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及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用姜黄生产姜黄素的实用生产工艺。方法:渗漉法提取及大孔树脂分离正交试验。结果:提取姜黄素用9倍体积的70%乙醇,以3mL/min的速度渗漉为最佳提取工艺;利用D101大孔树脂纯化姜黄素工序中调节上样料液pH为7,用80%乙醇以4mL/min的速率洗脱为最佳分离工艺。结论:渗漉法提取和大孔树脂分离获得姜黄素的工艺简便、实用、经济,适用于小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渗漉方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酚酸B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流法、一般渗漉法与梯度渗漉法分别进行提取,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HPLC法测定的丹参酮IIA、丹酚酸B的含量评价两种方式的提取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梯度渗漉法,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取丹参药材粗粉,用适量95%乙醇溶胀2.5h,装入渗漉器材,用95%乙醇浸渍24h后,以4.5mL/min的速度开始渗漉,收集8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酮类脂溶性成分;再用50%乙醇,以4.5mL/min的速度渗漉,收集10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酚酸类水溶性成分,与HPLC测量结果比较,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较高。结论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式与一般渗漉法比较,提取率较高,完全适合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6):2216-2219
目的:优化了哥王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了哥王的有效成分伞形花内酯、西瑞香素的含量和浸膏收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溶剂量、乙醇体积分数、渗漉速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了哥王的3种提取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和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筛选最优提取方法;再用正交试验对最优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提取方法的综合评分排序为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煎煮法,以渗漉法更优。渗漉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渗漉溶剂70%乙醇,溶剂量为14倍药材量,渗漉速度为5m L/(min·kg);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8.3、99.3、98.8(RSD=0.51%,n=3)。结论:了哥王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选用渗漉法,优选出的渗漉法提取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肤疾安喷雾剂的制备及对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肤疾安喷雾剂由金银花,野菊花,苦参,薄荷脑等中药组成。用酒精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混合溶解法制备而成。用试管法进行致病性真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本品对所试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青霉菌的MIC为0.39~1.56mg·ml-1。  相似文献   

5.
康阿龙  李伟  张娴  汤迎爽 《中国药师》2012,15(9):1248-1250
目的:优选祖师麻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和祖师麻甲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浸泡时间、滴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祖师麻叶有效成分最佳渗漉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的60%乙醇,浸泡36 h,流速3 ml·min-1.结论:该渗漉工艺参数合理,结果可靠,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苦参总碱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苦参粗粉用0.2%盐酸溶液渗漉,将渗漉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用蒸馏水洗至洗出液无色。将树脂由柱中倒入干燥盘中晾干,用20%的氨水适量,搅拌均匀以碱化树脂。碱化后的树脂倒入回流提取罐中,用氯仿回流提取至提尽生物碱。回收氯仿后得到生物碱浓缩液。再用等量95%乙醇将生物础。浓缩液溶解,过滤后,真空浓缩回收乙醇,即得苦参总碱。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介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应用情况。方法: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效果可受被分离成分的性质、树脂的类型及树脂柱的径高比、吸附溶剂及洗脱剂的种类、用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在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其他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安全、节省成本且分离效果较好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紫草萘醌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条件。方法:以紫草萘醌总成分收得率、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成分收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热回流、超声、渗漉法的提取效率,从中选出适宜的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并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筛选出的提取方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渗漉法所得紫草萘醌总成分得率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得率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渗漉法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药材粒度20目、渗漉速度0.7mL.min-1、浸泡时间4h、乙醇体积分数为95%。结论:渗漉提取方法最适合紫草有效成分的提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渗漉法提取紫草萘醌成分方法稳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香芝麻蒿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方法:通过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分子蒸馏法提取和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以苯甲酸为对照样品对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对某些细菌的抑菌作用比苯甲酸强。结论:本方法具有稳定可靠、低温高效、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香芝麻蒿挥发油对常见的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延灯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分离纯化延灯滴丸有效成分的最佳树脂,并确定其工艺条件。方法以有效成分中灯盏乙素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动态吸附法确定分离条件。结果 AB-8树脂对延灯滴丸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动态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延灯滴丸提取物混悬液浓度为8 mg·mL-1,吸附流速为5 mL·min-1,水洗量为13倍柱体积,洗脱剂为60%乙醇,洗脱量为2倍柱体积,洗脱速度为1 mL·min-1。结论 AB-8树脂分离延灯滴丸有效成分最佳工艺稳定高效,可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孙建枢  陈红 《中国药业》2008,17(3):21-21
