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合香连散敷脐法改善婴幼儿湿热泻次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合香连散敷脐法治疗,对照组以思密达合培菲康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次症总积分及肛周、呕吐、小便量、发热、精神状态等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次症总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肛周、呕吐、小便量、发热、精神状态等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呕吐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刘氏小儿推拿合香连散敷脐法可较好改善婴幼儿湿热泻的次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伤食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敷脐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主症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速泻停糖浆口服、止泻散敷脐、三字经派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口服,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33/43)。2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中药口服、敷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止泻膏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东 《新中医》2004,36(9):41-42
目的:观察止泻膏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96例,其中56例辨证为风寒泻者用暖脐止泻膏、40例湿热泻者用清热止泻膏敷脐;对照组48例用思密达冲剂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风寒泻患者总有效率92.86%、湿热泻患者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止泻膏敷脐 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敷脐疗法配合推拿用于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敷脐疗法配合小儿推拿,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经过5d的治疗,进行疗效判定,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3.3%,临床疗效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敷脐疗法配合推拿用于小儿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推拿治疗,均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食欲减退、大便失常等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等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外治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9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体温正常时间、大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哲 《国医论坛》2018,(2):39-40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小儿伤食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观察组予以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记录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72/78),对照组为79.49%(6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王雅丽  秦凤华  马庆华 《光明中医》2011,26(11):2234-2235
目的探讨醋调葛根黄芩黄连粉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5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醋调葛根黄芩黄连粉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治疗,并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苍苓止泻口服液,并予蒙脱石散及培菲康口服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总疗效及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呕吐、腹痛、腹胀、厌食、发热、脱水、肛门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痛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腹痛患儿(2018年1月—2019年4月)124例作为观察对象,选用随机分配法对患儿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推拿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优。2组患儿治疗前证候积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三香散加味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腹痛,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腹部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小儿腹痛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魏薇 《江苏中医药》2016,48(12):63-64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法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3个月至3岁的迁延性腹泻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推拿加中药辨证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同时对所有患儿采取适当的饮食护理措施。2组均治疗6d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止泻天数。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止泻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推拿联合中药辨证敷脐对迁延性婴幼儿腹泻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敷脐对小儿腹泻不同辨证分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40例)与中药敷脐治疗组(观察组,140例),5d后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敷脐治疗伤食泻、脾虚泻、湿热泻证型的有效率分别为94.0%、87.1%、94.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辨证敷脐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神阙穴中药外敷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5.
推拿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推拿合中药敷脐治疗组(n=60)和服用健胃消食片对照组(n=60)。结果:推拿合中药敷脐治疗组在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健胃消食片对照组组(P〈0.05);结论:推拿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丁桂遗尿散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丁桂遗尿散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试验组用丁桂遗尿散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用缩泉丸加味免煎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是90.47%,对照组有效率是76.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良好疗效,可取代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遗尿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风寒泻100例按照区组随机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温中散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1疗程(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和腹泻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儿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易操作,无毒副作用,依从性好,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n=30)和刘氏推拿组(n=30),常规对照组仅采用以Bobath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辅以针灸、电疗,刘氏推拿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刘氏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刘氏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6.7%,常规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评分(M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就诊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施以推拿联合脐部贴敷和单纯小儿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结果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总结止泻1号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湿热泻的效果。方法:66例湿热泻患儿,按序列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泻、补水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并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