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恶性肿瘤院内感染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8名恶性肿瘤患者发生397次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分为60岁以上与60岁以下组;化疗分非化疗组;放疗分非放疗组.结果表明60岁以上与60岁以下患者,二者发病率分别为78%与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老年患者已成为院内感染高危人群.从表性肿瘤院内感染率来看,肺癌占首位.化疗已成为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而放疗与非放疗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院内感染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化疗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化疗科住院的3 316例患者中12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感染致病菌、患者年龄、肿瘤期别、住院时间等,并初步探讨院内感染的防治。结果本组院内感染率、病死率为3.8%、17.1%。感染与年龄、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感染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53.7%、16.3%。病原体阳性患者112例,共检出致病菌株127例,有9例为合并几种菌感染。感染主要菌种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7株(52.8%),其中前3位是肺炎鲍曼不动杆菌18株(14.2%),克雷伯菌16株(12.6%),铜绿色假单胞菌14株(11.0%)。真菌36株(28.3%);革兰氏阳性菌24株(18.9%),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常由条件致病菌引起,住院时间长、放化疗结合、老年及晚期肿瘤患者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缺失或低下、生理屏障受损、骨髓功能抑制均为院内感染的病因。随着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已有明显延长 ,但院内感染也日趋增高。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死亡率约50 %左右[1] 。随着肿瘤治疗学的进展 ,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为此 ,我们对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人作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肿瘤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预防、鉴别和护理问题。1 资料与方法1 1 收集本院普内一、普内…  相似文献   

4.
杨立新  单利  吴莉 《肿瘤防治研究》2009,36(11):957-960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收集新疆肿瘤医院2007年1月~12月出院的87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87例资料总结,分析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真菌种类特点。结果 872例肺癌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87例,感染发生率9.9%。真菌类型主要为念珠菌菌属(96.6%),其中白色念珠菌(81%)为主要菌种,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Ⅲ~Ⅳ期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住院时间≥14天、化疗、放疗,侵袭性操作、白细胞减少≥Ⅲ度,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及激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的病理分型,是否行手术治疗与肺部真菌感染无关(P>0.05)。结论 减少易感因素,及时治疗是降低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有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1997年2月-1999年2月174例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感染因素及感染菌种等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174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0.45%,其中以放射治疗照射内相应组织器官感染占多数(108/174),尤其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6.43%,在40例消化道感染病例中,由于化疗致消化道黏膜糜烂继发感染者占16例(40.0%),各种原因引发的骨髓抑制及慢性衰竭、长期卧床病人也是本组病例的常见感染因素。另外,细菌学检查以真菌类感染较常见,占43.42%(33/76),且病情较为凶险。结论:(1)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2)对肿瘤的院内感染要警惕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肿瘤病人化疗后,常因白细胞减少引起感染,其中尤以肺感染常见,是肿瘤化疗失败乃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化疗科于1991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病人247例,其中院内肺感染28例(11.3%),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α1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其中130例进行比较,其中胸腺肽α1配合化疗(治疗组)72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58例.对其院内感染及死亡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减少,全身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胸腺肽α1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化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是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对估计有切除可能的恶性肿瘤梗阻引起的黄疸术前准备所行的一种有效方法[1],具有手术简捷、患者痛苦小、感染率低等优点。我院于2003年8月~2006年6月用彩超引导对106例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6例梗阻性黄疸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的肿瘤患者。男性78例、女性28例,年龄26~92岁。106例经超声、CT、胆管影像学结合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17例经术后手术病理证实),并引起均阻塞性黄疸,其中胆管下段癌52例、肝门部位胆管癌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5例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63岁(53~73岁)。肾上腺转移瘤的最大径中位值为4.4 cm(2.0~9.8 cm),左侧11例,右侧3例,双侧1例。原发恶性肿瘤来源:肺7例,肝3例,肾2例,子宫1例,胰腺1例,腹膜后肿物1例。本研究中15例肾上腺转移恶性肿瘤为原发肿瘤确诊后诊断,距离原发肿瘤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5.6个月(5~28个月)。1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术后病理细胞类型:腺癌4例,肝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癌2例,弥漫性大B细胞瘤2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1例,肺小细胞癌1例,肺大细胞癌1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15例患者生存4~78个月。患者最终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我院肾上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多数转移瘤在定期复查中无意发现。我院肾上腺转移瘤以左侧多见。肾上腺转移瘤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经皮肿瘤消融、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Jiang Y  Li JY  Li M  Zhou L  Peng F  Wei YQ 《癌症》2004,23(12):1707-1709
背景与目的:医院内真菌感染是癌症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中20%以上都是肺部真菌感染。本研究分析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122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并发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29例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6.35%;真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68.18%)。主要易感因素是患者年龄(≥50岁,P<0.005)、原发疾病部位(肺癌,P<0.001)、疾病分期(Ⅳ期,P<0.005)、曾经接受化疗及胸部放疗(P<0.001)以及住院时间长(>两周,P<0.005)。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发现,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少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外耳道癌及中耳癌是全身较罕见的恶性肿瘤。现将我院从1988年2月~1993年2月收治的52例外耳道癌及中耳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临床资料 全组52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42岁,其中50岁以上35例,占全组总人数...  相似文献   

