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精神分裂症52例综合康复疗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春爱  刘和祥 《现代康复》2001,5(5):100-10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应用抗精神药加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评定。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总分减分率分别为82.06%和30.67%,两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协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677-1678
目的探讨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实验组辅以3个月的音乐体育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袁(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NS各项评分明显下降,NOSIE总分及消极因素分明显下降,而积极因素分明显上升;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辅以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社会功能恢复及康复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实验组辅以3个月的音乐体育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袁(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NS各项评分明显下降,NOSIE总分及消极因素分明显下降,而积极因素分明显上升;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辅以音乐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社会功能恢复及康复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病人随病情发展,大多会进入慢性状态。一般抗精神病药物往往对这些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收效甚微。本文调查了211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病人,以探讨精神分裂症病程与慢性化及住院康复之关系。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四个病区,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病人211例。男165,女46。对上述病人采用一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月后联合以工、娱疗为主的院内康复治疗3月。由2名经统一训练的精神科医师根据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社区康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研究组)和住院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历时1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选量表(SDSS)和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入组时比较,在6个月末和1年末,研究组的BPRS、NOSIE、SDSS各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复发率(0%)也低于对照组(20%),结论:社区康复疗法能有效控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是实施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康复疗法合并理化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Exeel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只用理化疗法,研究组辅以康复疗法,治疗时间12周,出院后6用对实验对象进行随访,应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PSP和ADLS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试验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康复疗法合并理化疗法可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残留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PSP可作为ADLS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留症状的可靠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康复组实施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观察6mo。于康复训练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康复训练6mo末,康复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及思维障碍、缺乏活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症状量表怪异行为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总分,总积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内陪护式康复训练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其怪异行为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元化职业康复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职业康复组、多元化职业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文娱康复治疗,职业康复组给予职业康复,多元化职业康复组给予多元化职业康复,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多元化职业康复组、职业康复组干预后自尊量表(SES)、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精神病人疗效评估量表(IPRO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多元化职业康复组干预后SES、ADL、IPROS、NOSIE中总积极因素评分优于职业康复组(P0.01,P0.05)。结论:多元化职业康复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功能,保持良好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恢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及社会能力措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为2001-07/2002-0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维持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工娱疗法、音乐疗法、心理疗法,6次/周,治疗7~92次,平均(32±2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每组各有19例患者的评定结果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量表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治疗后各量表评分与治疗疗次数呈负相关,与活动能力、配合治疗呈正相关。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治疗次数多、活动能力好、配合治疗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和社会能力恢复措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恢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及社会能力措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为2001-07/2002—07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维持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工娱疗法、音乐疗法、心理疗法,6次/周,治疗7~92次,平均(32&;#177;2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每组各有19例患者的评定结果纳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量表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治疗后各量表评分与治疗疗次数呈负相关,与活动能力、配合治疗呈正相关。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治疗次数多、活动能力好、配合治疗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歌唱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歌唱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治疗组90例同时辅以歌唱训练。2组均观察15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3个月时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慢性精神病标准化症状量表(SRCP)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SSPI中的残疾等级,SRCP中的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NOSEI中的总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退缩和抑郁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前后自身对照,3个量表的总分及因子分均低于治疗组前(P<0.05);治疗组用药量及病情复发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歌唱训练对减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疾程度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能力及兴趣的效果明显,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实施半开放式管理,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阅读治疗,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阅读疗法,对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2个月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延缓患者的精神衰退,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培训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60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及其照料者进行家庭康复系统培训12个月,对照组仅上门定期随访。于入组前、康复培训6个月、12个月时对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对照料者采用自制量表,评定精神病知识及家庭和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照料者在经系统家庭康复培训后,精神病知识和家庭和睦程度明显改善,康复组也在BPRS、SDSS评分方面改善明显。结论家庭康复培训有助于改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照料者的精神病知识和家庭和睦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合并改良森田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疗效。 结果 治疗前后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SSPI量表总分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并且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太极拳、乒乓球、多功能健骑机等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体育组1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半开放式管理。体育组同时按训练项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项各50例,分别采用太极拳、乒乓球及多功能健骑机进行体育训练,每周3次,每次45min。治疗前后2组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体育运动训练,2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体育组患者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体育组中A、B、C项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疗法有利于患者间情感沟通、互相理解,对改善患者人际交流、缓解情感平淡有明显效果,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代币疗法在慢性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89名慢性精神病人分为2组,即代币组(n=47)和对照组(n=42),对代币组实施代币疗法,并在实施前后采用PANSS量表、NOSIE及康复量表与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实施代币疗法后,代币组PANSS量表评定除一般精神病理、反应缺乏外,阳性、阴性量表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或0.01);NOSIE评定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子及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总消极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代币组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病表现低于对照组;康复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代币法能在整体上改善精神病人的精神状况,改变病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在激发病人主观能动性效果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选取了104例符合CCMD-2-R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入组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5分。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以UBIO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第3周末(研究组UBIO进行5次后)两组BPRS、CGI-SI、GAS量表评定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BPRS总分减分率为28.77%,对照组为15.44%。说明UBIO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比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昌平区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阶段性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阶段性社区康复治疗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个镇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由专职医师对康复组进行综合康复,对照组仅上门随访.于入组前及康复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20个月分别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社会功能缺陷是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随着实施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BPRS、SANS、SDSS评分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效果的改善与社区康复治疗的持续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