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应用舒芬太尼100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B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 舒芬太尼40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C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 吗啡4mg 氟哌利多5mg 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结果 C组与A组、B组比较,各时段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Ramsay评分C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经静脉或硬膜外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均可取得安全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探讨妇科术后最佳的硬膜外镇痛方法及药物配方。方法:选择妇科手术100例分为A,B,C,D组。A组(30例);单次注入硬膜外腔吗啡3mg。B,C,D三组持续泵入长效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和阿片类药物。B组(30例),C组(10例):泵入0.2%布比卡因260ml,内含分太尼0.3mg,氟哌啶5mg。其中B组以5ml/h速度泵入,C组选用2ml/h速度。D组(30例):采用5ml/h速度泵入0.1%布比卡因260ml,内含分太尼0.6mg,氟哌啶10mg。比较各组间术后4,8,12,16,20,24,48h七个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1-2级镇痛时间为24.8h,并发症发生率低。B,D组的痛效果优于C组,且B,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殖效果最差,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如果手术手小,创伤小术后疼涌不严重的病人选用次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的方法为宜。手术大,创伤重,术后疼痛严重的病人选用0.2%布比卡因260ml,内含芬太尼0.3mg,氟哌啶5mg,以5ml/h速度持续泵入的镇痛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不同给药途径对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9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A、B两组,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15μg/kg,然后硬膜外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 mg+吗啡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B组硬膜负荷剂量为罗哌卡因6 mg+吗啡1 mg+氟哌利多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观察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24.4%,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2例。结论氟哌利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静脉用药可能比硬膜外给药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硬膜外吗啡复合氟哌利多单次注入对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C3组,术毕A组硬膜外注入吗啡0.04-0.05mg/kg加入0.9%氯化钠10ml,B组硬膜外给予吗啡0.04-0.05mg/kg和氟哌利多0.03mg/kg加入0.9%氯化钠10ml,c组硬膜外给予吗啡负荷量20μg/kg后,以维持量2μg·kg^-1·h^-1持续注入,观察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氧饱和度。结果3组间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复合氟哌利多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硬膜外吗啡0.04+0.05mg/kg复合氟哌利多0.03mg/k加入0.9%氯化钠10ml单次注入是小儿术后简单、实用而又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应用舒芬太尼1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B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舒芬太尼4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C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吗啡4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结果C组与A组、B组比较,各时段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Ramsay评分C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经静脉或硬膜外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均可取得安全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不同浓度吗啡经硬膜外腔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评价。方法 将 6 0例ASAⅠ -Ⅱ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 3组各 2 0例 ,术毕经PCEA给药。 1ml药物中A组含吗啡0 .0 75mg,布比卡因 2 .0mg,氟哌利多 0 .0 5mg ;B组吗啡 0 .0 5mg ,布比卡因 2 .0mg ,氟哌利多 0 .0 5mg;C组吗啡 0 .0 2 5mg ,布比卡因 2 .0mg ,氟哌利多 0 .0 5mg。 3组都于术毕前 1小时给相应首次负荷 10ml,连接PCEA泵 ,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并记录以下指标 ,安静、咳嗽和适当运动时疼痛VAS评分 ,镇静程度 ,PCEA需按压及有效按压次数 ,及其吗啡副作用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镇痛效果A与B组好于C组 (P<0 .0 5 ) ,A与B组镇痛无显著差异 ;恶心、瘙痒等副作用发生率A组高于B与C组 (P <0 .0 5 ) ,B与C组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成人胸科术后经PCEA镇痛 1ml局麻药中加入 0 .0 5mg吗啡 ,镇痛效果满意 ,副作用少 ,安全性高是一种经济实惠、疗效确切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硬膜外隙注入氟哌啶醇用以消除吗啡等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妇产科择期手术病人分A、B两组,各30例,A组:吗啡0.02mg/ml,罗哌卡因1mg/ml,氯胺酮0.4mg/ml,肾上腺素0.022μg/ml;B组则在A组基础上加氟哌啶醇0.02mg/ml.