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技术的基本观点是一次性地切除前额部多余组织,但分两层治疗。其浅层含有皮肤和部分脂肪层,深层包括部分脂肪和肌层。未分离骨膜层。切除皱眉肌,切断额肌。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束。分别拉紧、切除两层的多余组织并缝合。手术结果完全展平了前额皱纹。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将病灶完整的切除,其切除标本可以进行完整组织学检查。胃壁主要由黏膜层和固有肌层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两者之间由黏膜下层的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并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轻易分离。这是仅切除黏膜层,而肌层不受损伤的组织解剖学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改良乳晕双环切口巨乳缩小和垂乳悬吊术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乳晕周围双环法切除多余的乳腺组织,并应用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中宁  刘祖定 《消化外科》2005,4(4):240-241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手术方式及远期生存效果。方法 对13例病人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加部分胰腺组织切除,5例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病人。8例行部分胰腺组织切除病人无胰瘘发生。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或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适用于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5.
薛小文  赵涛  王雷  廖文俊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1914-1915
目的:介绍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在鼻部皮肤肿瘤修复中的应用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切除病损设计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穿出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鼻外形轮廓、组织色泽、质地均良好,随访1~24个月,局部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血供丰富,存活率高,操作简单,可一期手术完成,是修复鼻部分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经前额纵裂入路的内镜解剖与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8例成人尸头,取经前额纵裂入路,在显微镜和内镜下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全程观察。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手术22例。结果通过显微镜及不同角度内镜,能够观察到鞍区和第三脑室结构。22例中,动脉瘤5例均成功夹闭,肿瘤全切13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镜经前额纵裂入路对鞍区及第三脑室前部暴露良好,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切除鞍区和第三脑室前部肿瘤的较佳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外路法睑袋整形术中,如何减轻术后反应以及提高组织去除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方法:在术前仔细观察测量的基础上,设计睑袋处预切除皮肤范围上下两条切口标记线,麻醉后,改常规的用剪刀“剪开”皮肤为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并去除多余的皮肤组织,之后再进行分离、去除眶隔脂肪和创面缝合。结果:采用此法共治疗136例,所有病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皮肤红肿反应轻,愈合时间短,皮肤去除量适度,愈合后的切口痕迹细小。结论:睑袋整形术中,用手术刀在分离、去除眶隔脂肪前切除皮肤组织,可以避免因麻醉及手术引起的组织反应较重后去除组织的不准确,并且一次性切除,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睑袋整形术的一种新方法和预防术后下睑外翻的有效措施。方法剪开松弛的眶膈,释放出眶膈脂肪,将其充填于眶骨前方,消除深陷的睑-颊沟。在切除切口缘多余的皮肤时,应用“需切除的组织最后切除”和“要善于预测、控制和减少张力”两项基本原则,以避免皮肤发生下睑外翻。结果 共为8例(16只眼睛)施行手术,术后所有患者下睑形态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眶膈脂肪释放、保留的下睑袋整形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设计更为  相似文献   