目的探讨复方氯霉素滴鼻液中冰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冰片,用重量法测定冰片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冰片平均回收率为98.97%,RSD为1.12%。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氯霉素滴鼻液中冰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S11StudiesontoxicityofChinesemedicines anddecreasedvirulencethroughthecompatibili tyofherbalingredients LIPeng Tao(CST)(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Beginningfromthereportoftherenalinjuryin ducedbyaristolochicacid,thepoisonoussideeffects ofChinesemedicineshaveattractedmoreandmoreat tentions,whichhaveproducedhugeinfluenceonthe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Itbecomesa vitallyimportantissuetounderstandanduseChinese medicinescorrectly.Thetoxic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白花蛇舌草、金钱草、丹参和甘草,几种抑菌中药材配伍前后的抑菌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先测定各抑菌中药材的抑菌性,再对这几种中药材进行配伍,同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白花蛇舌草、金钱草、丹参和甘草配伍后,对细菌和霉菌抑菌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几种药材中,抑菌性最强药材的抑菌效果;对酵母菌的总体抑菌作用,达到抑菌性最强药材抑菌效果的2倍。甘草的不同配伍比例(0,0.5,1),对整个配伍的抑菌效果无明显作用。结论 4种抑菌中药材配伍后,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贴敷类医疗器械中樟脑薄荷脑与冰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敏  刘圆圆  易必新 《医药导报》2012,31(5):637-639
目的建立测定贴敷类医疗器械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Alltech EC-WAX(30 m×0.53 mm,1.2 μm) 毛细管柱,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柱温85 ℃,保持1 min,以10 ℃•min-1速率升至140 ℃,保持13 min,再以50 ℃•min-1速率升至210 ℃,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80 ℃。结果樟脑、薄荷脑、冰片分别在8.7~4 355.0 μg•mL-1(r=0.999 9),9.9~4 956.0 μg•mL-1(r=0.999 9),10.0~4 998.0 μg•mL-1(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樟脑、薄荷脑、冰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1%(RSD=2.7%),100.6%(RSD=2.4%),99.8%(RSD=2.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贴敷类医疗器械中樟脑、薄荷脑和冰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解毒烧伤膏中冰片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解毒烧伤膏中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水蒸汽蒸馏提取,使用HP-20M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64%。结论 本方法分离良好,可用于解毒烧伤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陈煜  陈晓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01-2602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止痒酊中冰片、薄荷脑的含量.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Agilent 0.5 3mm×1 5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后开始升温,以7C/min升温至14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进样量为1μL.结果:冰片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0.5017~1.5051 mg/mL,平均回收率(n=6) 99.57%( RSD=0.90%);薄荷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0.4994~ 1.4982mg/mL,平均回收率(n=6)为99.55% (RSD=1.03%).结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止痒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维A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成人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扁平疣的1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阿维A联合中药方剂内服,对照组单用中药方剂内服,4周为1个观察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阿维A联合中药方剂内服是治疗扁平疣更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眼用制剂的申报资料中,有较多研制单位采用薄荷脑、冰片、樟脑等作为清凉剂,而文献显示此类物质除具有一定活性外,还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眼用制剂作为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制剂,在辅料选择方面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传统中药材质量评价及标准制订提供概念上的依据。方法:从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及影响中药材药性和质量的诸多因素,对中药材的质量本质以及与天然药物的关系、“地道药材”产生的人文及生态原因作一些探讨。结果:中药材和民间药虽然都是天然药物,作为药物,其性质有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质量评价方法也应根据传统质量评价情况与天然药物或民间药物区别对待。结论:中药材具有明确的药性(药效谱)、较好的性状质量、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以及稳定的各成分比例关系,“道地药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然药物和民间药是属于辨病用药的药物,而不是中医的辨证用药。本文根据中药材质量的内涵,提出指纹图谱结合成分权重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评价中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婷  丁忱欢  李鹤 《中南药学》2014,(12):1192-1196
目的探讨木芙蓉叶提取液、紫花地丁提取液、藤黄提取液及3种中药混合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制备3种中草药提取液,采用琼脂碟片扩散法定性检测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的抑菌活性,然后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3种中草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链球菌均有抑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木芙蓉叶提取液和藤黄提取液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链球菌对藤黄提取液敏感;藤黄提取液在3种中草药中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3种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后能显著增强抑菌效果。结论 3种中草药提取液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