12.
引言头颈部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头颈部癌的治愈率约为40%~70%。综合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最有效的方法。化疗后放射治疗和/或手术的新辅助化疗,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化疗,及利用某些化疗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行同步化放疗,逐步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改善局部控制、减少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目前认为以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头颈部鳞癌较有效的方案。本文报道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用DDP+Fudr和DDP+PTX治疗76例中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效果及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月间入选的76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初治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男41例,女35例,年龄20~73岁,中位年龄44岁。其中上颌窦癌22例,口腔癌38例,唇癌8例,喉癌8例。根据国际UICC的TNM分期(1991),Ⅲ期28例,Ⅳ期48例。1.2治疗方案A组患者有61例,化疗方案为:Fudr750mg/m2D1~5DDP20mg/m2D1~5B组有15例患者,化疗方案为:PTX135mg/m2D1DDP20mg/m2D2~621天为1周期,...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若合并癌性积液,标志肿瘤已进入晚期,单纯手术或化疗已基本无效。自1995年以来,作者选用抗癌药物卡铂,对20例合并癌性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行浆膜腔内热灌注化疗,追踪随访,取得控制和减少癌性积液的较满意作者单位:青岛市(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医院外科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复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均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肺癌复发5例,经胸水细胞学确诊。复发性肝…  相似文献   

14.
中医护理干预对CAF方案治疗乳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胃肠道反应是使用化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联合止吐药物的广泛应用,如何减轻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研究在常规应用联合止吐药物的基础上,将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做到进一步降低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4月1日~2006年10月31日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三科住院的120例乳腺癌术后行化疗患者,女118例,男2例。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6例,浸润性小叶癌28例,髓样癌4例,乳腺派杰病2例。所有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15.
刘彤 《现代肿瘤医学》1998,6(2):113-114
恶性肿瘤全身化疗后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体抑制,尤其外周血白细胞下降明显,恢复慢,升白细胞较有效的药物价钱昂贵,感染发生率高,患者难以接受多程化疗,疗效受到影响。根据脐血生物学特征,我科于1995年~1997年对32例患者在全身化疗期间输入新鲜脐血,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治疗组可评价病例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37岁~72岁,平均54.5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恶性淋巴瘤4例,原发灶不明骨转移癌2例,肺癌12例,食道、胃及大肠癌共11例。乳腺癌3例。另3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子红  姚金美 《中国肿瘤》1999,8(5):236-236
恶性肿瘤患者因全身状况差,放、化疗等都使患者机体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减弱,使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我院内科1998年收治恶性肿瘤79例,其中28例发生医院感染,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院内科1998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79例,其中28例发生医院感染,均符合医院感染的临床标准。79例患者中,实体肿瘤52例,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27例。男性51例,女性28例,年龄26岁~79岁。平均住院时间31天。2结果2.1医院感染发生事同期全院住院病人lthe例,共发生医院感染70例。对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  相似文献   

17.
肿瘤病人实施化疗后 ,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 ,容易诱发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的病例中 ,以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 ,占医院感染总例数的 2 3 3%~ 4 2 0 %。对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我科实施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后的痰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同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谈点粗浅看法。1 临床资料标本均来自住院肿瘤患者 ,共 117例 ,其中男 84例 ,女 33例 ,年龄 18~ 71岁。包括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大肠癌等。实施化疗二周至六周不等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 ,留取痰标本 ,送检验科培养。并要求做药敏试验。2 结…  相似文献   

18.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月126例院内感染的部位、易感因素及感染菌种等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126例患者,占同期收住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10.68%,死于感染的占感染人数的20.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50.00%),其次为胃肠道(18.25%)。各种原因引发的骨髓抑制及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是本组病例的常见感染因素,白细胞总数低下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者(P〈0.05)。细菌学检查检出菌株排列前3位的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且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一旦确诊,尽早足量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21例儿童卵巢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年中我院共诊断并治疗儿童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21例,院内检出率为0.13‰。平均年龄9.9岁(2-14岁)。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7例(内胚窦瘤10例,无性细胞瘤3例,双卵巢分别为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性索间质细胞瘤(幼年型颗粒细胞瘤)2例,上皮性肿瘤2例(交界性肿瘤1例,上皮性癌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I期14例(66.7%),Ⅱ期1例(4.8%),Ⅲ期4例(19.0%),Ⅳ期2例(9.5%)。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余18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3例术后行系统化疗,其余患儿未行系统化疗。随访患者1-96个月,死亡3例,复发1例,失访3例,余14例均存活至今,无肿瘤复发证据,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儿童卵巢恶性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期别偏早,预后较好,重在早期发现及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儿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超声热疗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声热疗合并放疗、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之一。据文献报导 ,放疗、化疗半小时内配合超声热疗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肿瘤的控制率 [1]。我院自1996年至今已治疗恶性肿瘤37例 ,总有效率达96.2% ,现将护理体会作如下介绍。1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 ,男20例 ,女17例 ,年龄18岁~78岁 ,平均年龄51.1岁。头颈部肿瘤/或转移癌21例 ,四肢皮肤肿瘤6例 ,胸部体表肿瘤和/或转移癌4例 ,直肠肛管肿瘤3例 ,神经内分泌瘤2例 ,膀胱瘤1例。肿瘤大小为2.5cm~13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