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所致播散性卡介苗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治中心1例经病理确诊的播散性卡介苗病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8月,因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左肩部溃烂5月,左腋下肿块2月”于2008年7月15日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后行左腋下脓肿切排和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结果:(左腋下淋巴结)大片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多量中性粒细胞,符合结核性炎,抗酸染色强阳性。B超提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免疫学检查:IgA <0.0667g/L,IgM 0.05g/L, IgG <0.333g/L, C3 1.28g/L, C4 0.44g/L;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41.6%, CD4 30.1%, CD8 8.7%, CD19 0.3%, CD4/CD8 3.46, CD16 56 55.4%。目前国外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引起的播散性卡介苗病报道较多,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用TREC试验来筛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四唑氮蓝还原试验筛查慢性肉芽肿病。国内新生儿出生后普遍接种卡介苗,尚未开展相关筛查措施。结论 对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其罹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能。加强对新生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是避免对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卡介苗导致播散性卡介苗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播散性卡介苗病的临床特点、化验室资料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及文献报道的41例播散性卡介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儿中男28例,女15例,播散首先发生在接种部位同侧腋窝淋巴结,肺播散43例,肝、脾播散15例,皮肤播散11例,骨及骨髓播散7例,肾和肾上腺播散4例,颅内播散5例。其中5例诊断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2例诊断高Ig M综合征;1例诊断高Ig E综合征;16例慢性肉芽肿,其中5例基因检测存在CYBB基因突变;3例存在IL-12/IFN-γ通路缺陷。43例中死亡18例,病情迁延11例,慢性好转及病情稳定12例,失访2例。结论:播散性卡介苗病多存在原发免疫缺陷病,对此类患者应尽量行特殊免疫检查。此类疾病患儿多预后不佳,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例播散性卡介苗病及相关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卡介苗接种能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是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尽管卡介苗接种引起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但个别儿童接种后可发生严重的播散性卡介苗病,国内已报道8例。该病治疗相当困难,又因该病容易误诊,更加重了治疗的难度。本文就作者曾遇见的1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接种卡介苗后发生并发症时有发生,而引起多发性骨损坏者实属罕见,其引起骨质破坏影像表现至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我院搜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卡介苗性播散性骨髓炎,现报道如下。患儿,男,1岁。全身反复脓肿1年,发热伴咳嗽17天,B超示肝、脾和体表淋巴结肿大。患儿母亲述患儿出生即在当地治疗未见好转,近来疼痛加重伴局部肿胀。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BCG)是从牛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减毒活疫苗。在新生儿时期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患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的几率可以减小65-95%。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中最严重和罕见的是播散性卡介苗感染,这一并发症往往出现在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中。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BCG)是从牛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减毒活疫苗。在新生儿时期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患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的几率可以减小65-95%。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中最严重和罕见的是播散性卡介苗感染,这一并发症往往出现在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中。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接种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使机体获得一定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能力,防止结核菌感染者发病或播散.由于婴幼儿最易罹患最严重的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因此规定新生儿为主要接种对象.1998~1999年,我市三家医院接种卡介苗2 000余人,其中有2例婴儿超量误种卡介苗,因处理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1例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报告病例,了解其发生因素,探讨降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并为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患儿的体液培养结果、病例临床资料了解治疗情况,随访患者了解愈后恢复情况。结果经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此病例为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极其罕见的不良反应,患儿免疫状态低下时应谨慎接种。  相似文献   

