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通过对影像及诊断信息资源的远程分布式共享应用.将医疗服务终端延伸到周边各乡镇卫生院,打破传统医疗在“环境”、“场所”、“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实现有限医疗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影像资源的整合优化并充分应用。为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快速提升行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医学影像技术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临床诊断、科学教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三维医学影像后处理过程中,实现三维医学影像快速、高效重建。通过搭建医学影像后处理云平台,实现临床诊断和远程治疗的实时性。因此,构建医学影像三维后处理云平台,开展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影像转诊、虚拟影像专科、远程教学、图像内容检索等服务,实现区域内影像设备及影像诊断专家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协作,对于均衡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提高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疗设备信息》2012,(8):167-167,55
现如今,区域医疗协作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医疗专家、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重视,区域化医疗共同体、医院集成平台、区域化影像平台、远程医疗会诊等项目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分级医疗平台,实现急、慢病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方法以综合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采取区域化多级分布式存储管理方式构建集成化的影像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的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连接协作医院影像设备,实现影像数据采集和传输自动化、业务流数字化以及数字化阅片。结果实现跨院之间的医学影像数据的双向集成,协作医院所覆盖的患者均可享受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的专家级诊断服务。结论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可降低影像检查成本,方便患者就医。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装备》2020,(1):180-18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核心思想是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而实现健康梦离不开医疗科技的发展。现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驱动下,医疗领域的“云端”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尤其体现在医学影像方面。影像存储系统从最初随影像设备配置的单机版后处理工作站发展为科室级与医院级PACS,进而发展到区域级与云端PACS,即“影像云”,为医学影像中心实现跨区域远程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伴随“影像云”发展历程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包括医疗影像设备后处理技术的变革:从简单的平面浏览、3D重建与多模态影像融合,到高级功能与形态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再到手术导航、3D打印以及目前最前沿的AI辅助诊断与决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10年,云端影像系统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影像数据分析不仅跨模态、跨临床、跨学科、跨领域,并且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影像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也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10):1497-1499
目的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乡镇医疗机构医技人才相对匮乏,对疑难病症的诊断存在困难,因此武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建立了区域影像、心电、临检、病理四大会诊中心,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方便患者就医,取得较好的成效。笔者结合武进人民医院的具体实践,介绍区域会诊中心的建立以及取得的成效,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慧  黄勇  饶莉  孙荣国  曾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22-4623
结合区域医疗现况及区域协同发展基础,本文从建立区域远程教育平台、加强远程诊断、会诊、咨询、信息交流等医疗协作、实地强化培训等方面探讨区域协同医疗在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医院PACS云存储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PACS项目逐渐普及,很多地区已经从省会级城市扩展到地市级、乃至区县级城市,很多建设较早的PACS已经遇到数据量激增导致的瓶颈。如何利用云存储进行区域PACS存储平台建设,以应对PACS影像数据激增的压力,已经成为医院面临的重要议题。云存储平台可以为医院和区域医疗提供PACS影像统一标准,为健康信息长期保存提供安全、灵活、可扩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存储平台,是PACS影像存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东华  李斌  李燕 《医疗装备》2005,18(7):56-5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带计算机系统的医疗设备日渐增多。计算机系统有的作为医疗设备的操作平台,有的用作医疗设备的影像工作站,这些设备的计算机系统一旦出现故障,轻则使治疗诊断的结果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或使宝贵的病人资料丢失。重则使整台设备陷入瘫痪。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医学影像云平台的一种架构设计思路,针对该平台不同层面的应用,包括数据平台(DaaS),应用平台(PaaS),服务平台(SaaS)进行探讨。方法:针对医疗信息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医学影像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结合现有架构和技术论证其可行性。结果:该影像系统不但能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其更有意义的价值在于基于影像云平台所提供的各种临床应用和扩展服务。