIgM、抗—HAVIgG、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IgG、抗—HDVIgG、抗—HEVIgG均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分别购自唐山市卫生防疫站、北京高达生物制品研究所、天辰生物医学科技开发公司和上海科华公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旨在了解嘉定地区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嘉定地区饮食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3 125例,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受检人群的HBV感染率为27.97%,HBsAg携带率为7.33%,男性感染率与携带率均高于女性(x~2=9.55,P<0.005;x~2=11.28,P<0.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与携带率亦存在着显著性差别 真感染模式有7种,以抗—HBs合并抗—HBc阳性、单纯抗—HBc阳性、HB-sAg阳性合并抗—HBe加抗—HBc阳性3种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31.24%、20.37%、13.50%。单纯抗—HBs阳性率为4.16%。结论:以年轻人和男性为重点,定期对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执法力度;广泛开展预防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对降低乙肝在人群中的流行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分析乙肝流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査本院附近3个街道的10个居委会,随机抽取513户家庭,以全部家庭成员为调査对象。采取现场问卷调査方式收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信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肝抗HAV IgG、丙肝抗HCV IgG以及乙肝两对半(HBeAg、抗Hbe、HBsAg、抗HBs及抗HBc)共7项指标,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7名受调查者中抗HAV IgG、抗HCV IgG、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91.63%、0.23%、7.06%。随着年龄增加抗HAV IgG阳性率逐渐提升,在M71岁的受调査者中阳性率高达94.18%;随着年龄增加HBsAg阳性率逐渐提升,31-40岁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W18岁的受调査者中HBsAg阳性率为0.78%,明显低于实施乙肝计划免疫前出生人群HBsAg阳性率[7.87%(123/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炎家族史、接种乙肝疫苗及定期检测乙肝两对半与乙肝病毒感染明显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炎家族史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种乙肝疫苗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市居民中甲肝免疫水平较高,乙肝和丙肝的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成年后乙肝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对有肝炎家族史居民的乙肝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江西省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于 2 0 0 2年 10~ 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 ,抽取 10个样本 ,10 12名 1994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出生 (1~ 8岁 )的儿童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SPRIA)检测HBV感染的基本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结果显示 :HBsAg流行率为 8 89% ,抗 HBs流行率为 74 6 0 % ,抗 HBc流行率为 10 87%。HBsAg和抗 HBc流行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1) ,抗 HBs流行率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乙肝疫苗接种、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在 2 4h内接种与HBsAg、抗 HBc流行率成负相关 ,儿童出生前母亲HBsAg阳性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现阶段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自1985年4月开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果。方法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试点区,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采取血清,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HBV流行率经标化后分别为6.03%、37.75%和37.33%;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低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降低比较明显;抗—HBs阳性率则高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升高明显。结论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改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国外已有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医护人员可造成职业性危害。为了解我省医院医源性污染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情况,1986年我们对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653名职工进行HBV 感染指标(HBsAg、抗-HBs、抗-HBc)的检测,并对HBsAg、抗-HBs 及抗-HBc 皆阴性的206名职工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和方法填写个案调查表。每次采血5ml,分离血清在-20℃保存待检。RIA 试剂由北京生化免疫试剂中心及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所提供。判定标准:HBsAg、抗-HBs P/N值≥10.0,抗HBc≥2.0为阳性。阳性者与前次血清参照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定为阳转。ALT≥4.0单位为异常,TTT≥7单位为异常。结果该医院共有791名职工,本次观察653名,观察率达82.5%。既往患肝炎者共60名,现患肝炎30名。肝炎的既往及现患病人HBsAg 的阳性率分别为16.7%(10/60)和  相似文献   

19.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提供本底资料 ,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 ,于 2 0 0 3年调查了 0~ 3岁儿童 5 6 70人 ,儿童母亲 12 16人。结果显示 :0~ 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76 16 %、73 4 4 %、32 6 6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阳性率分别为 3 37%、4 0 18%、5 17%。与 1992年调查结果相比较 ,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了 77 6 1% ,HBsAg携带率由 9 6 8%降至 3 37% ,保护率为 6 5 19%。首针及时接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接种的儿童 ,HBsAg阳性母亲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儿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 ,降低阳性母亲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成为今后乙肝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及模式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6-2008年所有非肝胆疾患住院病人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和资料,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外科片组和内科片组乙肝标志物总阳性率为69.3%,HBsAg阳性率为9.4%;两组中抗HBs、抗HBc检出阳性率最高(抗HBs分别为49.5%、43.6%,抗HBc分别为46.7%、49.8%)。两组病人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比较以及单独抗HBs和抗HBc阳性的模式百分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检出率高,其中不能排除传染性的模式占20.7%,提示应做好医院内乙肝的传播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