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中90%以上的个体都曾感染过EBV。其中一部分人群为终身潜伏感染,因潜伏感染时病毒复制受抑制、病毒拷贝数低且存在逃避机制,所以不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EBV以各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并导致免疫失调,引发相关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此外,在机体抗病毒免疫监控下,EBV具备的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也可以促进肿瘤的恶性生长。所以研究EBV的免疫逃逸机制是防治与EBV相关疾病的重要部分。本文以EBV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为切入点,探讨EBV的感染与逃逸机制、免疫失调所造成的疾病以及相关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嗅神经母细胞瘤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在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1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EBV抗原的蛋白表达. 结果 嗅神经母细胞瘤EBV感染阳性率为45.5%(6/11),嗅神经母细胞瘤检出率明显高于鼻黏膜炎症者(P<0.05);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肿瘤细胞含有EBV潜伏感染期中高拷贝(EBV)含量丰富,阳性信号在强胞质、细胞膜表达. 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存在EBV的感染;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可能与EBV潜伏人鼻黏膜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EB病毒(EBV)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宿主免疫系统的防御,因此衍生了一系列干扰人体免疫的策略。EBV感染后会长期潜伏在宿主B细胞中,并对宿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的表达进行干扰,影响宿主的抗病毒免疫。EBV表达的BCRF1蛋白可刺激Th2细胞的产生,BARF1蛋白可诱发α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多种病毒蛋白均可干扰细胞因子网络。同时EBV编码的BHRF1等蛋白可发挥抗凋亡作用。该文就EBV免疫逃避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EBV防控、新型疫苗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EB病毒(EBV)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宿主免疫系统的防御,因此衍生了一系列干扰人体免疫的策略。 EBV感染后会长期潜伏在宿主B细胞中,并对宿主MHC分子的表达进行干扰,影响宿主的抗病毒免疫。 EBV表达的BCRF1蛋白可刺激Th2细胞的产生,BARF1蛋白可诱发α型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多种病毒蛋白均可干扰细胞因子网络。同时 EBV 编码的 BHRF1等蛋白可发挥抗凋亡作用。该文就EBV免疫逃避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EBV防控、新型疫苗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线T细胞淋巴瘤(MT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MTL组织CD45RO、CD3ε、CD56、CD20、TIA-1、Granzyme B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转录产物RNA(EBER1/2)。结果:①CD45RO阳性41例(100%),CD3ε、TIA-1阳性25例(60.98%),Granzyme B阳性22例(53.66%),CD56阳性21例(51.22%),CD20全部阴性。②EBER1/2阳性29例(70.73%),LMP-1阳性17例(41.46%);NK/T细胞淋巴瘤(21/25)明显高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8/16)的EBER1/2阳性表达(P<0.05)。结论:MT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多见,EBV感染与MTL关系密切,EBV感染率与MTL的免疫表型有关,EBV感染在MT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轶群  孙振柱 《农垦医学》2011,33(5):434-437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HL)与Epstein-Barr病毒(EBV)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受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霍奇金淋巴瘤与EBV病毒的潜伏感染密切相关,在感染人体后长期潜伏,可表达多种基因,其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体后终身潜伏体内,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其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参与这一过程.HCMV感染后能在体内持续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机体细胞免疫长期争斗有关,在感染早期,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首先进行免疫应答,之后T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过程,以上针对HCMV的细胞免疫均能在不同时期控制HCMV的复制和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EBV潜伏感染的体外理想模型。方法:我们利用新霉素耐性的重组遗传基因EBV(NeoR EBV)对套细胞的细胞株SP53进行感染,用G418筛选,选出100%EBV阳性的MCL细胞株SP53/EBV。结果:此细胞株表达EBER1、EB.NAs、LMP1,表现出LCL型的EBV潜伏感染的免疫表型.结论:这次我们建立的SP53/EBV细胞株,具有低增殖功能,没有诱导出活性指标等特点,可考虑为机体内EBV休眠期B细胞具有的特征,期待此细胞株可成为研究体内EBV潜伏感染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原发性EB病毒(EBV)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EBV感染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IM.IM的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大,实验室检查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64年Epstein和Bar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细胞培养物中发现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新型疱疹病毒至今,全球约有95%的成人存在EBV潜伏感染。我国的EBV感染也非常普遍,3岁左右的儿童EBV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1]。EBV是一种人类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生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儿童中非肿瘤性E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