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方法-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中维生素B1的含量。结果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回收率98.3%,RSD0.20%。结论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方法,具有专属、可靠、灵敏度高、干扰小的特点,可以作为小儿复方贝诺酯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Kromasil C1 8柱 (2 0 0 mm× 4.6mm,5 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75∶ 2 5 ) ;检测波长 :2 40 nm〔1〕,进样量 10μl;流速 :1.0 ml· min- 1 ;柱温 :室温。结果  贝诺酯进样量在 10~ 40 0μg· ml- 1 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9.83 % ,RSD=0 .2 % (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用于小儿复方贝诺酯片中贝诺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水-甲醇(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贝诺酯在15~1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贝诺酯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RP-HPLC法测定贝诺酯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晁若冰  陈涛  丁世致 《药学学报》1999,34(10):782-785
目的:为分离并检查贝诺酯及其制剂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杂质并测定贝诺酯含量。方法:在ODS柱上,以甲醇—水(56∶44 ,pH3-5) 为流动相,UV240 nm 检测。结果:贝诺酯与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水杨酸和萨罗酚等5 种有关物质均可完全分离,检查了国产贝诺酯及其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并测定了贝诺酯的含量。结论:本法可对以上杂质进行检查并测定贝诺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小儿贝诺酯散中贝诺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贝诺酯散中贝诺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为253nm。结果贝诺酯在0.88~4.3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2%(n=6),RSD为0.2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桔贝止咳祛痰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桔贝止咳祛痰片中的八角茴香油、桔梗、川贝母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本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0.8%。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桔贝止咳祛痰片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贝诺酯的有关物质及其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调pH3.5)(56:44),紫外检测器,波长240nm。结果:贝诺酯与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他未知杂质均可完全分离,检测了贝诺酯的有关物质,测定了贝诺酯的含量。结论:HPLC法可有效控制贝诺酯的有关物质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8.
王璐 《北方药学》2012,9(2):2-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硝酸异山梨酯胶囊中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方法:采用美国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用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54∶46)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1ml,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硝酸异山梨酯在10.14~18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6%.结论:本法可准确测定复方硝酸异山梨酯胶囊中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汪安  程桂林  蒲婧哲  陶冶  王多梅 《安徽医药》2022,26(6):1094-1098
目的从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 3个方面,对小儿珍贝散标准进行完善与提高。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 2020年 1—10月。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珍珠、川贝母、沉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对人工牛黄、沉香、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以胆红素作为质控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鉴别小儿珍贝散中的人工牛黄、沉香、川贝母,阴性无干扰;胆红素在 0.004~0.1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 Y=31 476X?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贝诺酯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6:44,磷酸调pH3.5),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贝诺酯进样量0.52~6.24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进样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可有效地控制贝诺酯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沙星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文斌 《海峡药学》2003,15(3):24-25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沙星片的含量。 方法  采用 ZORBAX SB-C1 8柱 ( 4 .6mm× 2 5 0 mm,5μm) ;流动相为 0 .0 5 mol· L- 1枸橼酸 -乙腈 ( 82∶ 18)用三乙胺调节 p H值至 3 .5± 0 .1;流速 1.0 ml· min- 1 ,检测波长 2 66nm。结果  依诺沙星进样量在 0 .0 2~ 0 .14μg之间呈良好线性 ( r=0 .9994) ,平均回收率为 97.3 % ,RSD为 1.8%。 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 ,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可作为依诺沙星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岳莉 《黑龙江医药》2014,27(5):1017-1020
目的:对青蒿琥酯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蒿琥酯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青蒿琥酯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青蒿琥酯在1-6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101.1%,RSD为0.77%;日间平均回收率101.6%,RSD为0.80%。结论:本法测定青蒿琥酯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复方汉防己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5.28 ~ 52.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RSD为0.34%(n=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汉防己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贝诺酯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贝诺酯片快速、专属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溴化钾压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贝诺醅片与贝诺酯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并与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药品红外光谱集>中的贝诺醅光谱图一致.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贝诺酯片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复方益肝灵片定性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水飞蓟素和五仁醇浸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飞蓟宾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水飞蓟宾在0.098 8~1.976 μg(r=0.9999)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7%,RSD为1.7%;五味子醇甲在0.095 1~1.902 μg(r=0.999 9)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1.6%,RSD为1.7%.结论 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复方益肝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李茂森 《中国药业》2013,22(14):68-69
目的改进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改进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论所拟订的方法可对复方黄连素片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干明  张柳 《广东药学》2001,11(3):12-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珍珠暗疮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黄芩苷在0.2-1.0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4%。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珍珠暗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珍珠暗疮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黄芩苷在0.2~1.0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4%。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珍珠暗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珍珠暗疮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黄芩苷在0.2~1.0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4%。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珍珠暗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小儿珍贝散制备工艺,建立和完善小儿珍贝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鉴别川贝母、牛黄、胆南星及冰片4味药,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冰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效果良好,在同一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冰片含量符合规定,证明此色谱条件能满足含量测定的需要。结论改进后的小儿珍贝散制备工艺更合理,新增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