结论:云计算作为2010年十大战略技术之首,在医疗信息行业将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数字摄影与PACS系统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摄影是随着医疗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上。PACS系统与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的相结合,逐步取代了医院放射科室的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际医学影像共享案例与区域医疗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的共享交换对医疗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集成健康组织IHE颁发了一系列医学文档共享交换的技术规范,国际上一些基于IHE解决方案的影像信息共享项目正在开发或已经实现。从技术架构角度理解典型案例,对我国区域医疗影像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典型影像信息共享案例和遇到的问题,重点对其技术架构进行了讨论。由于医学影像由于其数据量大传输复杂,在广域网交换共享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IHEXDS/XDS—I的分布式医学影像信息交换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技术的方向,个人健康档案提供了个人对影像文档的直接控制,是医学影像信息共享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助力全国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提出了一种智能的大体积医疗影像传输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医生诊断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并构造关键词对,使用3D-UNet神经网络将原始影像数据根据解剖学结构分割为不同的子区域,通过关键词对和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对子区域进行打分,按照优先级分数将其依次传输至用户前端进行渲染。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仅传输约1/10原始数据量的情况下满足医生的阅片、诊断需求,有效优化了传统的传输流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抗震救灾中野战医疗方舱如何迅速高效地开展超声诊断工作。方法:分析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伤情特点及在抗震救灾中野战医疗方舱开展超声诊断的必要性和客观要求,以及诊断工作的状况,流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超声诊断在野战方舱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总结了抗震救灾中超声诊断在野战医疗方舱中展开的特点及意义。结论:野战医疗方舱平台和超声仪影像诊断技术在伤病员诊治及挽救伤病员生命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推进,区域医疗数据交换平台的构建被提上日程。在保护现有软硬件投资的前提下,通过试点一家、逐步部署的方式,实现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是能够降低IT复杂性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对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内容和部分关键技术的实现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PACS共享平台,实现新华医院本部与崇明分院之间的远程影像医疗协同服务,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协同应用,解决医生往返两地带来的不便,高度共享两院之间的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崇明分院医生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秀琴  王立新 《中国校医》1996,10(5):374-374
1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介绍医疗中的影像诊断技术主要有X射线技术、超声波诊断、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内窥镜等。这些影像诊疗技术有以下共同特点:它们都以现代物理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医疗影像进行数字化和重建处理。在成像过程中计算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日异发展,新一代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医疗诊断系统诞生了,多媒体医疗影像系统在媒体种类,媒体质量,媒体存储及管理方式,诊断辅助信息,直观性,实用性等方面使传统诊断技术相形见细。仅超和CT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大医院高端影像检查设备成为社会共享资源的问题,促进患者合理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分流的就医模式的形成.方法:研究跨医院异构系统影像转诊服务的流程,确定支持区域转诊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平台架构及提供的关键信息服务,并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区域协同影像转诊系统的具体操作流程.结果:通过建立针对影像转诊患者的服务系统,解决了目前跨医院影像转诊过程中异构系统间信息共享和协同互操作问题.结论:区域协同影像转诊系统为医院间检查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医疗领域也进入大数据时代。各地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使得医疗数据的获取更加便捷,海量的医疗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对医疗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利用,使之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区域平台中医疗大数据来源、内容、数据特征以及医疗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并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对医疗数据分析挖掘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临床诊断与辅助诊断相结合的方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模式将被临床诊断加远程辅助诊断的模式所取代,未来甚至可能发展到纯粹的远程诊断治疗,未来的网络医疗必将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 1 我院开展网络医疗的背景 2002年,我院与GE公司合作,在东北使用了第一家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影像信息系统(R1S),并于2006-2007年与东软公司合作对该系统进行更换升级.经过多年使用,对PACS/RIS的运行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7年,因医院分部的成立,首次利用PACS/RIS实现了与我院胜利路分部放射科的远程连接,将分部的影像资料传送到医院诊断后回传,为医院开展网络医疗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