两组均配成150ml用于术后镇痛,负荷量10ml,一次量2.5ml,持续量2.5ml/h,观察24小时、48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满意度为100%.B组瘙痒、恶心呕吐明显减少,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哌啶醇能明显改善硬膜外隙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胡宏东 《广东医学》2002,23(Z1):98-99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后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镇痛和单次注药法的镇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腹式子宫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n=30)采用镇痛泵,按2 ml/h速度持续注入,镇痛药液为0.125%布比卡因120 ml,其中含吗啡10 mg,氟哌利多10 mg,预充量3~4 ml;B组(n=30)术毕硬膜外腔单次注入,镇痛药液为0.125%布比卡因+吗啡2 mg+氟哌利多2 mg共10 ml.术后4,8,16,24 h进行镇痛效果评分,并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硬膜外用药量、开启镇痛泵距最后一次硬膜外注药时间相似;A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两组恶心呕吐、瘙痒率基本一致.结论 0.125%布比卡因和吗啡混合液硬膜外单纯持续输注(LC)模式镇痛比单次硬膜外注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复安与吗啡、布吡卡因复合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病人 90例 ,随机分成A、B、C三组 ,术毕前均给予硬膜外腔负荷药物镇痛 ,容量均为 5ml,分别为A组吗啡 1mg +胃复安 10mg +0 .375 %布吡卡因 ;B、C均为吗啡 1mg +0 .375 %布吡卡因。药袋用药容量 15 0ml,A组为吗啡 4mg +胃复安 30mg +0 .15 %布吡卡因 ,B组为吗啡 4mg +氟哌啶 5mg +0 .15 %布吡卡因 ,C组为吗啡 4mg +0 .15 %布吡卡因。“光达”电动镇痛泵设置模式均为 :基础量 1.5~ 2 .0ml/h ,患者自控量 1~ 2ml/h。双盲法术后随访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时间 ,镇痛效果及血压、心率、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时间达 72小时。结果 各组病人循环、呼吸指标均较稳定 ,镇痛效果均满意 ,术后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B组病人困倦感较多 ,三组病人恶心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A、B两组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 ,A组腹胀发生率明显少于B、C组 ,肛门排气时间 :A组 (2 1.83± 9.99)h ,B组 (37.2 3± 18.96 )h ,C组 (31.5 7± 13.5 6 )h ,A组明显短于B、C组(P <0 .0 5 )。未发现胃复安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胃复安与吗啡、布吡卡因复合持续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与氟哌啶复合组和单纯吗啡、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氟哌啶对术后硬膜我腔布比卡因-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硬膜外复合全麻下上腹部手术术后行连续硬膜外镇痛患者60例,首量吗啡1mg 0.25%布比卡因5ml,继之吗啡4mg 0.125%布比瞳因100ml,连续输注2ml/h,并据硬膜外氟哌啶应用情况随机分为3 ;A组不用氟哌啶,B组仅为首量中加氟哌啶1mg,C组除首量中加氟哌啶1mg外另于连续输注液中加氟哌啶4mg,于0-6h,-48h两阶段观察总的PONV发生率及48h内总镇静程度,结果:PONV发生率:0-6h内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48h内C组与B组,A组相比差别亦非常显著(P<0.05,P<0.01),镇静评分3组间差异 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氟哌啶加入硬膜外吗啡-布比卡因镇痛液中可显著降低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200例连续硬膜外阻滞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2ml);氟哌利多组在镇痛药液中加入氟哌利多5mg;联合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mg(1ml)和地塞米松5mg(1ml)。术毕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24h内患者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恶心呕吐率(22.4%),明显高于氟哌利多组(10%)、地塞米松组(12%)和联合组(10.2%),P<0.05;处理组三组组间比较恶心呕吐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氟哌利多单独或联合应用都能有效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2.
硬脊膜外腔连接微量止痛泵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疼痛、膀胱痉挛的防治方法。方法  12 8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 ,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A组 6 8例 ,硬脊膜外腔导管连接止痛泵 ,持续注入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啶混合液 1ml/h ;B组 6 0例 ,按常规方法解痉止痛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在止痛效果及控制膀胱痉挛方面明显优于B组 (P <0 . 0 1) ,膀胱冲洗时间短于B组 (P <0. 0 1) ,肠胀气、进食时间等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结论 硬脊膜外腔连接微量止痛泵能有效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疼痛、膀胱痉挛的发生 ,可作为一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明仁 《黑龙江医学》2009,33(9):667-668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30例。B组术毕静注布托啡诺0.75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布托啡诺12 mg+氟哌利多5.0 mg+生理盐水100 mL;M组术毕静注吗啡3.0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吗啡60 mg+氟哌利多5.0 mg+生理盐水100 mL。两组PCA泵背景剂量为2.0 mL/h,自控剂量为0.5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两组均达到满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3.3%)低于M组(3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B组(16.7%)低于M组(2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与吗啡均具有可靠的镇痛效果,布托啡诺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病人PC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对吗啡、氟哌利多硬膜外术后镇痛副作用的预防以及最佳剂量. 