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66Ho—、^153Sm—聚氨基葡糖:理想的内照射治疗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氨基葡糖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核素^166Ho或^153Sm螯合成复合物,通过间质给药后,主要滞留于注射部位的病变组织,通过辐射损伤达到治疗目的,而其他组织器官分布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内照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葡激酶对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喂养(NC)组、高脂喂养模型(FL)组、高脂喂养治疗(TFL)组.后两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TFL组在高脂饲养90d后.在继续高脂饲养的同时隔天尾静脉注射葡激酶0.5mg/kg,20d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脏指数(肝湿重/体重),测定肝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情况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FL组肝脏指数(3.77±0.27)明显高于TFL组(3.48±0.29,P<0.05)和NC组(2.57±0.14,P<0.01),TFL组明显高于NC组(P<0.01).与NC组比较,FL组大鼠血清TG、TC、LDL、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FL组比较,TFL组大鼠血清TG、TC、LDL、MDA、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TFL组肝脏指数为3.48±0.29,明显高于FL组(3.77±0.27,P<0.05)和NC组(2.57±0.14,P<0.01),FL组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 葡激酶能够缓解高脂饲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催化黄原胶生成的酶类之一。设想通过增加酶量来达到提高黄原胶产量的最终目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地得到 酶基因,经DNA体外重组构建表达质粒。结果:实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成功转化黄原胶菌株。转化过程提示黄原胶菌株可能具有某些特殊性,与文献报道比较有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诊断(photodynamic dignosis,PDD)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学科。是应用光敏剂和激光的药——械联合疗法,在生物组织中氧分子的参与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细胞毒性物质(如单线态氧)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无创治疗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氨基胍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氨基胍干预组。后两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STZ注射后 ,干预组予以氨基胍 10 0mg·kg-1·d-1喂养 ,8周后烫伤前为 0时相点 ,三组大鼠给予深Ⅱ度烫伤 ,于伤后 3,7,14 ,2 1d描出创面形状 ,计算创面愈合率 ,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对创面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含量、糖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一氧化氮 (NO)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 ,应用氨基胍后 ,皮肤组织糖含量不降低 ,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 ,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 ,AGEs含量减少 ,组织释放NO的能力增加 ,创面愈合明显加快。 结论 氨基胍可通过抑制AGEs形成 ,促进NO的合成和释放 ,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周栋  胡平  汪钢  赵东锷  高百顺 《武警医学》2003,14(4):210-212
 目的评价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词erate,PHBV)、聚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ate,PHB)两种生物可吸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皮下吸收情况.方法对照研究两种材料经皮下埋植后2、4、6、8和10周的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PHBV皮下包埋8周仍保持膜状结构,10周完全降解,组织相容性及皮下吸收情况优PHB.结论 PHBV符合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12月,采用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53例.根据AO分型:B3型8例,C2、C3型45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可吸收线环行荷包缝合,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视骨折块稳定情况,部分在髌前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酶糖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探讨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中药黄芩苷干预治疗,对DR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kg·d)治疗组、糖尿病黄芩苷(150mg/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主动脉,测定组织非酶糖化,观察视网膜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升高(P〈0.001),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较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降低(P〈0.01),而血糖无明显变化;②糖尿病组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氨基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ax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③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视网膜组神经节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治疗组、黄芩苷治疗组大鼠组织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结论①非酶糖化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②非酶糖化抑制剂通过抑制非酶糖化,调节Bax、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延缓DR的发展;③黄芩苷对非酶糖化抑制作用与典型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相似,且价格低、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患者16例,局部麻醉后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气化外生肉芽肿组织,5-氨基酮戊酸配制成20%溶液外涂皮损,避光封包,3 h后予激光照射30 min。每次治疗前采集图像以评价治疗效果,3个月后采用3级分类法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超脉冲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效果明显,15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治愈;1例治疗有效,3个月复查时,因小面积复发予以二次治疗后,再未复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满意率为94.75%。结论超脉冲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口唇部化脓性肉芽肿疗效显著,美容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5-ALA在体内合成PpⅨ及其分布情况,及局部和腹腔给药方式下,5-ALA-PDT对肿瘤牛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鼻咽癌移植瘤模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5-ALA在荷瘤小鼠各脏器和组织中合成PpⅨ的情况,确定最适给药后最佳辐照时间;观察局部给药及腹腔给药(100 mg/ks),两种方式下5-ALA-PDT 3.0~3.5 h后波长630 nm功率密度100 mW/cm2,能量密度100 J/cm2辐照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PDT后肿瘤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5-ALA摄入后主要在肝脏和肿瘤组织中合成PpⅨ,3 h左右PpⅨ在肿瘤组织中达峰值,足最适给药辐照时间;局部给药5-ALA-PDT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较好;5-ALA-PDT以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为主要作用方式.