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8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利弊进行对比。结果84例中40例阴道试产,2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7.50%,再次行剖宫产术者57例(67.86%),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时,掌握好阴道试产适应证,可以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的产妇产后出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子宫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18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3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108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7.8%,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与同期自然分娩102例比较,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组78例。结论临床操作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掌握好适应证,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子宫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18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阴道试产分娩成功108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7.8%,未发现子宫破裂,产时出血量、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与同期自然分娩102例比较,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组78例。结论临床操作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掌握好适应证,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在一定条件下实施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帮助产妇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抽取于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受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156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分娩方式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156例产妇中,68例接受产妇阴道试产,占总人数43.59%,阴道试产中59例分娩成功,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6.76%,试产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依次为(6.37±1.46)h、(283.1±37.4)mL和(9.3±0.3)分;抽取同期正常产妇阴道分娩59例进行对照,其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依次为(6.31±1.45)h、(279.1±36.7)mL和(9.3±0.2)分,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选择88例剖宫产分娩,占总人数56.41%。结论对于存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分析其适应症,掌握好其剖宫产术式指征,在符合足月妊娠的情况下采取阴道分娩试产是可行和安全的,但试产过程中必须注意子宫破裂等并发症,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05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86例)、阴道试产失败组(21例)、疤痕子宫剖宫产组(198例),同时选取同时期200例非疤痕子宫剖宫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05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阴道试产107例(35.08%),剖宫产198例(64.92%)。其中阴道试产成功86例(80.37%),失败26例(19.63%)。阴道试产成功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破裂率、产褥病率均低于阴道试产失败组(P〈0.05)。疤痕子宫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口撕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要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密切观察产程,仔细评估,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智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410-54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后分娩方式选择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急诊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比较各种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选择阴道试产154例,成功91例(24.0%),63例中途转急诊剖宫产(16.6%),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子宫体有破裂迹象等。择期剖宫产225例(59.4%),选择剖宫产的因素主要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年、产程停滞、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的产时出血显著多于阴道分娩组(P<0.05),急诊剖宫产的产程显著长于阴道分娩和择期剖宫产(P<0.05),择期剖宫产的新生儿体重、产时出血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和急诊剖宫产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破裂率、产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可以根据子宫情况谨慎选择阴道试产,虽然阴道试产不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但阴道试产不顺利转急诊剖宫产会增加产妇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分娩的产妇分娩方式与思路。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0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产妇,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分析。结果:16例实施剖宫产,4例实施阴道试产,试产率高达20%,都无子宫破裂发生;1例阴道试产失败更换为剖宫产。阴道分娩的产妇平均出血量是169.3±12.8ml,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是253.2±11.5ml,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差异明显(P〈0.05)。阴道试产组和剖宫产组都未发生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两组新生儿评分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试产组无1例感染者,剖宫产组出现1例感染情况,其感染率为5.88%。结论:不可以把瘢痕子宫视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部分情况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是较为安全的。需特别注意应严格遵循瘢痕子宫的试产原则,找出合理的分娩方案,禁止盲目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住院天数、平均出血量、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0例产妇中有38例阴道分娩、72例剖宫产分娩(包括19例阴道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妇住院天数、平均出血量、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均小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分娩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该在密切监测产程、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进行,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适用性。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6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83)和阴道分娩组(n=79)。比较剖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瘢痕子宫产妇的并发症,但选择前必须综合分析产妇和胎儿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择期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情况。另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并与该研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的有59例,其中48例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1.36%,11例失败后进行急诊剖宫产,其余76例患者行择期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急诊剖宫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者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给予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的试产机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谷红梅 《现代保健》2014,(7):125-1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200例在本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分娩方式。结果:200例孕妇中有87例符合阴道试产标准,试产率为43.5%(87/200);有8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79例(阴道分娩组),成功率为90.8%(79/87),阴道分娩率为39.5%(79/200);行剖宫产者121例(剖宫产组),剖宫产率为60.5%(121/200);有1例孕妇出现子宫破裂(0.50%,1/200);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t=3.024,P〈0.05);两组患者在孕妇年龄、孕周、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给予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医院产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42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试产的临床资料,统计试产结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426例孕妇中,阴道试产成功271例,阴道自然/助产分娩,且无子宫破裂;失败155例,试产期间出现剖宫产指征而改行剖宫产。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成功组产后出血率3.32%,子宫破裂率1.10%,失败组产后出血率7.10%,子宫破裂率1.29%,产后出血率差异明显(P0.05),而子宫破裂率、新生儿窒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厚度、孕周、入院宫口扩张、距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重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孕妇产前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是否临产入院均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阴道分娩史OR值最高,是影响试产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孕妇产前BMI30 kg/m~2,年龄30岁,子宫下段厚度4 mm,上次术后无发热,临产入院者,有阴道分娩史经历者比较适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根据阴道试产情况,将其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127例和阴道试产失败组23例,对比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癌症、剖宫产史、子宫破裂史等因素,将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阴道试产失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孕前BMI、胎儿体重、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子宫破裂史、先兆子宫破裂、宫缩情况、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胎儿体重、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先兆子宫破裂、宫缩乏力、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是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褥病率、子宫破裂率优于阴道试产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胎儿体重、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先兆子宫破裂、宫缩乏力、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均是导致孕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和具体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刘晓梅 《现代保健》2013,(20):49-50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选择的不同分娩方式将84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42例,剖宫产组4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阴道分娩组孕妇的产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孕妇分娩后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应对无产可手术指征的孕妇给予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行阴道试产,其中20例成功,4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36例直接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巨大儿、子痫前期等。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结论合理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于改善的围生儿和产妇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可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8年1月~2005年12月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以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 638名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孕妇,根据阴道试产成功与否分为阴道分娩成功组(1 038名)和阴道试产失败组(600名)。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子宫破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总结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相关因素,影响母婴结局的相关因子。结果孕妇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情况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入院宫口的扩张情况、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是否紧急入院及有无阴道分娩史之间有关联;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与孕妇年龄≤35岁、产前BMI30 kg/m~2、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10年、有阴道分娩史、紧急入院以及入院时宫口扩张≥6 cm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