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淑艳  唐欣 《四川中医》2020,38(1):151-15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冰火散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癌症的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盐酸曲马多片;重度疼痛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冰火散外敷;10天后观察两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在不良反应及爆发痛发生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冰火散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能提高止痛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攻癌镇痛散加三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三阶梯药物治疗,观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攻癌镇痛散配合三阶梯药物与单用三阶梯药物比较,有协同作用,对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辅助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龙竭散外敷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继恒  王国方  戎云霞 《新中医》2018,50(6):179-181
目的:观察龙竭散外敷疼痛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3 3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治疗;观察组在规范化癌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竭散外敷疼痛处,治疗14天为1疗程,均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患者疼痛控制效果、不良反应、止痛药物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各级评分、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痛药物使用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恶心Ⅰ度2例,呕吐Ⅰ度1例;对照组恶心Ⅰ度7例,Ⅱ度1例,呕吐Ⅰ度1例。治疗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5.56%,对照组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Ⅲ度便秘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竭散外敷能辅助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癌性疼痛,能减少止痛药用量、减轻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用三阶梯药物镇痛治疗,治疗组在疼痛处增加攻癌镇痛散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阶梯药物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攻癌镇痛散外敷,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减少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金柏止痛散外敷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金柏止痛散外敷疼痛部位,外敷2~4h/次,日1次,疗程2周,治疗效果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RS)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加用金柏止痛散,在缓解癌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柏止痛散,在镇痛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可减少口服阿片类药物用量,同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该方法疗效显著、用法简便、价格低廉,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镇痛效果、镇痛剂用量、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用药后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P0.05);两组用药后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镇痛剂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平均维持剂量较对照组小(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卡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卡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日常生活5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5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组共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对照组共有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癌痛消外敷联合热疗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可减少镇痛药的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止痛方与通腑方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纳入癌性疼痛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加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辅助通便,治疗组外敷止痛方与内服通腑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KPS)及便秘量表评分(CCS)情况。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及KPS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便秘量表评分均升高,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方外敷联合通腑方内服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镇痛疗效,缓解其便秘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香痛消膏外治中重度癌性疼痛(癌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共治疗7 d。观察两组疼痛程度、镇痛起效及缓解持续时间和首日及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均P0.05,两组治疗后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延长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爆发痛的发生,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外敷,对照组给予奇正消痛贴外用,比较两组不同药物作用的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83.33%;在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4.64%、76.67%,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安全性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中药超微饮片外敷方能有效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癌症疼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腕踝针配合阿片类药物与单纯阿片类药物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三阶梯镇痛原则以阿片类药物为主,配合其他辅助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结合原发灶进行选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治疗第2、4、6、8、10天和治疗结束第3、7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第2、6、10天和治疗结束后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爆发痛次数的变化,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从腕踝针治疗第2天开始VAS评分显著降低并持续到腕踝针治疗结束第3天(P0.05),但治疗结束第7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第2天到第10天爆发痛次数均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阿片类为主的药物治疗能提高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并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8):1042-1044
目的:观察白乳散对晚期恶性肿瘤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5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镇痛药;治疗组3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白乳散外敷。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镇痛有效率、镇痛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白乳散外敷治疗癌痛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均予基础治疗,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各30例(分别予攻癌镇痛散外敷,西药三阶梯止痛疗法),中西医结合组34例(予上述中西药合用),观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中药组66.67%,低于西药组的93.33%及中西医结合组的94.12%(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相近(P>0.05)。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相近(P>0.05)。KPS评分比较,中药组的改善不及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改善效果相近(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为16.67%,低于西药组的90.00%及中西医结合组的52.94%(P<0.05);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发生相近(P<0.05)。结论攻癌镇痛散外敷与三阶梯止痛疗法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患者应用三阶梯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麝蟾镇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性疼痛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常规西药止痛三阶梯给药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阶梯给药配合麝蟾镇痛膏外敷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2.00%,不良反应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4%,不良反应率为23.3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蟾镇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予安慰剂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共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镇痛起效与缓解持续时间、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结果 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降低,组内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缓解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延长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89)SrCl_2联合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89)SrCl_2治疗,治疗组在疼痛处增敷攻癌镇痛散。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两组疼痛的缓解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89)SrCl_2加攻癌镇痛散外敷可增强疗效,缓解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冰砂止痛酊外用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予自拟冰砂止痛酊,对照组予安慰剂,均每6 h 1次,涂擦痛处。2组疗程均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为75.0%(45/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7、14 d NRS、PSQI、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同一时点比较,研究组治疗7、14 d NRS、PSQI、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总体生命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冰砂止痛酊外用辅助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白马散外敷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失眠、情绪等领域有明显改善(P0.05),在呼吸困难、便秘腹泻方面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组为2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积镇痛膏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采用随机分组、单盲给药方法,治疗组100例以化积镇痛膏外敷,对照组60例以蟾酥散外敷。分别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4%、80%,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分别为29.36m in、30.16m in,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6.66 h、10.83 h,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0.0%、73.3%,治疗组在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稳定率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二者在止痛起效时间和安全性评定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积镇痛膏外敷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安全的外治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癌痛方运用于中重度癌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三阶梯止痛法(中度疼痛予盐酸布桂嗪片,重度疼痛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在三阶梯止痛法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癌痛消外敷。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镇痛平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每日平均镇痛药使用剂量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P0.05),止痛作用持续时间长(P0.05),且盐酸布桂嗪片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平均维持量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一般状态、日常活动、情绪和睡眠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多为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癌痛消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具有起效快、止痛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可降低止痛药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及成瘾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理学确诊的住院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阿是穴(在疼痛范围内≤2个穴位)、合谷穴(双侧)、大椎穴、大杼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太冲穴(双侧),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NRS)、镇痛起效和缓解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情况、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2. 5%,对照组为57. 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较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能提高癌性疼痛的疗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吗啡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