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25个病区703名护理人员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8人,采用传统模式培训;观察组375人,采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确定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标准,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考核成绩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能满足不同护理岗位需求,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减少不良事件,提升病人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护士层级管理在临床岗位职责实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实施岗位职责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岗位职责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护理质量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层级管理实施岗位职责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陈勋 《妇幼护理》2023,3(11):2690-2692
目的:探讨内科实施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内科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筛选内科30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设置2020年6月-2021年5月为分层管理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内科护理质量评分各方面均显著提升(P<0.05);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对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体现护理价值,保证护理质量积累经验。方法自2010年起对我院五个外科病区按年资、学历、职称等进行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工作能力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我科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特/Ⅰ级护理,具体实操项目和病例书写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自述工作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idit z=24.661,P=0.000),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减轻;实施前后分别对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实施前护理满意度83.34%,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4,P=0.000)。结论层级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体系并检验其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动态评定法结合统计学处理,确定各护理单元分层级的标准;为不同层级范围的护理单元确定岗位数,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改革后,护理质量、病人及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改革前(P0.01)。[结论]建立护理单元分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2008年起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管理包括健全护理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编写护理岗位说明书、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结果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队伍和护理人员的素质也明显提升,2008年至今急救药品物品合格率100%,特一级护理合格率达97.9%,无护理纠纷及护理事故发生,护理投诉2010年从2007年的32例下降至2例,患者满意率达98.78%。结论层级管理的开展,对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护理人员的能动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及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护理人员分层设置、分层培训、分层分组排班、分层考核等管理,使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问卷(MSQ)短式量表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各维度也有所提高,显著表现在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科研成果较分层管理实施前明显增加。[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明确了各层级岗位职责,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分层级人才培养及考核有利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护士病人双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实施岗位职责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岗位职责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护理质量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层级管理实施岗位职责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不同特征护理人员对护士岗位管理的认知状况,以期为中医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岗位管理认知调查表,对7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护士岗位管理的总体认知状况较好,但对护士分层进阶和岗位培训的认知得分较低,不同年龄、工作年限、护理岗位类别、专业技术职称、专业层级岗位、技术层级、受聘方式的护理人员对护士岗位管理的认知状况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士分层进阶和岗位培训的认知,尤其应加强对年轻护士、护师及以下职称、责任护士和培训护士、N2级及以下技术层级、编外合同护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据二级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的特点开展层级管理,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根据现有护理人员不同的职称、学历、技术水平等,将人员结构分为由高到低5级,即N4(精通护士)→N3(熟练护士)→N2(成长护士)→N1(基础护士)→N0(见习护士),制定各层级护士的任职资格和任职标准,制定各层级职责与聘任考核机制,不同层级赋予不同绩效奖金。[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病人满意度等护理指标比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护士对护理工作评价得分明显提高。[结论]专科医院病房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可以优化护理结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激发其最大潜能,使其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王丹  曹英  熊琴  江榕 《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48-352
目的 探讨根据重症医学科专业特点应用目标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选取重症医学科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专业技术水平将参与培训与考核的护理人员分为高级护士(专科护士)、中级护士(护理组长)、初级护士(岗位能手)及新手护士,制定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培训计划,应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分层级培训、考核及管理。比较培训前后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情况。 结果 应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层级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及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培训前。 结论 目标管理运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层级培训中,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病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据二级专科医院人力资源的特点开展层级管理,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根据现有护理人员不同的职称、学历、技术水平等,将人员结构分为由高到低5级,即N4(精通护士)→N3(熟练护士)→N2(成长护士)→N1(基础护士)→NO(见习护士),制定各层级护士的任职资格和任职标准,制定各层级职责与聘任考核机制,不同层级赋予不同绩效奖金。[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病人满意度等护理指标比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护士对护理工作评价得分明显提高。[结论]专科医院病房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可以优化护理结构,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激发其最大潜能,使其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护理人员层次管理,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主动性及工作潜能.方法 运用能级管理理论,结合门诊工作特点,在管理及技术层面设置不同岗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使用和管理.结果 各层级人员的工作意愿强,自觉性高,乐意为集体出谋献策;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年零护理质量书面投诉,零护理差错;患者满意率从92%上升到98%.结论 把能级原理应用于门诊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设置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选配合合适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持续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江会  叶文琴  顾艳  顾英杰  董秀芳  蒋蔚蔚 《全科护理》2012,10(36):3420-3422
[目的]研究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目前护理人力配置和护理人员分层的观点、认识和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6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并用Colaizzi’s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目前护理人力配置总体不足,导致护患比的要求难以真正落实、优质护理难以深入开展和推进、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化而无法追溯、个性化健康宣教难以真正落实;人员配置充足前提下的合理分层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力配置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力配置数量必须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分层管理是促进护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配置管理,以推进护理管理改革,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护理层级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护理层级的管理概念、护理层级的应用内容、国内应用现状以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供后续研究参考,认为护理层级是一种对护理人员的平台式管理,其可合理划分护理人员职责以及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护理人员职业,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部分科室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护理部、科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经χ2检验,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层级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分层培训,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发挥了管理效能,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力梯队,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满意度为96.6%。结论:岗位分层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层级对应,是重症部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  相似文献   

18.
正护士分层管理是指将护士按照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不同分层使用,并规定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护士分层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科室的管理力度,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积极意义[1]。护士分层管理是护理管理探索的新特点,要求护理人员逐级对应,根据能力分管患者。本院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以来,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积极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的分层培养。[方法]对耳鼻喉科专科护士按照职级、资历进行分层培训,通过学习耳鼻喉科基本知识、常见疾病护理知识、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医护联合讨论会、个案报告等,提升护理人员专科护理能力、重症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升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病人满意度以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耳鼻喉科专科护士的分层培训提升了专科的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了专业化的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为了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确保护理质量,改革了传统排班模式,实施了护理连续性排班.设立上、下午和夜班组长,以组长下设责任护士的责任小组形式开展工作,重新调整护士岗位,重组和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界定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分层级使用护士,护理工作从护士单独履行职责转变为责任小组共同完成职责.落实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保证了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在一线岗位,从而将有限的人力用在最需要、最重要的岗位上,使护理人员合理使用并分层级管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性、层级明确、均衡、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