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儿童流感属温病范畴,病因主要为风热邪毒,临床可分为轻症邪犯肺卫、邪毒犯胃、卫气同病,重症毒热壅肺、气营两燔,恢复期正虚邪恋等证型。治疗儿童流感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临床常用于轻症邪犯肺卫证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儿童抗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等;用于邪毒犯胃证有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用于卫气同病证有小儿热速清颗粒、黄栀花口服液等;用于重症毒热壅肺证有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咳喘宁口服液(颗粒)、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用于气营两燔证的有紫雪、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具有优势,但应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感发热伴便秘在临床较多见,其外感发热多见六经辨证中的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与三阳并病证。三阳证引发便秘的病机为表邪犯里,扰乱气机与津液代谢,内结成实。太阳便秘为邪犯太阳,肺治节失司,宜宣通解表,选用银翘散等加减。少阳便秘为肝-肺气机循环障碍,三焦水、气代谢失常,宜和解清热,选用小柴胡汤等加减。阳明便秘为经热蒸腾,内结腑实。阳明经热便秘宜清经泻热,选用栀子汤等加减;阳明腑实便秘宜用下法,选用调胃承气汤等加减。少阳并病便秘宜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配伍,选用大柴胡汤等加减。由于小儿脾胃软脆,一融之气易伤,故健脾消食化滞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且小儿气血未定,忌以误下。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
刘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8-3488
发热辨证,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为邪正相争的病理反应。外邪由表及里,初起多属表证发热,治宜疏散解表.或用辛温之麻黄汤,或投辛凉之银翘散:邪郁半表半里则为少阳发热,治以和解退热,药用小柴胡汤:邪热入里则为里证发热。热在气分当用白虎汤清气泄热,热入营血则以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内伤发热多南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所致。阴虚发热宜用六味地黄汤、清骨散滋阴清热:气虚发热常用补中益气汤甘湿除热。  相似文献   

4.
痹证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常见病,痹证在临床上多分为风,寒,湿,热,血五种,但在实际治疗中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故治疗痹证,关键在分清寒热二类,然后再分偏胜。痹证属于热者,起于主要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从阳化热。以关节红,肿,热,痛为其主证,可有发热及怕冷等临床症状。痹证属于寒者,起于主要感受寒邪,或感受它邪,从阴化寒。关节酸痛,活动不利,不红不热为其特点,初期亦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3,14(9):574-575
<正> 3 泻下剂和祛痰剂3.1 泻下剂的功效 泻下剂是以泻下药为主组成的制剂,具有清热润肠、通导大便和泻下积滞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实邪积聚、腑气不通、浊气不降而致大便秘结不通的里实证,也可用于治疗津枯便秘或痰水潴留等证候。 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畴,用以清除热结、寒结、燥结和水结等结滞,解除脘腹胀满或疼痛等症状。泻下剂多属攻逐之剂,适用于病势急之实证,常用的制剂有便通胶囊、秘治胶囊、舒秘胶囊等。  相似文献   