9.
卡介苗是来源于牛结核分枝杆菌的经多次传代培养的毒力减弱的活疫苗,可预防儿童结核的严重形式如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几种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对卡介苗疫苗株敏感。该文介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呈孟德尔遗传的分枝杆菌病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尤其重点介绍与卡介苗相关的疾病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探讨该类脆弱儿童避免接种卡介苗的可能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接种卡介苗后播散性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和金平区人民医院2007~2012年收治的接种卡介苗后播散性感染病例归档病历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2012年共收治28例卡介苗播散性病例,全部病例均符合II缶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标准。其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者25例,占89.2%;淋巴结肿大者26例,占92.9%;肝脾肿大22例,占78.5%,经以方案HRE1年抗结核治疗,痊愈24例,病灶稳定4例。结论接种卡介苗后应加强监测,对接种卡介苗数周或数月后接种局部脓肿、破溃,结痂延迟伴有发热、咳嗽、肝脾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对因免疫功能低下致PPD试验呈阴性者可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协助诊断。选用HRE方案进行1年抗结核并辅以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黄启功 《求医问药》2011,(9):244-245
目的:观察婴儿因接种卡介苗引起的相关感染性播散疾病。方法:通过两个月对临床病例进行观察,以及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在培养结核菌的条件下,做出明确诊断,从而使其处理后的疾病得到相应的控制,本文以近两个月收治的8例病人,说明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引起播散性疾病是广泛存在的。结果:8例病人中,有4例是在接种卡介苗以前就患有其他疾病史的患者,其4例因接种卡介苗导致播散感染,并给予抗痨治疗。没有出现其他部位再感染的4例患者经过局部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婴幼儿在接种卡介苗以前,如果存在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史,切忌进行盲目接种。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一例7个月大的男婴,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了由谷氨酸单钠盐(M SG)所致的异物性肉芽肿。患儿在首次接种卡介苗1个月后,其左上臂接种处出现了一个隆起性红斑,质硬。组织活检显示为多个非干酪性异物肉芽肿,抗酸染色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均未发现结核杆菌。偏振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异物巨细胞中存在双折射结晶体。用快速原子轰击法进一步证实结晶体为谷氨酸。作者认为,除结核菌素外,组成卡介苗的另一种成分M SG是引起异物性肉芽肿的主要原因。通过回顾文献,尚未发现卡介苗免疫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因M SG(谷氨酸)所致。卡介苗接种后谷氨酸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卡介苗接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结核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特别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已得到世界性公认,国外报道接种卡介苗对肺结核的保护率0%一80%不等.由于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接种量过大、过深或接种者自身因素都会影响到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及效果,甚至会发生异常反应.有资料报道:我国出现异常反应者约为0.05%~0.02%.近年来,发生局部异常反应的比例有所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异常反应,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将目前卡介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异常反应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一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简称CVID)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种常见类型,我们遇到一例CVID小儿并发硬皮病,现报告如下: 付某,男,3岁。患儿生后5个月开始外有耳道流脓,经常间断发热咳嗽.8个月时因高热伴右腿皮肤硬肿住院。母孕期7个月先兆早产,接种过卡介苗和白百破疫苗。查体:左耳流脓,双肺有水泡音,右腿  相似文献   

15.
系统播散性奴卡菌感染两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系统性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增加及免疫缺陷病的增多,奴卡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有关奴卡菌血行播散的报道较少,现将近年我院诊治的2例播散性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影响卡介苗接种因素及异常反应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华  刘哲 《吉林医学》2009,30(17):2015-2016
卡介苗接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结核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特别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已得到世界性公认,国外报道接种卡介苗对肺结核的保护率0%-80%不等。由于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接种量过大、过深或接种者自身因素都会影响到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及效果,甚至会发生异常反应。有资料报道:我国出现异常反应者约为0.05%~0.02%。近年来,发生局部异常反应的比例有所上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接种卡介苗能有效地预防儿童时期严重的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可是,几乎每年在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过程中,发生因接种过深、过量或工作粗心大意误用卡介苗的情况,致使接种局部溃烂、溢液、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损失。现将我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部近年来经治的24例卡介苗接种和误用事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卡介苗接种的普遍开展,差错事故及并发症屡见不鲜,但因接种卡介苗所致泡性结膜炎,国内尚未见到报道,现将笔者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贾某,男,1.5岁 1987,6,11在某单位行预防接种,于左臂外侧三角肌下缘误作皮下注射“冻干皮内用卡介苗”0.1ml(含结核菌0.9mg/ml),在当晚发现接种途径错误,即给口服利福定,异烟肼等治疗,次日开始咳嗽,气喘,伴低烧,双眼球结膜充血,在某医院给抗过敏及抗感染  相似文献   

19.
齐荣巧 《中国医刊》2001,36(10):19-20
1 卡介苗接种目的及对象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因结核菌的感染而发生结核病。卡介苗接种是实施一次人工的原发性感染 ,使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 ,达到预防原发性感染 ,粟粒型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的目的。卡介苗初种对象定为新生儿 ,突出强调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越早越好。由此提示在人生的开端 ,未受结核菌感染前完成卡介苗的接种最适宜。目前国际上统一的作法是在新生儿出生 2 4~ 36小时之间进行接种 ,如有特殊情况 ,如早产、难产、其他新生儿病 ,可在婴儿期内完成。2 关于卡介苗复种实践证明 ,卡介苗接种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20.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误诊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其它脏器结核灶,经血行或淋巴系统播散到皮肤所致的皮肤病,由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及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其临床表现差异非常大,再加上人人接种卡介苗使皮肤结核发病少,表现不典型,临床上常忽视该病的诊断,延误治疗,造成难以修复的毁容性损害。现将一例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