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方法]观察8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6天的舌象及症状变化情况,记录症状及评分。每6天为1个疗程。对新增症状进行统计学聚类分析处理,确定相关的中医证型。用图像软件处理数字舌图,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8例,风热证27例,风寒挟湿证12例,风热挟湿证19例;治疗后第3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3例,风寒挟湿证36例,风热挟湿证45例;治疗后第6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1例,风寒挟湿证27例,风热挟湿证56例。聚类分析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2型。治疗后第6天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相同证型评分均和第3天的证型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困脾证患者舌苔的R、G、B值均低于湿热蕴脾证。[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多转变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提示用相应的中医药搭配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2.
三伏天穴位药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三伏天穴位药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传统三伏天药灸疗法500例(对照组)与改进后中医辨证分型施治500例(治疗组)患者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疗效差异显著;治疗组两种证型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药灸组。  相似文献   

3.
许多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 ,常可获得显著的疗效 ,尤其是细菌感染性疾病 ,但是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疗效甚微 ,甚至在治疗后还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不同的病症 (暂称抗生素药后证 )经久不愈 ,极难治疗 ,严重损害患者的体质和健康。部分细菌性感染疾病亦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类病证按西医理论治疗 ,十分棘手 ,改用中医辨证施治 ,常能迎刃而解 ,取得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气机郁结 ,伸达不利本类病症是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较多出现的一种证型 ,由于抗生素的阴寒收引之性 ,乃致气机郁滞 ,用药后患者原发病症不减或略有减轻 ,更见面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证型辨证施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西医方案治疗的7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西医组,以行中医证型辨证施治的78例患者为中医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证型辨证施治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9,(1):187-191
目的:分析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中医内治与中医挂线外治疗法相结合治疗的最佳时机和节点。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实施耻骨直肠肌挂线治疗后辨证施治分为胃肠积热证、肠道气滞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4组各40例,根据时间节点再分为每个证型10例,分别于挂线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等4个时间点进行中药口服治疗,并在中药干预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排便顺畅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肛门下坠、排便不尽、肛门胀感,腹胀等5个证候积分改变以及远期总体疗效。结果:经混合效应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组患者在排便顺畅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肛门下坠、排便不尽、肛门胀感,腹胀5个证候积分改变方面,第2周给药改善显著(P <0. 05),其余3个时间点给药无显著差异(P> 0. 05)。第2周给药的远期疗效也显著优于其他时间给药(P <0. 05)。结论: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治疗中,中医挂线治疗后在第2周根据中医辨证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中药口服治疗,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生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经中医辨证施治的46例小儿生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小儿生长痛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肾精不足,脾肾虚弱,气血两虚和寒湿阻滞4型,然后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服中药10天为一疗程。服药1疗程,33例痊愈;服药2疗程,12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生长痛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Ⅰ、Ⅱ型前列腺炎以西药抗生素为主。Ⅳ型前列腺炎无症状,无证可辨,不是中医的特长。Ⅲ型前列腺炎以中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用中医辨证施治4例维持血透并肾原性腹水患者4例,均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3例,肝肾阴虚型1例。脾肾阳虚患者主症有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腰背酸软,肢冷畏寒,尿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弱,治拟温补肾阳,健脾利水为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患者主症有腹胀满,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呜,口干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治拟滋养肝肾、利水消肿。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作者认为:采用中医治疗维持血透并肾原性腹水,虽见效较慢,但作用缓和,无副作用,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真菌感染中医辨证演变规律,为中医辨证施治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每3~7d辨证一次,直至痰液真菌培养结果阴性,动态观察真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在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中,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占30.8%,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占58.7%,脾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占30.0%。结论:真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表现为3种类型,即肺热壅盛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痰湿内盛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其中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的演变率最高,外寒内饮型未发生中医辨证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中医辨治1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及病机。方法广东省中医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2月11日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1例新冠肺炎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均给予中药汤剂或者颗粒剂。分别进行总体疗效评价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结果 11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出院37例,病情改善62例,病情无变化3例,病情恶化转入ICU病房1例,死亡8例(其中4例为医疗队接管病区后12 h内死亡)。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轻型、普通型患者症状100%消失,重型、危重型患者发热、咳嗽、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显著改善。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隶属中医疫病范畴。湿毒疫邪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湿邪困脾、疫毒闭肺是核心病机,湿邪贯穿始终,随疾病进展及个体禀赋差异可出现化热、化燥,少数可见寒化。治疗应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曹爱莲 《当代医学》2013,(15):153-15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及其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8月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给予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所有患者1周后腹痛逐渐减轻,2后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调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75%、90.32%、85.7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收集4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总结相应的辨证分型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可分为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浊证、湿热证等几种类型,通过辨证施治,使临床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比西医对症治疗更具有优势,而在中医治疗方法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改进,以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个人信息骨、密度检测、中医症型分布信息等资料作为研究资料。有本院中医医师辨证分型,分类统计脾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百分比,总结该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气滞血瘀证患者百分比(36.67%)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间差异P0.05;肾精不足证百分比(28.33%)第二,与其他证型比较,组间差异P0.05;脾肾阳虚证百分比(18.33%)第三、肝肾阴虚证百分比(16.67%)为第四。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肾精不足证为主,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相对较少,可为中医骨质疏松症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及其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给予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所有患者1周后腹痛逐渐减轻,2后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调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75%、90.32%、85.7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1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分析。结果: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3.9%。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稳定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发病率高,作用机理复杂,加上我国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治疗难度大幅增加~([1])。中医认为重症监护室AAD病位在肠,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津液代谢失常为其病机关键,证型以脾肾阳虚、痰浊瘀阻证为主。近年来,西医方法众多、疗效不一,中医研究缺乏针对性,不仅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故从中医学着手,寻找有效的方药、方剂,形成中医辨证治疗AAD的统一标准,是预防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对眩晕症患者用中医辨证施治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收治确诊眩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中医辨证施治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可分为肝阳上亢型、痰阻经络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经辩证施治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眩晕症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对于有更加针对性的干预,对病情恶化控制和改善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强 《西部医学》2017,29(1):89-92+9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重症肺炎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施治,观察中医治疗AAD的临床疗效,从而评价中医辩证治疗在重症肺炎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合并AAD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和湿邪内阻两证型,分别给予口服中药加味胃关煎和加味人参败毒散治疗5天。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口服甲硝唑+金双岐治疗5天。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药物起效时间、症状复发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临床疗效、卫生经济学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且安全性好,病人依从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中医药辩证施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后按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2个月~2年,其中优53例约占77.9%,良11例约占16.2%,差4例约占5.9%,优良率94.1%.结论: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针对临床近6年来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到观察,解析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特点及论治疗药.方法 对12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辨证施治.结果 过敏性哮喘多以外邪侵袭、痰浊壅肺、肺,脾、肾虛损为主,治疗上以祛邪化痰、补肺固表、健脾化湿、补肾固摄、止咳平喘为主.结论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相应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