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微剪分离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度IUA患者62例,根据治疗术式将62例患者分成分为宫腔镜冷刀(HCK)组和宫腔镜电切(HE)组,每组纳入31例。比较HCK组和H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以及术后6个月的月经改善、宫腔再粘连、宫腔形态恢复。结果 HCK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明显少于HE组(P<0.05);术后6个月,HCK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与宫腔形态恢复率明显高于HE组,宫腔再粘连率明显低于HE组(P<0.05)。结论 与HE比较,HCK治疗重度IUA有助于患者术后月经恢复、宫腔形态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宫腔镜手术由于宫腔空间狭小,手术进行依赖于膨宫压力持续存在,膨宫介质通过子宫内膜肌层开放的血窦及腹膜、腹膜-血管途径大量吸收进入人体,引起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生机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综合征相同,故宫腔镜的这一并发症也统称为TURP综合征。宫腔镜手术中TURP综合征发生率为0.1%~0.2%,是宫腔镜手术严重的并  相似文献   

3.
经多年临床实践,宫腔镜电切手术已被公认为治疗宫腔内各类病变的有效手段.而此项技术的实现必须是在液体膨宫的前提下完成,膨宫液再吸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因此,准确记录患者膨宫液出入量,对防止患者发生内环境紊乱尤为重要.传统方法膨宫液直接从阴道口和宫腔镜外鞘向外流出,流出量不能准确记录;另一方面术野周围的无菌巾易浸湿污染.鉴此,笔者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将脑外护皮膜用于此类手术收集膨宫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多年临床实践.宫腔镜电切手术已被公认为治疗宫腔内各类病变的有效手段。而此项技术的实现必须是在液体膨宫的前提下完成,膨宫液再吸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因此,准确记录患者膨宫液出入量,对防止患者发生内环境紊乱尤为重要。传统方法膨宫液直接从阴道口和宫腔镜外鞘向外流出.流出量不能准确记录;另一方面术野周围的无菌巾易浸湿污染。鉴此,笔者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将脑外护皮膜用于此类手术收集膨宫液,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手术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综合征是由于膨宫压力和膨宫介质的作用,膨宫液大量吸收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和血容量过多等临床症状,诊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宫腔镜四级手术是宫腔镜中难度系数最高,最容易发生TURP综合征的宫腔镜手术。本文结合近年来宫腔镜手术发生TURP综合征的现状,探讨宫腔镜手术TURP综合征的高危因素,针对宫腔镜四级手术的特点更具针对性地预防TURP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手术“TURP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腔镜手术中由于膨宫压力和灌流介质的作用,可致非电解质液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造成体液超负荷、血液稀释及血浆渗透压水平下降等一系列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变,又被称为“体液超负荷”、“水中毒”及“过度水化综合征”等,是宫腔镜手术中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伟  冯爽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6):424-424,429
宫腔镜电切术是用膨宫液将宫腔膨大,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宫腔镜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手术器械的灭菌是患者安全的保障,熟练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宫腔镜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纤维导束、透镜将冷光源传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口及输卵管开口,以便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取材并病理检查,同时也可在直视下行宫腔内的手术治疗[1],不仅安全可行,而且简单、微创、有效。2006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广泛开展宫腔镜下各类手术,尤其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共36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患者366例,21~73岁,手术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妇科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其主要适用于妇科可疑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宫腔镜手术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已经广泛开展。宫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一般较低,但有的并发症仍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据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表明,宫腔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22%。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子宫穿孔(0.12%),其次是膨宫液过量吸收综合征(0.06%)、术中出血(0.03%)、空气栓塞综合征(0.03%)、膀胱或肠道损伤(0.02%)以及子宫内膜炎(0.01%)等。由于该类手术多为日间手术,术前准备和住院时间较短,面对安全、舒适化医疗的需求高。为此我们就麻醉科门诊的评估筛查,宫腔镜诊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检查及准备、术中监测、术后恢复、宫腔镜诊疗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出院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规范,与相关专业专家共同讨论,达成本共识,可以更好地保障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安全。本共识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按照GRADE等级进行分级,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级别,推荐强度分强推荐和一般推荐2个级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宫腔镜冷刀手术与宫腔镜电刀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为制定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2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宫腔镜冷刀切除法治疗的32例为冷刀组,采用宫腔镜电刀切除法治疗的30例为电刀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冷刀组手术时间、膨宫液使用量分别为(38.00±28.28) min、(4496.88±750.26) m L,电刀组分别为(29.57±22.65) min、(4696.88±750.26) mL,两组手术时间、膨宫液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时间、膨宫液吸收量分别为(19.38±10.53) mL、(6.25±1.63) d、(712.50±207.52) mL显著少于电刀组(29.50±12.62) mL、(8.93±1.14) d、(856.67±251.4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复发性宫腔粘连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7-06—2019-02间河南中信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复发性宫腔粘连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施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施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结果 2组手术时间、膨宫液出入量差、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与电切术治疗复发性宫腔粘连,均有创伤小、复发率较低等优势。