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大治 《陕西中医》2010,31(12):1574-1576
目的:观察哮病发作期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哮病发作期患者37例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肝火上炎型、脾虚生痰型、肝肾阴虚型;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并设对照组(正常人13例),观察哮病发作期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血清胃泌素含量对比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观察组不同证型4组之间血清胃泌素含量经F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经q检验表明除肾阴亏虚组与肝火上炎组之间无差异外(P>0.05),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脾虚生痰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于4组中最低。结论:脾虚生痰型哮病患者发作期血清胃泌素含量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考虑以其作为该型支气管哮喘实验室诊断指标中的一项参考指标;胃泌素可能是脾虚生痰型哮病患者发病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波 《陕西中医》2010,31(6):686-687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清胃汤(柴胡、枳实、芍药、黄芩、栀子、大黄、吴茱萸等)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硫糖铝。治疗6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对照组5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唇齿清胃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是国家药品质量标准行动计划之一。唇齿清胃丸剂型为丸剂,功能主治:清胃火,用于由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口干唇裂,咽喉痛。唇齿清胃丸是由大黄、黄芩、龙胆、黄麻、栀子等十四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大黄为该药的君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清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清胃方(由绞股蓝、红景天、沙棘、莪术、黄芪、黄连等组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临床症状,胃镜像为观察指标。结果:临床症状,胃镜像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结论:自拟活血清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镜像。  相似文献   

5.
清胃败毒汤治疗急性牙龈炎10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冬英  李维 《陕西中医》1993,14(5):202-202
以清胃败毒之法,采用清胃败毒汤治疗急性牙龈炎103例,治愈率达91.3%。提示清胃火败邪毒是急性牙龈炎早期治疗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拟泻肺清胃养阴汤(金银花、黄芩、黄连、栀子、丹皮、桔梗、葶力子、元参、生地、麦冬等药)治疗喉风48例,总有效率98%。提示本法具有清胃泻肺养阴扶正利咽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清胃散基准样品的浓缩干燥工艺进行考察,确定其浓缩干燥工艺,并对清胃散基准样品中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考察不同浓缩干燥方法,比较样品中异阿魏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丹皮酚的含量相对于标准煎液的保留率,确定清胃散基准样品的浓缩干燥工艺,结合前期研究出的煎煮工艺,制备15批清胃散基准样品。利用超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FLC-Q-TOF/MS)分析清胃散基准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入血原型成分,结合文献研究初步确定清胃散基准样品CQA。结果 确定了清胃散基准样品的浓缩干燥工艺为原方煎煮液加药液量0.05g/m L的β-环糊精直接喷雾干燥。分析出清胃散基准样品中化学成分有135个,入血原型成分28个,初步推测决定清胃散基准样品CQA的化学成分有黄连碱、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表小檗碱、丹皮酚。结论 建立的浓缩干燥工艺在保证最大程度清胃散标准煎液有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5,(11):1443-1445
目的:观察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该型证候改善状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制定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胃汤治疗,均治疗4周后比较总体疗效以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9%和81.6%,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治疗前证候积分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症状改善情况经比较发现治疗组对腹胀、食少、便溏、恶心症状改善较为突出,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多因素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预防组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疏肝解郁法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玮 《吉林中医药》2007,27(12):12-12
肝与消渴的发生关系密切,肝郁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机,在临床上采用疏肝解郁法为主,配合润肺、清胃、滋肾治疗消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胃散治疗胃热上蒸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牙周炎病人60例,中医辨证均为胃热上蒸型,随机分为中药清胃散组(治疗组,30例)、牙周宁组(对照组,30例).2组病例均采用口腔超声洁治、龈下刮治(即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清胃散,对照组口服牙周宁片,均以3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0%,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松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清胃散治疗胃热上蒸型牙周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健胃汤加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60例,予舒肝健胃汤治疗;西药治疗组58例,予吗丁啉治疗;中西药结合组62例,予吗丁啉加中药舒肝健胃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单用中药组(77.5%)或西药组(78.3%);治疗前患者的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组均能升高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以中西药结合组的作用最为显著,优于单用中药组或西药组。结论:吗丁啉和中药舒肝健胃汤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更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三里贴膏对腹部术后胃动素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30例胃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30例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4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随机分组为空白组、敷贴组(足三里贴膏组)。空白组术后常规治疗;敷贴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足三里贴膏敷贴于足三里。3种手术病人各自进行治疗组和空白组的比较。测定术前、术后1h、术后24h、术后48h,空白组、敷贴组血清胃动素浓度。结果:3种手术病人血清胃动素测定:术前、术后1h敷贴组和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48h敷贴组血清胃动素浓度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足三里贴膏能促进胃动素分泌。  相似文献   

14.
李峻 《陕西中医》2012,33(7):841-842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益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4例,以自拟清胃益气汤(太子参、陈皮、厚朴、白蔻仁、丹皮、麦冬、半夏、黄连、沙参等)治疗;对照组80例,服用奥美拉唑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复发率及胃镜分级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85%,复发率15.38%,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2.50%,复发率51.35%。治疗组胃镜下炎症改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胃镜下炎症改善有效率为71.7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胃镜下炎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清胃益气汤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胃粘膜炎症,并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对该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将胃脘痛分为调理气机、和营通络、泄肝清胃、温阳建中、养阴益胃五类,采用16种不同治法,临证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自拟清胃饮(黄连、黄芩、栀子、石膏、元胡等)治疗热邪犯胃型的急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8%。提示本方有清热燥湿、理气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国成 《陕西中医》2008,29(1):32-3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温中益气类中药药配伍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8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13例,用清胃消幽汤(柴胡、黄连、陈皮、公英、三棱等)治疗。对照组105例,用丽珠得乐冲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根除率83.18%,对照组81.9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清胃消幽汤具有清热解毒、温中益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7):899-900
目的:探讨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随证加减,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4%,比观察组的93.85%低,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清除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胸脘痞满、胆汁反流、胃脘热痛、舌苔黄腻积分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自拟中药健脾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更优,对症状改善作用更明显,且更能有效清除HP。  相似文献   

19.
赵联社  胡锡琴  董金凤 《陕西中医》2001,22(12):725-725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口疮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清胃散 (黄连、升麻、当归、生地、丹皮等 )分期加减治疗 5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8%。提示 :本法治疗疗效显著 ,作用快且持久 ,减少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晨曦 《家庭中医药》2010,(10):46-46
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清胃黄连丸由黄连、玄参、黄柏、牡丹皮、地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等。清胃黄连丸三重清胃火,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