9.
我科利用前额颞浅血管岛状皮瓣经隧道转移对 1 5例上腭恶性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腭部分缺损进行立即修复 ,皮瓣面积最大 6 cm× 8cm,最小 4cm× 4cm,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恢复了上腭功能及外形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腭部肿瘤切除前额颞浅血管蒂岛状皮瓣立即修复$中国人民解放军163医院口腔科@王笃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一种新的可适用于各种程度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的巨乳缩小术。方法在乳房中下部设计1条横向的弧形切口,切口须低于第4肋间水平的高度。切除该切口与乳房下皱襞之间多余的乳房组织,并在乳晕两侧各切除1块三角形的表皮真皮全层皮肤,然后将所余乳房组织塑形成新乳房。结果共行45例手术,术后外观令人满意,组织切除量及乳头提升达到预期要求,未伤及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神经前支。除3例乳房伤口轻度裂开,经局部治疗后愈合,未影响手术效果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手术方法可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感觉正常,乳头勃起状态良好,乳房外形自然饱满,是一种简单、实用、令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去除术与组织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ablation,EA)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由于EA是将光、电、热、微波等能源导入官腔,通过切割、汽化、凝固等作用破坏或切除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部分浅肌层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EA的实施与组织损伤相伴随。为了提高E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需要充分认识EA的组织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就EA与组织损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6.2.2 创面覆盖法 无论是结肠还是直肠手术,只要进行了组织脏器的广泛性剥离,如腹膜返折部区域性晚期直肠癌做大范围盆腹膜切除,或区域性晚期右侧结肠癌做合并腹壁组织及结肠筋膜外组织广泛切除,或因困难手术致使解剖层面紊乱、组织损伤大,由于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凝解剖方法会造成部分患者较严重的组织热损伤反应,其残留未被腹膜化的较大创面不仅可引发术后近、远期腹腔粘连,而且侧腹壁肌层浸润病例,切除后可能残留癌细胞,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6~ 6 2岁 ,病因为恶性肿瘤 ,切除后缺损均超过下唇中线 ,最大 7cm× 3cm ,最小 3 5cm× 2 5cm ,同期行扇形组织瓣修复术。2 手术方法首先扩大切除下唇癌肿 ,形成下唇全层的梯形缺损 ,自两侧颊部及上唇设计典型扇形组织瓣 (图 1~ 3)。按设计画线切透全层颊部及上唇组织 ,形成全厚的扇形瓣 ,其蒂部切至距唇红缘的距离应不小于 0 5cm ,以保证唇动脉作为蒂部的血供。将两个全厚的扇形瓣向下内方向旋转 ,形成新的下唇。首先分 3层缝合两扇形瓣的中间部分 ,而后缝合扇形瓣的弧行部分 ,最后缝…  相似文献   

14.
将皮肤软组织72小时快速扩张法分别用于颜面、前额、眼睑、颈、肩部和肘部因瘢痕、色素病、血管瘤切除及创伤性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共11例,获得了预期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操作方法,理论根据,优点及手术注意事项等。该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以来,共为4例下睑恶性肿瘤患者行扩大切除,术后下睑部分全层缺损的修复,采用鼻中隔粘膜软骨复合组织片及口腔粘膜游离移植的方法,以修复睑板睑结膜层,外层应用邻近带蒂旋转皮瓣覆盖,共同重建下睑。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成功的关键在于外层皮瓣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下睑部分全层缺损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以来,共为4下睑恶性肿瘤患者行扩大切除,术后下睑部分全层缺损的修复,采用鼻中隔膜软骨复合组织片及口腔膜游离移植的方法,以修复反睑结膜层,外层应用邻近带蒂旋转皮瓣覆盖,共同重建下睑。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成功的着急在于外层皮瓣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设计方法受术者坐位或站立位,两眼向前自然平视.画出假想的重睑皱襞线.此线为应切除松垂多余皮肤之上缘切口.亦即为重睑成形术后的皱襞线。然后,改取卧位,两眼自然闭拢.术者用左手轻轻展平上睑皮肤,再按常现操作绘出重睑线.此线即为应切除松垂多余皮肤之下缘切口,进一步奠定重睑的位置和形态。将上下两条线略加衔接,即确定了应切除的皮肤范  相似文献   

18.
厚皮厚骨膜综合症是一累及皮肤和骨膜的遗传性疾病 ,临床罕见 ,我们收治一例厚皮厚骨膜综合症患者 ,采用面部除皱术原则 ,切除面部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并对病变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皮下胶原纤维层增生、增厚 ;细胞及间质PAS阳性物质增多。结论 :厚皮厚骨膜综合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可一定程度改善病人面部皮肤老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手术方式及远期生存效果。方法对13例病人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加部分胰腺组织切除,5例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病人。8例行部分胰腺组织切除病人无胰瘘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或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适用于胃癌侵犯胰头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0.
静脉滴注渗漏致局部损伤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2003年3月,笔单位收治的患中,因静脉输注药物渗漏致局部损伤6例。其中2例新生儿因缺钙静脉注射10g/L葡萄糖酸钙,致前额、左耳后皮肤变硬、发黑、破溃、皮下结晶。3例乳腺癌患化疗时静脉滴注盐酸阿霉素与盐酸表柔比星,致足背软组织坏死,出现直径5~10cm不等的皮肤缺损,创面组织坏死,达深筋膜层且无明显渗出,创周皮肤呈暗红色,甚至整块足背皮肤全层及部分肌腱坏死。另1例肺癌患左前臂静脉滴注双酒石酸盐时渗漏致局部肿胀、青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