6.
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和少阴水竭土燥证。在《伤寒论》中涉及应用大承气汤的条文有 19条之多。临床上凡见潮热 ,讠严语 ,手足辑氵戈然汗出 ,心烦不解 ,甚或谵妄 ,喘冒不得卧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 ,腹胀满痛或绕脐痛 ,舌红、苔老黄焦燥起刺 ,脉沉实有力等 ,即可用之。其方证病机的特点是阳明燥热实邪 ,严重内阻 ,痞满亦甚 ,腑气不通。在《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里热燥结之痉病 ,燥实内结胃肠的腹满、宿食和下利 ,以及妇人产后胃实发热等。目前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泻热、通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了解闽东地区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湿热体质特点,旨在探讨影响湿热体质相关因素,加深对缺血性中风之痰瘀互结证的认识,并结合临床医案分析中风康复汤的运用。方法 本研究通过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脑病科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的住院患者68例进行研究,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为湿热质组与非湿热质组,分析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湿热体质特点。结果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湿热质较常见,占有比例较高(67.6%)。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患者有饮食嗜好、有饮酒史湿热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湿热体质与饮食嗜好(如辛辣、甜食、油腻、煎炸等)、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质组运用中风康复汤占有比例较高(71.8%),湿热质组运用率与非湿热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闽东地区除气候湿热外,存在饮食嗜好、饮酒等因素,催生湿热体质,影响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的形成,临床应结合闽东地区湿、热特点,讲求痰瘀并治的治法及思路,以期为临床方药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葛大颗粒由葛根、大黄等组成,具有清热解表、通里泄热的功效,主治风热兼内积证的感冒。为评价该药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营分证及其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营分证处于卫气营血辨证的病位较层次,营分证总体上讲是血分证初期的病变,以祛除热邪,养护营阴,活血化瘀为主。热入心包证是有严重神志异常的营分证,治疗上还应加强清心开窍的力量、舌绛、神昏是营分证具有特征性的两大表现,以此为据,则临床上尚有当慎用或禁用的苦寒重剂,滋阴凉营法治疗的营分证,它们实际上病理重心并不在营、而在卫分,气分郁热不解,临证须注意辨识。  相似文献   

10.
太阳病里证太阳里证有上、中、下三焦的不同。(1)上焦证:以懊(忄农)证为主,如枝子豉汤证等。枝子豉汤证:太阳里证懊(忄农)以枝子豉汤为主方。所谓懊(忄农)就是烦恼菀闷的意思,其证较之一般烦闷为尤甚。伤寒论所说的“必反复颠倒”,正是形容懊(忄农)证的异常难受。本证是因热菀胸中,心神被扰所致。治法宣宣清并用。枝子豉汤(枝子、香豉)中的香豉能宣透菀邪,技子能清热宁神,故为澳(忄农)证的主方。但枝子豉汤证除以懊(忄农)为主证外,必尚兼有身热脉数等证,甚至苑热  相似文献   

11.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3,14(8):509-510
2清热剂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暑祛湿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热自内生的各型里热证。根据里热证症状和组方功效的不同 ,清热剂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 :2 1清热解毒剂用于热毒深重、高热烦扰、狂乱谵语、吐衄发斑或头面红肿、口糜咽痛、痈疽疔毒、苔黄干、舌质红等 ,常以清热解毒药组方 ,有时亦配伍清热凉血药。该类药物有复方双花咀嚼片、抗感解毒胶囊、清开灵片、银黄片、黄连解毒丸、金银花露等。2 2清热凉血剂用于热邪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寐、神昏谵语、癍疹隐约、苔黄燥、舌质红绛等 ,亦可用于热毒入血、灼热…  相似文献   

12.
谢昌仁主任系全国名中医 ,全国五百名老中医师承教学指导老师之一 ,擅用“经方”治急症 ,作者随师继承学习二年余 ,观其运用“经方”治疗急症 ,随证化裁 ,得心应用 ,屡屡获效 ,受益颇多 ,现整理数方介绍之。1 四逆散四逆散是治疗伤寒少阴证阳邪入里 ,四肢不温 ,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痢下重之方 ,此方属于和解剂范畴 ,临床运用很广 ,如随症配合 ,能治疗内外科多种病患 ,效果颇佳。《医方集解》云 :“此足少阴药 ,也。……用枳实泄结热 ,甘草调逆气 ,柴胡散阳邪 ,芍药收元阴 ,用辛苦酸寒之药以和解之 ,则阳气敷布于四末矣…  相似文献   