方法 15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5组配方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除了各自不同的配伍药物外每组均含有布比卡因125 mg、吗啡5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MD组:氟哌利多5 mg;BMS1组:东莨菪碱0.3 mg;BMS2组:东莨菪碱0.6 mg.BMDS1组:氟哌利多2.5 mg 东莨菪碱0.3 mg.BMDS2组:氟哌利多5 mg 东莨菪碱0.6 mg.观察术后不同时点的呼吸循环参数以及VAS评分、Rame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结果 各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低于3,各组间、组内不同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心的发生率BMS1组明显高于BMD、BMS2、和BMDS2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除BMD组外,其它组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结论 东莨菪碱能够明显降低吗啡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消除氟哌利多的锥体外系反应,0.6 mg东莨菪碱配伍吗啡和布比卡因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方法18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3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每组60例。A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地塞米松10mg;B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利多5mg;C组:曲马多600mg、布比卡因100mg。每组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配成泵液。在关腹时预注泵内液3ml,并教会病人或家属使用PCEA的方法。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瘁、嗜睡,并记录PCEA按压次数。结果三组病人VAS评分、PCEA按压次数无显著差异,但A组低于B、C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高于A、B两组;瘙瘁发生率A组低于B、C组;嗜睡发生率B组高于A、C组。结论地塞米松在剖宫产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瘙瘁是安全有效的,其副作用比氟哌利多要少,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吗啡硬膜外泵注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患者 ,ASAI—Ⅱ级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0例。A组选用 0 .13%布比卡因 +0 .0 4 %吗啡 +格拉司琼 3mg +生理盐水至10 0毫升 ;B组选用 0 .0 0 3%芬太尼 +0 .0 3%吗啡 +格拉司琼 3mg +生理盐水至 10 0毫升。关腹后先给负荷量A组吗啡1mg +生理盐水至 3毫升 ;B组吗啡 0 .5mg +生理盐水至 3毫升 ,连接镇痛泵以 2ml/h速度泵入镇痛药液进行镇痛。结果 :1、综合镇痛质量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两组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等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两组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芬太尼复合吗啡配方 ,负荷量及两药剂量均减少 ,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适合用于术后止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椎管内吗啡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成托烷司琼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关腹前硬膜外腔内注射吗啡2mg+0.25%布比卡因5ml。T组在开腹时经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10mg,术后24h观察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并发疽。结果 两组病人24h内镇痛效果良好,T组恶心发生率为26.7%,呕吐发生率10%,均比对照组低,组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10mg。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术后患者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分为四组:对照(A)组于手术关腹膜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恩丹西酮(B)组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 mg;地塞米松(C)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 恩丹西酮8 mg.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观察术后48 h内患者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2.6%,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5%,与A组比较,P<0.01,与B组和C组比较,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均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氟哌利多用于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PCA)中对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并与万唯(阿扎丝琼)相比较。方法:15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ASA-级,接受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随机、双盲分为五组,PCA用药均为芬太尼(0.02mg/ml)。I组为对照组,、、组分别加入氟哌利多(0.0125mg/ml,0.025mg/ml,0.05mg/ml),V组加入万唯0.1mg/ml。观察记录各组患者镇痛后4、8、12、24h芬太尼用量、疼痛评分、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病人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组病人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较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病人术后24h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疼痛、VAS评分及芬太尼用量无差异(P>0.05)。结论:中等剂量氟哌利多能有效地减少芬太尼术后PCA治疗中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