但微型剪刀分离术更有利于提升近期月经改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不同膨宫压力和灌流介质下患者血钠水平的变化,为降低体液超负荷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术中压力与介质的不同将62例宫腔镜手术按抽签方式分为膨宫压力100 mm Hg 5%葡萄糖组(100+GS,n=16)及生理盐水组(100+NS,n=15);130 mm Hg 5%葡萄糖组(130+GS,n=16)及生理盐水组(130+NS,n=15)。分别于术前,术后0 h、4 h、12 h取静脉血,检测各组手术前后血清钠的水平。结果 (1)2个5%葡萄糖组血钠术后0 h降至最低点(P<0.05);2个生理盐水组术后4 h降至最低点(P<0.05)。130+GS组血钠变化最显著,与2个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GS组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率31%(5/16),其中重度占12%(2/16),130+NS组15例均无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3)。100+GS组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率12%(2/16),100+NS组为6%(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1.000)。2个5%葡萄糖组稀释性低钠血症共7例,均发生在灌流介质吸收量>1000 ml时,发生率为78%(7/9),其中2例重度者灌流介质吸收量分别为2000、1300 ml,灌流介质吸收<1000 ml的23例无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选择电解质介质灌流的宫腔镜手术,对维持机体血钠指标的稳定效果优于非电解质介质;使用非电解质介质灌流宫腔应慎重增加膨宫压力,以避免体液超负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唐翠明 《护理学杂志》2007,22(18):66-67
总结1例宫腔镜电切术并发水中毒低钠血症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提出急救时加强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护理,继续手术时控制膨宫压力、监测膨宫液出入量的差值,术中、术后严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总结1例宫腔镜电切术并发水中毒低钠血症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提出急救时加强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护理,继续手术时控制膨宫压力、监测膨宫液出入量的差值,术中、术后严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视下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在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时,宫腔镜连接管的一端需连接膨宫液,另一端连接宫腔镜的内镜进水阀,继而输入多瓶膨宫液以扩大子宫进行检查及手术.由于宫腔镜连接管价格贵、消毒不彻底,护士频繁更换膨宫液,既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护士工作量.鉴此,自2007年起,我科改用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代替宫腔镜连接管,至目前已应用于800余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芬  李玲新 《护理学杂志》2013,28(14):38-39
对57例妇科住院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手术,仅1例出现空气栓塞,经过早期识别和积极处理,预后良好。提出在宫腔镜手术中对膨宫系统的严格管理,膨宫压力的合理设定,进行宫颈的预处理,合适的病例选择,以及早期识别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及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4月54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越多,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越大(P〈0.05)。90%(43/54)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减少、闭经和月经紊乱等。术后第3个月应用宫腔镜随访54例宫腔粘连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总有效率为81.48%(44/54),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术前宫腔粘连程度严重的患者,术后再次发生严重宫腔粘连的概率为26.67%(8/30)。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1869年Pantaleoni[1]在人体进行了首例宫腔镜检查,开创了宫腔镜诊断宫内病变的先河,但受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宫内光线传导不良,宫腔不能适度膨胀,宫腔内出血妨碍视野,镜体直径偏大,不容易置入宫腔等问题阻碍了宫腔镜的应用与发展,直至进入20世纪,随着器械的微型化、冷光源的问世、持续灌流取代单向灌流膨宫,宫腔镜技术得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结合术后系统防粘连治疗在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156例。以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和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随访术后妊娠率、活产率及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结果(1)HSG和B超检查对宫腔粘连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2.5%和60.5%,漏诊率分别为30.2%和32.6%,误诊率分别为7.3%和7.0%。腹腔镜检查提示〉70%宫腔粘连患者合并盆腔疾病。(2)术后随访1~2年,共追踪到80例患者,术后妊娠率为36.2%,活产率52.0%。术后平均妊娠间隔时间2~16个月,平均(7.2±3.3)个月,术后6个月内妊娠流产率高于6个月后妊娠(P〈0.05)。结论HSG和超声检查作为不育症的常规检查,对诊断宫腔粘连有一定的价值,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宫腔镜手术是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提高妊娠率。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4~10个月妊娠几率最高,术后6个月后妊娠结局优于术后6个月内妊娠,合适的妊娠时机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视下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在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时,宫腔镜连接管的一端需连接膨宫液,另一端连接宫腔镜的内镜进水阀,继而输入多瓶膨宫液以扩大子宫进行检查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