结论 3 h左右是最适5-ALA给药辐照间隔时间;5-ALA-PDT是可行的鼻咽癌辅助治疗手段,且局部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represents the largest obstructive subsegment within the vascular system. Advances in equipment, techniques, biochemical treatments, and the influx of multiple specialties into this arena indicate a coming tidal wave of change to the standard treatment plan for patients with claudication and especially critical limb ischemia. Initial attempts in the 1980s to utilize the "laser" to treat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led to a clinical debacle: wavelengths and methods were not optimized; tissue heating was excessive, resulting in restenosis. Since then the "laser" has fallen from grace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although it has an infinite set of potential wavelengths, energy levels, and delivery methods. The xenon chloride, excimer laser, a pulsed 308-nm system, has overcome many of these early catastrophes. The long, ongoing success of this method of photoablating thrombus and plaque represents a true step forward in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occlusive disease. Although only a tool, the excimer laser provides a means to utiliz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stead of shearing mechanical force to resolve occlusions. With its active element at the tip, the excimer laser requires much less mechanical translation force to cross total occlusions, find the distal lumen, and thereby cause less plaque destabilization. In addition, removing the firm surface layer of plaque, decapping, and some of the plaque volume, debulking, exposes the softer subsegments of the plaque to balloon angioplasty. Utilizing this method, more complex lesions can be approached safely, with a high likelihood of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and a low risk of potentially limb-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发育不良、解剖变异对慢性副鼻窦炎的影响程度。方法 收集经CT冠状面扫描发现的慢性另鼻窦炎70例。重点观察钩突、中鼻甲、鼻中隔的发育形态、位置。测量钩突的内偏角及外偏角度,测量鼻中隔偏曲的突出度与偏曲角度,行统计处理分析解剖变异与慢怀鼻窦炎的关系。结果 70例慢性副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发育不良、解剖变异有明显的相关性。钩突、中鼻甲及鼻中镉的解剖结构变异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氧化苦参碱与其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变化.方法 测定和比较氧化苦参碱和其磷脂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光谱、差示扫描光谱、红外光谱、水中的分散形态、粒度分布及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复合物中氧化苦参碱晶体衍射峰消失;差热扫描显示复合物的相变温度明显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苦参碱与磷脂未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而是一个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复合物分散呈胶团状;电镜下可见其外观为球形,粒径比较均匀;与氧化苦参碱相比,复合物在正辛醇中溶解性有明显改善,而在水中溶解度有所降低;在不同pH水-正辛醇系统中,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与氧化苦参碱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与磷脂形成了复合物.  相似文献   

14.
急性低压缺氧对狗胃肠移行复合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在低压舱中模拟不同高度状态,观察狗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和血浆胃动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低顺应性毛血管水灌注消化道腔内测压系统记录清醒狗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活动。先在低压舱海平面记录狗正常MMC,然后分别在MMCⅡ相初期和后期模拟升至3000m至5000m高度停留1h,记录MMC的变化。并在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结果 3000m高度对MMC无明显影响,但在5000m高度发现;(1)狗MMC周期时间延长,主要是Ⅱ相时间延长,Ⅲ相时间缩短;(2)在MMCⅡ相初期模拟升空,胃窦和十二指肠MMCⅡ相收缩振幅和动力指数明显低于海平面对照(P<0.05,P<0.01),MMCⅢ相被抑制;(3)在MMCⅡ相后期模拟升至5000m高度,MMCⅢ相仍能出现,但其收缩振幅动力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4)在海平面,血浆胃动素随MMC周期出现周期性波动,其浓度在MMCⅢ相对最高,在MMCⅠ相时最低。在MMCⅡ相后期或至5000m高度,虽有血浆胃动素高峰,但胃动素高峰浓度明显低于海平面对照(P<05)。而在MMCⅡ相初期升至5000m高度,则血浆胃动素浓度无明显高峰出现。结论 急性暴露低压低氧干扰了胃肠MMC的活动,血浆胃动素释放减少可能介导了胃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超大疑难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妇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218例,行腹腔镜下各种术式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其中超大疑难子宫肌瘤17例,包括单发子宫肌瘤9cm以上,宫底在脐下2—3指,以及多发子宫肌瘤位于子宫颈、阔韧带和子宫峡部,至少3个以上,肌瘤大小为6—8cm者,均在腹腔镜下将超大特殊部位的肌瘤先核除,然后再行各种术式切除。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LAVH3例,LSIL9例,LM5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超大,疑难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但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以及腹腔镜下娴熟的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16.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连接脊椎与骨盆的重要结构,由骨盆后部的骨-韧带结构组成,主要作用是将躯体负荷向下传导,保持其稳定性对于骨盆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业及交通业发展,高能量暴力导致的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不断增加,对于这类损伤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一。本文主要对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苦参素磷脂复合物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方法。方法以pH1.2的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min,用RP-HPLC法检测苦参素,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苦参素在0.1332~4.26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为1.15%,检测3批样品平均累计溶出度为92.3%~95.7%。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苦参素磷脂复合物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硬化症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SC的MRI表现。方法  13例经临床证实的TSC病例 ,分析其头部MRI特征性改变。结果 MRI主要征象包括 :①室管膜下结节 :13例均发现病灶 ,T1WI发现 71个 ,T2 WI 39个 ,PDWI 5 6个 ;②皮层及皮层下结节 :11例有阳性发现 ,T2 WI和PDWI各发现 114个病灶 ,T1WI 72个 ;③脑白质异常信号 :5例发现白质病变 ,T2 WI和PDWI各发现 10个病灶 ,T1WI无明确显示 ;④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仅 1例发现。结论 MRI对TSC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敏感 ,是诊断此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其中T1WI观察室管膜下结节敏感 ,T2 WI和PDWI观察皮层下及白质病变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的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AD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 结果 35例ADC患者中有31例脑组织总量减少,皮层及基底神经节弥漫性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25例侧脑室周围白质信号异常;3例呈单纯脑萎缩.结论 ADC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脑萎缩征象,脑沟增宽,脑室扩大;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信号异常.结合临床病史,MRI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道特己氧基甲基膦酸的比色测定法。在水溶液中醋酸铀酰锌、玫瑰精B和特己氧基甲基膦酸形成有颜色的络合物,可用苯和醋酸乙酯混合溶剂萃取。研究了试剂用量、pH值和不同萃取溶剂等因素对形成络合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