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袁超 《现代养生》2007,(3):13-14
春三月是指立春后的正月、惊蛰后的二月、清明后的三月。春日气温转暖,处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  相似文献   

2.
春三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按节气则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三月,此为发陈。由于温煦多风、坚冰涣释,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医家认为,春日融融、和风拂面,固然它于人体机能活动的通达调畅,但也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使人容易染患流感、麻疹、腮  相似文献   

3.
春三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按节气则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三月,此为发陈。由于温熙多风,坚冰涣释,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医家认为,春日融融,和风拂面,固然宜于人体机能活动向通达调畅,但也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使人容易染患流感、麻疹、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因此,人们在春三月,也要顺应春季特点,除做到早睡早起、居有定时,适  相似文献   

4.
袁超 《现代养生》2004,(2):15-16
春三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按节气则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春三月,此为发陈,由于温煦多风,坚冰缓释,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天地相呼应.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指阴历正月、二月、三月或从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季三个月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统一起来,谓之“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是指阴历正月、二月、三月或从立春到立夏这段时间。《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季三个月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统一起来,谓之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按节气则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阳春三月,温煦多风,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春天也是百病多发的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如果不注意保养,一些慢性病也容易复发或加重。那么,在阳春三月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守,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话的大意是:春天三个月,是阳…  相似文献   

8.
煲汤清湿热     
从立春开始到立夏前为“春三月”,此时“阳气上升”,自然界进入“万物生.发”的季节。然而,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的春季开始出现“回南天”,淫雨霏霏,中医认为,这时人们要注意清热祛湿。那么,煲点什么汤好呢?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指立春至谷雨之间,为阳历2月初至4月末,是从最寒冷渐渐转暖的季节。中医将春三月称为发陈(推陈出新之意),认为天地开始生发,万物逐渐身荣,人体的阳气不断生发升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季厚重的云层慢慢散去,万物苏醒,万象更新。春季是四季的开始,是万物生长的时节。《黄帝内经》这样总结:"春三月,此为发陈",万物生发,推陈出新。春季始于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冬季蛰藏与春季发陈的分界线。中医讲究生气通天,人体的环境、状态、脏腑功能,都与天地环境、气候节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时,我们该如何养护身体呢?《黄帝内经》有言曰:春夏  相似文献   

11.
立春,“立”即“开始”,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大自然万物复苏。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脱下棉衣,但新世纪的春天已在2月4日立春那天就款款走来了。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我国传统的养生法讲究天人合一,因而中老年朋友的春季保健就要注意顺应春令之气舒畅生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阳春三月,由于温煦多风,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也要顺应春季特点,除做到早睡早起,适当锻炼,情绪舒畅外,还须注意饮食养生。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提出了春季养生的原则。意思是,春天3个月,是"发陈"的季节,种子发新芽,天地万物欣欣向荣,要早睡早起,放松身体,在庭院内多散散步,要宽容、奉献,少计较、抢夺、惩罚,这是符合春天养生的法则。春三月,共有六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  相似文献   

15.
2月立春这天,全国各地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咬春”就是立春时吃生萝卜,咬一口生萝卜就可以消除春困。临沂地区有些地方,这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不约而同地咬下去。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能青春永驻,长生不老。而这主角萝卜也有讲究,以脆嫩多汁的青萝卜为上,最好是绿皮红心的“心里美”。  相似文献   

16.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表示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是这样解释的: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立春到来,意味着寒冷的天气会逐渐变暖,一些传染病、多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立春是2月4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古籍《群芳谱》称立春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为开始之意,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此后.万物复苏.四季运转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8.
盂春 孟春,即春季的第一个月(立春、雨水)。立春,俗称打春,为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人们常说“春搭(打)五九尾”或“春搭(打)六九头”的节气谚语。  相似文献   

19.
古人迎春     
正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  相似文献   

20.
<正>"做好立春养生,强健体魄。在盛开的春天里,奔跑吧,兄弟。"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立春"是2月4日或5日。"立春"的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蜇,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农人也开始忙着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