13.
中医士专业毕业统考内科试题一、词语解释:共15分1.六气与六淫:2心肾不交:3.滋水涵木: 二、填空:共25分 1.心藏神的功能失常临床上可表现出: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⑤____等证。 2.痰饮证在《金遗要略》中分为:①___、②____、③____、④____等四种。 3.半凉解表法适用于____证,不适用于____表证。 4.小柴胡汤临床上适用于____证,体现了____法。 5.临证时察舌,若舌质苍老坚赦,无论苔色如何,多属_______证,舌质淡胖娇嫩,边有齿印,无论苔色如何,多属于____证。6.脉诊中,正常人的脉象是___7.辨别热入营分证的临床主要根据是:①②__…  相似文献   

14.
"奔豚气"始见于《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幽门功能失调等病证。其症状多表现为:有形或无形之物从小腹逐渐上冲胸部,甚至上冲咽喉,反复发作,常伴有胸闷,烦躁,不思饮食等症状,常因情绪波动或饮食不慎而复发或加重。笔者在临床中收治1例"奔豚气",现将其病历资料及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奔豚气"始见于<金匮要略>中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幽门功能失调等病证.其症状多表现为:有形或无形之物从小腹逐渐上冲胸部,甚至上冲咽喉,反复发作,常伴有胸闷,烦躁,不思饮食等症状,常因情绪波动或饮食不慎而复发或加重.笔者在临床中收治1例"奔豚气",现将其病历资料及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痰热闭肺证中舌象与肺部啰音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93例痰热闭肺证肺炎患儿舌象及肺部啰音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热闭肺证中第1 d舌象大多数为舌红、苔黄,占89.2%;至第3 d,逐步转变为舌质红、苔白,占23.7%;第5 d,舌苔颜色多由黄转白,转变为舌质红、苔白者占39.8%,少数由于痰热凝集日久耗伤气阴,或致气虚血瘀,出现舌质暗红有瘀斑或舌红苔剥脱,占7.5%;第7 d舌质暗红或淡、苔少或苔剥脱者增多,占18.3%。肺部啰音的变化为第1 d肺部听诊固定湿啰音的占88%,至第3 d消失5%,第5 d消失37%,第7 d消失69%。结论:痰热闭肺证肺炎患儿随着舌象转为正常而啰音相应逐步消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9):60-61
2.9 咳逆上气 上气即气上逆之意。咳嗽上气有两种含义:一种指证状而言,咳嗽而气上升,复因气升而咳嗽,形成咳嗽上气。一种指肺胀而言,肺胀之主证是咳嗽上气。《金匮》云:“咳而上气,此为肺胀”。与今之哮喘相同。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范围相当广泛,从《金匮》咳嗽上气篇有关条文归纳有两方面:一为内有水饮,外感风寒。一为里热与水饮相搏。  相似文献   

18.
张哲 《北方药学》2014,(3):111-111
苦酸制甜法是基于对仝小林教授应用苦味与酸味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高度概况。目前多将糖尿病归于消渴范畴,消渴证型古今异轨,切莫囿于阴虚燥热。虽然气阴两虚之证很常见,但往往单纯益气养阴效果不佳,尤其是血糖较难控制而不稳定者,此时要特别警惕隐藏在气虚阴虚背后的热。仝教授通过临床观察糖尿病的病机演变过程,将该疾病划分为郁、热、虚、损四阶段。在以郁、热为主的阶段病机重在郁热,此期应把治疗重点放在清郁热,郁热不清则易耗气伤阴。而产生郁热的原因多为饮食失节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  相似文献   

19.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观点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仝小林教授认为现代糖尿病是食、郁、痰、湿、热、瘀交织为患,病机演变基本按照以郁、热、虚、损4个阶段发展。仝教授根据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糖尿病期和并发症期。糖尿病期包括痰(湿)热互结证、热盛伤津证、气阴两虚证;并发症期包括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兼夹证:兼痰浊、兼血瘀证,在治疗上主张分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20.
安效先教授认为儿童慢性咳嗽病机特点以风、热、痰、瘀、虚为主,临床证型可分为风伏肺络型、肺热久咳型、阴虚肺燥型、气阴两虚型和肺脾气虚型,瘀血在各型中均可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